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 数字罗塞塔计划 -

从2000年开始,国家档案局建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截至到目前,共有5批198件(组)珍贵档案文献入选。

2015年,由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保管的“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布依族文化的肯定,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弘扬。

▲ 图1 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贵州布依文古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1 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贵州布依文古籍

一、布依文字历史进程

布依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可追溯至约20万年前的“观音洞”文化遗址。长久以来,布依族人在远水深山、依山临水之地繁衍生息,较为著名的聚居区域有北盘江流域、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等。

据学者研究,布依族使用过多种不同的文字,典型的有以下三种:

1.始于夏商时期(约4000~3000年前)的图画、符号和象形文字,现今难以释读。

2.始于唐宋时期(约1400~750年前)的布依方块古文字,是布依古字的主要研究对象。

3.1956年制定并于1981、1985年两次修订的《布依文方案》,基于布依语发音,以拉丁字母表示,至今并未普及。

▲ 图2 布依文字历史进程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2 布依文字历史进程示意图

其中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是布依方块古文字以及由这种文字写成的布依文古籍,本文主要对其进行介绍。

二、布依方块古文字

方块

布依方块古文字是布依古字的主要类型,之所以称之为“方块”,是为了强调其字形与汉字相似,具有方形结构的特点。也为了迅速区分它与民国时期由外国传教士创立的拼音文字,以及与新中国成立后创立的布依拼音文字的显著不同之处。

分类

《布依方块古文字》一书中,整理了来源于多本古籍的3000余个布依古字。主要分类组成情况为:

1.体现抽象思维,通过象形等方式来理解字义的“自源字”,占比1%。

2.明显与汉字相关的“借源字”,占比超95%。

3.由“借源字”的部件与“自源字”组合而成的“拼合字”,占比约2%。

4.其他为数字、字母以及难以明确区分的文字。

时间

经学者研究,“自源字”可能来源于夏商时期(约4000~3000年前)的古百越文字,受使用群体较少和汉字文化强劲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发展空间。而“借源字”与“拼合字”可能源于唐宋时期,在清代(约400年前)以后大量产生。

字法

“自源字”的造字法主要为象形。

表1 “自源字”示意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3 《布依方块古文字》中“自源字”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3 《布依方块古文字》中“自源字”示意图

“借源字”中的造字法主要为:

1.借汉字音,依据布依语音,寻找相同发音的汉字,表示布依语义。

2.借汉字形,以汉字为象形对象,表达相关语义。

3.汉字组装,两个汉字或汉字部件组成,分别表示字义和(或)布依语音。

表2 “借源字”示意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合字”结合象形、汉字部件、布依语音等元素组装而成。

表3 “拼合字”示意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布依文古籍

数量

布依文古籍存世数量较多,2016年,经学者调查统计,现存布依文民间古籍1.5万余册,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荔波县、镇宁县、安顺市,成书时间难以追溯。《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布依族卷》(2014年出版)中记录了清至民国时期共留存200余册布依古籍。至今发现最早的布依古籍,是成书于嘉庆十六年(公元 1811)的《盘古前皇》。

珍品

除了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贵州布依文古籍之外,2009年至2016年间,共有18本布依古籍被《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二至第五批)收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由国务院及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我国现存珍贵古籍目录,至今含16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共1133部。

表4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布依古籍一览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4 布依古籍照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荔波党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4 布依古籍照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荔波党讯”)

内容

布依古籍主要记录各个聚居区域布依族人民的活动仪式、算命推演、祭祖敬神、故事传说、唱本法咒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古谢经》中记录了布依族祭司在葬礼中所吟诵的古语古句。

“顺高路上走,顺大路上去,祖母在哪里。你去归哪里。祖先在哪里。”

“栽魂竿让你魂升上高天,去归同女始祖,去归同老祖宗,去归同老祖婆,去归同人多在一起住。”

“唤山神于岩上的古藤,唤山神于寨边的古树,唤森林神河坝神。”

以诵唱絮语等方式引导亡灵,抚慰族人失去亲朋的伤感和对死亡的恐惧。

▲ 图5 《古谢经》内容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5 《古谢经》内容示意图

传承

布依古籍由布依先生世代传承。布依先生也被称为“布摩”“摩公”等,在聚居范围内负责祭祀等族群信仰类活动。大约从唐宋时期开始,源于民俗传承的需要,布依先生结合族内语言、族内流传的文字符号和所学习到的汉字,不断创新和更新布依方块古文字,将最初口耳相传的内容手抄成书,形成“摩经”。

布依先生既是布依古字的创造者,也是布依古籍的传承者。“摩经”的学习和使用仅限于掌握它的同一支“布摩”,由于聚居地分散,不同群落的“布摩”较少进行知识探讨和经验交流,致使不同典籍之间文字规则表现差异较多。

“摩经”十分珍贵,老“布摩”不会将其外传,在教授新“布摩”时通常采取口传心授的模式。新“布摩”在传承和抄录典籍的过程中,根据汉文水平、理解程度、个人习惯等不同,可能会加以修改或创新创造,“摩经”便如此代代传承、代代更新。

四、结语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现代化发展蒸蒸日上,布依族人不再赖以山水之间的耕织畜牧生存,小聚居式的群落意识随着迁居城镇和老辈离世而日渐淡薄,布依先生家族传承难以为继,民族特征慢慢隐去。

布依古字和古籍,是民族情绪和记忆的一种珍贵表达,蕴含着布依先辈在远山深水中坚韧生存、心怀质朴、积极融合并勇于改变的精神,值得被我们发现、品味、珍藏并永久传承下去。

数字罗塞塔计划#文明印记 讲述对于人类文明传承与发扬有着深厚积淀和独特价值的藏品、文物、遗迹、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以发掘历史记忆、传承人类文明为己任。

关注我们 - 数字罗塞塔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