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此文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在汉水流域汉江沧浪洲一带的民歌。又名“孺子歌”、“沧浪歌”。作者佚名。
《孟子·离娄上》记载: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楚辞·渔父》记载: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复与言。
“水清”意指太平盛世,“水浊”意指世道浑浊。根据世道决定进退,表明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人生态度。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此意最是符合先秦道家的隐者思想。按诗歌文字内容哲理分析,“沧浪歌”原作者极有可能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或许来源于楚地一位道家隐者所撰写散佚的文章篇目内容。
一、孔子游楚闻听“沧浪歌”。
孔子与众弟子一起,周游到楚国境内,在汉江河边的沧浪绿水处,听闻有一位小儿在山中唱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闻听后瞬间感悟触动,对众弟子发话道:“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孟子记录此文时,在后面的文中继续提出: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沧浪歌”的深厚哲理,能触动孔子、孟子两位儒学圣人,绝非普通渔父、孺子小儿可为之,极像是道家隐者的思想精华所在。
二、屈原汉江遇渔父。
《高士传·渔父》记载:渔父者,楚人也,楚乱,乃匿名隐钓於江滨……千百年来,人们熟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歌”歌名句,但却从不知渔父的真实身份。东汉皇甫谧作《高士传·渔父》将其列为高士也。渔父是隐者,可能与先秦道家隐仙派河上丈人、又名河上公是同一个人,是楚国道家隐者老子弟子。
《高士传·河上丈人》记载: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国人也。明老子之术,自匿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故世号曰河上丈人。
《神仙传·河上公》记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汉孝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
三、渔父隐者河上公。
渔父、河上公、河上丈人同为先秦隐者。其真实身份与生卒年代均不详,历史考证存有诸多疑惑谜团。
“沧浪歌”自先秦开始,在汉水流域广为流传。文中的渔父是隐者,或许是先秦道家河上公,是传播《道德经》注本的老子弟子。河上公知道屈原大夫身处险境,化身渔父在沧浪绿水处与屈原对话,欲渡化屈原乱世归隐,远离战火纷争退而保身。奈何屈原忧国忧民,心思深陷忠贞报国的忧患之虑,坚守自己心中的执念,一时心结难解,不愿意接隐世修行,明哲保身的意见。渔父河上公便留下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深山,自隐匿,人莫知焉。
身逢乱世,屈原与隐者无缘,未能做出全身而退归隐自保的人生选择。后在悲愤绝望中而投江自杀,留下千古绝唱。
隐者渔父河上公去了哪里?书中没有记载。也许就隐身在武当仙山与沧浪绿水之处潜心修道。隐者身份,世人本就不可知,道家真实的隐仙派,一定是这样的。
叹屈原:不辨清浊沧浪水,登高止步恨陡坡。
叹渔父:道隐无名是佚名,世人不识河上公。
大江东去,往事悠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唯有“沧浪歌”流传千古。是焉非焉,任由世人猜测与评说。
沧浪探源,民间故事有出处。沧浪传奇故事以汉水流域,汉江两岸,古均州沧浪洲附近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传闻轶事为依据,经过收集整理,加工创作而形成的文字作品。(李如有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