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低空经济”这一新兴概念迅速崛起,成为社会各界竞相追逐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依托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低空空域内的各类飞行活动,进而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它不仅能够有效激活立体空间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还能深刻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催生跨界融合的新生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

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了低空制造、飞行、保障及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其投入产出比高达1:10,就业带动比约为1:12。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2030年则有望迈上2万亿元的新台阶。这一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正吸引着各方力量加速布局和抢跑。

例如,作为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孚能科技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实力和市场敏锐度。自2017年起,孚能科技便致力于eVTOL飞行器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开发,并在2020年首次向eVTOL客户供应样品并完成认证。随后,在2022年,孚能科技成功交付了第一代eVTOL动力电池产品,并验证了第二代产品体系。2023年,搭载孚能科技第一代航空动力电池的电动飞行器正式交付给终端客户。短短几年间,孚能科技的eVTOL动力电池已经完成了从研发到量产再到交付的全过程,其海内外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

除了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突破,政策层面也在不断加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低空经济”,随后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更是明确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政策也密集出台,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湖南、海南、安徽、四川、广东等全国多地更是发布了具体政策措施。其中,上海、河南等地均将2027年产业规模目标定在500亿元以上,安徽力争达到800亿元,湖北则计划突破1000亿元大关,广东更是豪言2026年就要超过3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应用场景方面,各地也并非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因地制宜,规划多样。例如,北京市计划依托延庆八达岭机场开通物流航线,以提升物流效率;湖南则拓展航空体育运动等应用场景,推动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内蒙古则着眼于农牧业应用,探索低空经济在农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相信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达到2万亿元规模的目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