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2日,我人民解放军在豫东战役的最后一战——王家店战斗中,俘虏了两名国民党的将军,其中一位高个子的中将在面对解放军战士黑洞洞的枪口时,战战兢兢地说:“别……别打我,快……快送我到你们粟司令那里去,我和他是朋友。”
在战斗中负了伤的一个解放军的参谋,用脚踢了踢高个子将军,说 :“你算什么玩意儿!我们粟司令员哪会有你这样的朋友?”
区寿年
这个被俘的高个子将军正是国民党军第7兵团中将司令区寿年。是啊,粟裕哪会有这样的朋友,这只不过是区寿年被俘虏之后套近乎的话罢了。区寿年被俘后其口袋里还装着一张国民党国防部统一印制的战地通缉令,上面就有粟裕的名字和照片。
当区寿年成为瓮中之鳖时,这套和粟裕是朋友的话语,估计在他的心里已经盘算很久了。只是可能因为太紧张了,他还来及扔掉那张通缉令。
粟裕说,豫东战役是他“亲身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
提到粟裕指挥豫东战役,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这张照片。粟裕坐在一个放倒的凳子上,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地图,一手拿着电话,应该是在向下级下达着作战命令。
粟裕在指挥豫东战役
因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从他蓬松头发可以看出应该是出了不少汗。我们都知道,粟裕因头部受过伤,头颅中有弹片未取出(他当时并不知道,时隔多年,他病逝以后火化时才发现),所以经常头疼。豫东战役时,天气炎热,又加上连日作战无法休息,他当时的头疼症状是非常严重的。多年以后,他自己说,为了缓解疼痛和让自己保持清醒,他是用沾了冷水的毛巾搭在脑门上来解决的。
粟裕就是在这种既要承受着巨大压力,又要忍受身体的病痛的情况下指挥完成豫东战役,解放了人民解放军在关内的第一座省城——开封,歼敌一个兵团,9.4万人,活捉敌兵团司令区寿年、参谋长林曦祥、师长沈澄年。
这一仗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一仗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把原计划5年完成的全国解放,提前到3年。
而作出豫东战役的战役决策,是粟裕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斗胆直陈的结果。
1948年1月底2月初,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组织以陈毅为司令员和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和副政委并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和政委的东南野战军渡江南进,吸引国民党军回防江南。为此,粟裕率领第1、第4、第6纵队于1948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转移到黄河以北濮阳地区进行整训,为执行渡江南进的战略任务作准备。
在整训期间,粟裕对中原战场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权衡挺进江南的利弊后,决定大胆向中央提出自己的建议:第1、第4、第6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中原我军主力,背靠晋冀鲁豫和山东解放区,在中原的黄淮地区打几个大的歼灭战,并对敌近后方及深远后方分别派队进击。
粟裕
粟裕考虑到,如果去江南,我三个纵队加上地方干部,约十万人,过江后要在敌占区转战数省,行程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敌人必然会像当年截击红军抗日先遣队那样处处围堵、拦截,在我没有解放区可以依靠的情况下,作战是非常艰难的。初步估计减员可能达二分之一,如果用这种减员的数量在中原地区背靠解放区,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作战,则可以歼灭敌十万人左右。之后,再打几个大的歼灭战再去江南,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局面。
中央军委非常重视粟裕这个建议。毛泽东亲拟电文,要求粟裕和陈毅共同北上,到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中央机关驻地商量行动问题。
见到毛泽东后,粟裕用了一个多小时,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思考结果和根据,并补充了许多电报上没有的情况。粟裕讲完后,毛泽东等人就有关问题一一提问,粟裕都作了圆满的回答。最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当即进行研究,完全同意了粟裕的方案。作出了三个纵队暂不过江,准备歼击敌第5军的重大决定。为豫东战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5月,粟裕在陈毅去中原军区后出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豫东战役发起之前,粟裕兵团在濮阳地区休整,国民党则集中重兵于黄河南岸的鲁西南地区,监视粟兵团的行动,并准备在鲁西南地区与我决战。根据敌人的企图,只有转移敌人的视线,我军才有机会南渡黄河作战。
于是,粟裕先以第3、第8纵队由许昌地区向淮阳方向转移,调动敌人南下,我军则乘机度过黄河,完成了战役展开。当敌人发觉南下上当受骗,而我军已渡黄河后,马上北返。粟裕将计就计,以第3、第8纵队尾敌北上,与已经度过黄河的我军南北夹击鲁西南地区的敌人。
但是由于敌人在鲁西南地区重新集结了重兵,企图与已经渡过黄河的我军决战。粟裕又逆敌人企图而行,派出第3、第8纵队西进包围开封,迫使鲁西南地区邱清泉第五军增援开封。而粟裕又指挥部队趁敌空虚,顺势向豫东地区展开,准备进行豫东决战。
粟裕打开封的战略意图是“钓鱼”,想引诱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上钩”并全歼之。不料区寿年却孤军突进,被粟裕调兵遣将团团包围在河南省睢县和杞县之间的龙王店地区。在“总攻龙王店,活捉区寿年”的口号鼓舞下,华野主力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猛攻。 从 6 月 27 日 晚 激 战 至 7月 2 日凌晨,敌基本被歼,只有镇中心的敌兵团部和 75 师师部还在顽抗。这时,奉蒋介石之命赶来增援区寿年的敌邱清泉、黄伯韬两个兵团已推进到离龙王店仅 2.5 公里之遥,炮声已清晰可闻。为了最后解决战斗,我军集中火力又向敌指挥部猛攻。
忽然,敌人的 4 辆坦克轰轰隆隆开了出来,横冲直撞扑向我军,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之夭夭。
解放军战士奉命向敌坦克猛打,有的还跳到坦克上,敌坦克不得不停下。两个穿将军服的敌人浑身发抖从坦克中爬了出来。他们一看周围都是持枪紧逼的解放军,顿时往坦克底下钻。
“出来!出来!我们优待俘虏。”华野第 6 纵队 18 师 52 团 8 连 2 排排长印永鑫,用脚踢着两名敌将官的脚底板,边踢边吆喝着。
敌将官从坦克底下战战兢兢地爬了出来,其中个子较高的将军说 :“别……别打我,快……快送我到你们粟司令那里去,我和他是朋友。”
刚刚在战斗中负了伤的一个参谋,用脚踢了踢高个子将军,说 :“你算什么玩意儿!我们粟司令员哪会有你这样的朋友?”
在旁的52团副团长袁捷仔细打量这位高个子国民党将军,见他长方脸盘,鹰钩鼻子,眉毛浓黑,脸皮也黑乎乎的,认出了此人就是敌第7兵团司令区寿年。 因为10多年前,区寿年还是军长的时候,带着队伍开赴抗日前线,路过袁捷家乡湖北英山县,袁捷还和乡亲们一起举着小旗夹道欢送他,所以袁捷对他有印象。只是想不到,多年后再见会是以这种方式。
区寿年1902年出生于广东罗定,17岁参军,他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当到师长。在35岁那年他荣升中将军衔,也算是年轻有为了。在他担任团长时,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当时他是粤军第11军24师70团团长。24师师长是共产党员叶挺。粟裕当时在24师教导队学习,教导队的近千名学员几乎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南昌起义时,叶挺率领的24师包括70团和教导队都参加了,所以区寿年自称跟粟裕是朋友。不过他后来跟蒋介石走上了反共反人民之路,与粟裕分道扬镳了。
被俘后的区寿年经过学习改造,于1950年被释放,1954年任广州市政协委员,次年任政协常委,还担任了民革华南临时工委宣传委员。1957年1月病逝于广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