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忆禾溪

编辑 | 忆禾溪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一个活力满满、知性大方的女学者,突然之间生命竟戛然而止。

她年仅46岁,正值事业巅峰,在北大担任副研究员,前途一片光明,却突然倒在工作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人们得知她的死因时,无不为之震惊和愤慨。

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就这样被现实的重压压垮了吗?死因曝光后,公众为她的“不公平待遇”而发声!

现如今的社会,究竟还有多少类似的悲剧在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点亦是终点

2024年10月11日,北大担任副研究员的朱蕾娜突然离世,最可惜的是她今年才46岁,这样的消极消息一经披露,舆论一片哗然。

放眼朱蕾娜的学术履历,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存在:毕业于南开大学、之后又前往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和休斯敦大学进行留学。

先后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一系列学位,可谓是达到了学业的最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她怀揣着多年以来的理想,受邀前往北京大学,出任教育财政数据中心副主任。

在这个岗位上,朱蕾娜兢兢业业,为学校的数据中心建设和科研数据分析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卓越贡献。

去年,她又晋升为特聘副研究员,这本该是她学术生涯的新起点,却不曾想竟成了人生的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在惋惜这位才华横溢的学者英年早逝的同时,也对其身后折射出的种种问题表达了忧虑和不满。

毕竟朱蕾娜人生中的不幸遭遇,在如今的社会中并非个案。

澎湃新闻2024年10月18日——46岁北京大学特聘副研究员朱蕾娜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倍感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就已有多位高校中青年教师因病去世,其中不乏像朱蕾娜一样正值壮年、前途无量的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现象背后,是当前高校科研人员普遍都会面临的巨大压力。

“发论文”、“拉项目”、“评职称”……这一系列看似寻常的词语,却成了许多科研工作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少科研人员不得不选择超负荷运转,日夜奋战在科研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996”和“007”工作状态,却让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在“非升即走”的残酷现实面前,不少人只能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高压和焦虑之中,身心健康难免受到影响和损害。

对朱蕾娜之死,公众除了惋惜,更多的是质疑和愤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必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像朱蕾娜这样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才,为何只能是一名“特聘”副研究员?毫不夸张的说她到临死那刻也没能成为北大的正式工。

朱蕾娜虽然学历显赫,却也只能屈就“非升即走”的编制,长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减少悲剧的发生

事实上,科研评价体系和用人机制的弊端,似乎已然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绊脚石”。

一味追求职称与地位,不仅扭曲了科研工作的价值导向,也给广大科研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学者形象地指出,在“非升即走”的残酷现实面前,许多科研工作者就像是被不断催赶的“赛马”,只能不断加速、不断超越,直至精疲力竭、倒在终点。

长期处于高压和焦虑之中,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负荷。

人是有血有肉的,并不是机器,能够一直高负荷的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时,就很容易会“爆发”,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是猝然离世。

一旦造成这样的局面,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善现状

因此,我们必须反思和改革现有的科研评价和用人制度,在给予科研人员应有的物质保障的同时,更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比如,完善教师职称评聘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加稳定、长远的职业发展通道;优化科研绩效考核,避免过度量化和功利化;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要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和尊严。

“人才兴则高教兴,人才强则中国强。”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高等教育的核心也在于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充分尊重和保障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朱蕾娜老师的不幸离世,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悲剧,但更应成为一个发人深省的案例。

让我们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教训,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友善的科研环境,让宝贵的人才不再英年早逝,让高等教育的明天更加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逝者已逝,愿朱老师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愿朱老师的科研理想,在后学者手中薪火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希望更多人能从这一悲剧中汲取教训,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友善的科教环境,以此去告慰朱老师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