它与2000多年前的楚绣一脉相承
与四大名绣齐享美名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经几度兴衰
而今重获新生
它就是汉绣
汉绣是流行于荆沙、武汉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与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有着“丝绸宝库”之称,其中出土的丝织绣品,与后来的汉绣针法一脉相承;同时,受楚文化影响,汉绣风格“瑰丽、奇异”,整体造型丰满、色彩艳丽。
湖北省级非遗汉绣代表性传承人
张先松
楚人尊龙崇凤,龙凤就成为我们永恒的创作题材,我从学艺开始第一天师傅就教我画龙,汉绣龙的特色就是俊美、灵活,好像在游动。
张先松,1941年生, 湖北省级非遗汉绣代表性传承人 。 从小在丝线街(现为沙市区崇文街)长大 的他,每每看到橱窗内那些色彩瑰丽的刺绣作品时,总是挪不开脚,移不开眼。
21 岁时,张先松有机会进入刺绣生产合作社(沙市绣品厂前身)工作,先后拜汉绣老艺人李玉山和汉剧汉绣艺人张济良为师,“如愿以偿了,感觉很幸福”。也是从那时起,张先松跟汉绣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清末民初是汉绣的鼎盛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依托于民俗发展的汉绣艺术,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一度停止生产。
湖北省级非遗汉绣代表性传承人
张先松
虽然生产停止了,在我的心目当中汉绣是没有中断的。我转向做机绣设计,把很多汉绣的元素运用到机绣里面,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工艺美术学校,我也把很多汉绣元素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
2008年,汉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绣传承重新受到关注,也让张先松看到了振兴汉绣的希望。
2014年,张先松成为省级非遗汉绣代表性传承人,同年,他在荆州市中山公园开设汉绣艺术工作室,招收学徒。
湖北省级非遗汉绣代表性传承人
张先松
这些年收了有将近 20 个学员,都慢慢地逐渐成熟起来,也就是说汉绣不会在我这一代人手中中断,后继有人了。其中有一位叫廖伶俐,她已经成长为市级汉绣传承人、国家级刺绣能手。
2016年,张先松凭借作品《浴火重生》《九天揽月》及画稿《龙腾盛世》,获评“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关于《浴火重生》的故事,张先松介绍:“这幅作品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重新又得到新生,也是我们汉绣事业的一个缩影,汉绣也是历经磨难以后,现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它保护起来。”
2024年4月,“睦邻之家•凤台汉绣工作室”在荆州市沙市区崇文街道凤台社区揭牌成立。
沙市区崇文街道凤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玲玲介绍,社区目前已开展 32 次汉绣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参加人数达 536 人次,带动就业人数达 63 人。
荆州区郢城镇凤鸣社区居民
秦卫娇
因为我之前是有过有做过服装的经历,我就觉得说这么漂亮的刺绣,我们把它运用在衣服上面,是不是效果会更好?我就自己做起了服装定制,我们这边的旗袍起步价是1880。
沙市区立新街道文体路社区居民
巴本华
我女儿是去年出嫁,我给她绣了一个盖头,还有扇子,她也很有幸福感,就是妈妈的一种爱,我的心意和祝福陪伴着她。
现在,汉绣正在像张先松所希望的一样,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他说,“只要有一口气,还要继续把汉绣传承工作做得更好。”
《好人开讲》
播出时间
时间
频道
首播
每周三
20:00
荆州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频道
重播
每周四
12:45
荆州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频道
重播
每周五
20:35
荆州广播电视台
垄上频道
记者:匡月晴、吴斌
编辑:吴斌 /责编:唐杰 /编审:王桃芳
出品: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更多内容,关注虎座鸟视频号
往期 · 推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