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摄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摄图网

微耕农业机械是转变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近期,我们组织了专项调研团队,深入探究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生产使用情况。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地区通过“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有效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双赢局面。一是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例如,四川省遂宁市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田间作业机械超25万台,包括开沟机、抓草机、秸秆还田机、轮式拖拉机、履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乘坐式插秧机、运输车及无人植保机、烘干机等,服务面积超过290万亩,年收入达数百万元。二是“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模式。四川省三台县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指导下,成功实施油菜联合播种机作业,一次性完成开厢沟、播种、施肥等工序,同时运用机播全苗壮苗、无人机施肥植保、机收减损等关键技术,油菜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节本增效达20%以上。三是积极开展“天府良机”项目,针对薄弱环节关键技术装备挂帅揭榜攻关。然而,微耕农业机械供给不足,主要如下:

一是微耕农业机械迭代不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受到制约。我国盆地、丘陵、高原占国土面积超过50%,丘陵地区粮油作物田块面积小,与盆地、丘陵等地形地貌、点多面广、分散和面积小的耕地相适应的智能化、微型化的农业机械研发投入不足。这导致微型农业机械品质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缺乏适合耕种、管理、收获及烘干等环节的本地化、便利化微耕农业机械。四川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低于全国5个百分点以上。例如,从2019年至2023年,四川在农业机械研发上投入资金0.85亿元,平均每台机械设备为300万元至400万元,这对于庞大的需求而言,显得杯水车薪。据调查,四川省某市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从十多年前的近220家缩减至目前4家,全省范围内也仅剩下90余家。以四川某市一主要生产先收割、再集中脱粒的油菜、水稻等脱粒机械公司为例,2023年销售收入3200万元,其中,在本省的销售收入仅占营业收入的5.6%。

二是微耕农业技术人员限制较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升。在农机操作人员资格认证方面,部分地区实行地域限制政策,即当地农机人员只能在当地考证,阻碍了异地农机技术人员培育和作业。在育苗、播种、除草、施肥、统防统治等关键农业机械应用环节,不仅缺少系统化、专业化的技术指导,还未能充分利用智能化滴灌、智能化感知技术、新方式手段来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难以实现更进一步的双赢局面。例如,当前玉米机收率仅约50%,红薯、花生等作物的机收率更是低至10%,豌豆等作物则主要靠人工收割。此外,烘干仓储农产品粗加工设备的不足,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品牌化进程,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整体偏低。

三是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突出,未来谁来种粮面临挑战。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的情势下,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留在农村的人口主要是老弱病残,人口空心化现象在部分省份的农村十分突出,未来谁来耕种粮食面临挑战。

为此,建议:

一、坚持科技赋能农业,推动夯实粮食安全底座。财政、经信、科技等部门需针对农业人口减少的趋势和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的痛点,结合农业农村农民的迫切需求,加强工作协调,统筹植物学、地貌学、计算机科学、机电工程学、软件和卫星导航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跨部门的资源,加大农业产业及农产品的微耕机械的研发投入。应研发适合丘陵山区的智能化、小型化、便利化的微耕种地机械,包括涉及玉米、小麦、水稻、红薯、胡萝卜、高粱、花生等田间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及秸秆收割烘干等不同种类、结构化、小型化的农业机械。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机械种地代替人工种地发展方向,加强微耕农业机械宣传、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或专业化公司,采取与农户签订“代耕代种”协议的方式,通过“耕、种、收”等全程机械化,让农户享受到“人工不花,粮食进坝”的服务。同时,通过使用机械化生产实施深松整地、根茬还田、符合条件的秸秆过腹还田和发展菌草业等措施,不断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种植与养殖有机融合,以破解农业农村人口空心化、耕地撂荒和无人种地的难题,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二、坚持土地整理及流转制度,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村集体成员土地从联产承包制向以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方式转变,通过“土地流转”至村集体,再由村集体转包给种粮大户,或通过“土地+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等模式,因地制宜推动以土地流转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关键,以土地整理和村民集中居住及培育“土专家”“田秀才”为抓手,实现农村土地集中化、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同时,积极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并解决大面积机械化、简单化操作导致土壤耕作层破坏及地力下降问题,利用微耕机械解决土地耕作难题。

三、坚持微耕农业机械政策集成,探索共同富裕道路。农业农村及经信等部门要以农业急需、农民急用“需求牵引”为导向,因地制宜加强政策集成,协同制定并出台微耕农业机械关键技术装备挂帅揭榜攻关政策,完善农机技术人员考证政策,致力于解决农机化领域的“卡脖子”及未来种粮人才短缺的问题。发挥农业技术研发中心、高校等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强短板补弱项,以点带面,研发与丘陵山区耕作条件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加强微耕农业龙头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发挥其在国家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协会或产业联盟等形式,加强服务对接和示范带动,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及专业化的品控、质控、加工体系,确保农业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的商品化、品牌化,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加强微耕技术人员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育农作物种植、管理、收割和烘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痛点、难点。搭建银农合作平台,坚持上下结合,建立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机制,梳理对接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农业生产,推出小型农业机械质押贷款、种粮大户评级贷款和未来农业产品收益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同时,发挥中省财政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及国家重大专项在支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夯实与微耕农业技术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立农业农村经营主体风险分担机制。采取强村带弱村、村企联手共建、政府定点帮扶、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坚持示范引领,通过富裕一地、带动一片,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作者:邓云,四川省政协委员,遂宁市政协副主席,民建遂宁市委主委;李恩付,四川省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民建四川省财政金融委员会主任。

注:文章表述论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投稿邮箱:cfsdzzs@yeah.net

编辑部热线:028-61068999

杂志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