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让全国人民心痛不已。在这场天灾人祸中,却有一个人的名字被铭记,却不是因为他的英勇,而是因为他的逃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就是“范跑跑”范美忠,曾在地震发生时丢下学生自己逃生的老师。

16年过去了,时间是否冲淡了这份争议?如今的范美忠又过得如何?

背负骂名的“范跑跑

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天空突然变得灰暗,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

地震毫无征兆地袭来,当时范美忠正站在讲台上,向班上的学生讲授着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室里如往常一般,学生们有的专心听讲,有的却心不在焉地看向窗外。

忽然间,地板开始轻微震动,范美忠感到教室内的吊灯开始晃动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剧烈的震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内心立刻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所攫取,没有丝毫犹豫,范美忠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

来不及多想,他本能地丢下手中的教案,快速冲出教室,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逃离这个摇摇欲坠的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一路狂奔,楼梯上的脚步声在他耳边回荡,每一步都仿佛与大地的震动同步。

范美忠最终冲到了操场上,那里相对空旷,他的心跳终于从紧张的极限逐渐平复下来。

他回头望向依旧晃动的教学楼,却没有看到他班上学生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其他班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撤离时,他的班级却一片混乱,学生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有的躲在课桌下,有的抱头蹲在地上,甚至有几个女生吓得哭了起来。

当他们终于逃到安全地带时,看到范美忠的身影,心中的不安与恐惧变成了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美忠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歉意。他看到学生们迟迟才出来,反而责备他们动作太慢,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抛下学生独自逃生的行为会带来多大的伤害。

范美忠他坦然地承认了自己在地震来临时的逃跑行为,并在一篇自述文章中毫不避讳地提到,在生死关头,他没有义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人,哪怕是自己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他而言,自保是最合理的选择。

网络上,媒体和公众纷纷谴责他的自私行为,认为他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没有履行保护学生的职责,反而成为了第一个逃生的人,完全违背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期待。

批评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许多人在谴责中表达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认为范美忠的行为和他的言论都是不可接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些质疑和指责,范美忠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他认为,在那样的危急时刻,任何人都会做出与他相同的选择。

他还认为,社会对他的指责是一种“道德绑架”,是公众对英雄主义的过分迷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外界的批评声越来越大,范美忠并未因为舆论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他继续在网络上发声,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并且毫不退缩。

范美忠的逃跑行为成为了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范跑跑”这个称号也将伴随他一生。

尽管他不认为自己有错,但公众却始终无法原谅他在那一刻做出的选择。

离开讲台,重新起步

汶川地震发生后,范美忠试图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舆论的强烈批评终究让他无法在光亚学校继续任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学校不得不选择让范美忠离职。

对于一名曾经满怀理想、以教育为己任的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离开了学校,范美忠面临的不仅仅是失业的困境,更是如何在重压之下重新规划人生的艰难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他本应在教育界大展拳脚,然而“范跑跑”事件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名声受到极大的损害。

他尝试去其他学校应聘,但无论走到哪里,那个耻辱性的标签都如影随形,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冒着被舆论攻击的风险接纳他。

在被迫离开教育岗位后,范美忠曾尝试过多种工作,试图寻找一条新的生路。

创作之路充满挑战,笔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能够增加一些额外的收益,文章中设置了5秒的广告环节,观众观看后即可享受全文的免费阅读。您的每一次观看都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在各大城市间辗转,不断尝试进入不同的行业,甚至尝试过从事自媒体工作。

无论他怎么努力,过去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让他难以获得稳定的职业与收入。

最终,范美忠回到了四川,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影响力,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了他新的舞台。

他敏锐地意识到,网络教学或许能够为他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在传统学校难以立足的情况下,他转向了在线教育,通过网络课程传授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美忠决定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线上教育中,他挑选了一些自己颇有研究的主题,尤其是《红楼梦》和《庄子》这两部经典著作,作为他在线课程的主要内容。

他并没有选择迎合大众,而是坚持自己的教学风格,专注于深度解析和独特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课程虽然未必吸引大量的学生,但却获得了一部分忠实的拥趸。

这些学生大多对传统应试教育持批判态度,与范美忠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在线上教育的过程中,范美忠也逐渐找回了教书育人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收入不高,课堂规模也远不及过去在学校的光景,但他开始感受到某种久违的自由。

网络平台给予了他更多的表达空间,他可以不受体制束缚,随心所欲地讲述自己对文学与哲学的理解。

在线教育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范美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克服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如何让学生和家长相信,他依然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他在教学内容上精益求精,希望通过教学质量来逐渐修复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与此同时,范美忠也开始尝试通过讲座和写作来维持生计。

他在多个城市举办了小型的文学讲座,尽管规模不大,但每一次讲座他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通过这些讲座,范美忠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也向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思考的自己,而不仅仅是那个“范跑跑”的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美忠的在线课程逐渐积累了一批稳定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大多是对传统教育方式不满的人,他们渴望在范美忠的课程中找到不同于应试教育的知识和思想。

这也让范美忠逐渐找回了一些自信,感受到自己依然可以在教育领域发挥价值。

尽管如此,范美忠心里很清楚,过去的烙印不会轻易被抹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他如何努力,那个“范跑跑”的标签依然是他无法摆脱的负担。

范美忠选择了坦然面对这一切。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公众对他的看法,但他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能力。

离群索居,反思与坚持

现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范美忠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汶川地震后所带来的强烈舆论风暴逐渐平息,但“范跑跑”的名声却始终如影随形,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摆脱的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社会的指责与孤立,他选择了另一条路——远离城市的喧嚣,隐居在成都附近的乡村,过上了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

范美忠和他的家人租住在一个小村庄里,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以及让人心生宁静的自然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家是一栋三层的毛坯房,虽然简陋,但这里却让他感到心灵的安宁。

在这个远离尘世的小村庄里,范美忠找到了久违的平和。

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和选择,渐渐意识到,自己一生中所追求的那些东西,如今看来并不那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远离外界压力的环境中,他更容易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与哲学。

尽管生活变得简单,但范美忠并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

他每天都会在自己的书房里度过大部分时间,这里是他真正的精神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房不大,但书架上却摆满了他喜爱的书籍,包括《红楼梦》、《庄子》等经典作品。

范美忠认为,这些书籍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他思想的源泉。他沉浸在这些书籍中,通过研读和反思,试图找到人生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

除了书籍,范美忠还养了一只橘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只猫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伴侣,闲暇时,他常常看着猫咪悠闲地舔着毛发,或是坐在书本上发呆。

这种生活方式让范美忠内心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思想痛苦”逐渐消失。

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固执己见,也不再试图通过辩论来证明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他学会了在静谧中思考,在简单中感悟,他知道,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但他并不在意。

他觉得,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外界的喧嚣。

时光流逝,心境转变

时间是一种奇妙的力量,它能治愈伤痛,也能带来新的视角。

十多年过去了,曾经震惊全国的“范跑跑”事件早已淡出大众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热点和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范美忠来说,这段历史从未真正消逝,它像一块顽固的印记,深深烙在他的人生轨迹中。

随着岁月的流逝,范美忠的生活轨迹也在悄然改变,他逐渐从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平静而淡然的旁观者。

尽管外界的世界依旧纷繁复杂,范美忠学会了如何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范美忠,不再是那个年轻时锋芒毕露的“叛逆者”,也不再是那个被舆论裹挟的“逃兵”。

他已经学会了如何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他不再需要通过外界的认可来证明自己,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他明白,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风雨和坎坷,但只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便能走得更加稳健和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流逝,范美忠的生活虽然平淡,却充满了他所追求的那种简单与真实。

他或许不再是人们眼中的“话题人物”,但他却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信息来源:

1.凤凰周刊2023年10月17日《被叫做“范跑跑”15年后,范美忠至今已然“不后悔,不低头,不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民生杂谈2008年5月26日《范美忠:给教师抹黑,给北大丢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