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可广西南宁闹出了“拍屁股”这档子事之后,人们或许已经开始遗忘江西万年的“佩奇”事件了。
而比“佩奇”事件更早的,那些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员桃色新闻,早就开始销声匿迹。
比如李秋平的事,已经“烂尾”一年多了。
网上的声音逐渐消散,调查的结果遥遥无期,谁也不知道这个“烂尾”的真相何时能“交楼”。
2023年2月,经济观察网报道,时任江西安远县长李秋平,涉嫌侵犯一位中央国家机关来挂职的女干部。
2月24日,赣州市官方通报,李秋平停职检查,成立联合调查组对他涉嫌猥亵他人立案调查。
通报中还表态:赣州市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调查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然而除了此后几天李秋平的省市人大代表资格陆续终止,此事就再也没有任何下文了。
到今天一年零八个月过去,人们都还不知道这事究竟真相如何,李秋平又身在何方。
当然,这种事影响太坏,选择只做不说冷处理也属正常,毕竟官员队伍的形象还是要维护的。
这么多年都是从群众中来、对群众保密,公开不处理、处理不公开的事海了去了。
影响比这更坏,性质比这更恶劣的事情,不了了之的更不在少数,公众又能说什么呢?
可是,李秋平这件事不一样,因为这事赣州市联合调查组公开向社会作出的承诺:
调查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原谅我书读得少,请问这个“及时”是多长时间?一年零八个月乃至更长时间,算“及时”吗?
难道,地球转到赣州这里就停了?
普通人放了个屁,即便是没听见响,也能问到臭味,好歹也算是有个反馈。
可堂堂赣州市纪检、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向社会白纸黑字公开作出的承诺,就这?
这年头,“烂尾”新闻见多了。
很多地方表现出来的态度虽然消极,但大多迫于网络舆论压力,也都能拿出一个结果出来平息公众的“怒火”。
像赣州这样明摆着欠债不还、食言而肥,视舆论如无物、把民意当浮云的,实在不多见。
从表面上看,舆论和民意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样,照样当官,照样道貌岸然。
然而有些更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只是暂时看不到而已,迟早有一天会爆发,或早或晚。
人心不是一天凉的,树叶不是一天黄的。
新闻“烂尾”对一个地方带来的杀伤力,必然远远超过新闻本身。
李秋平的事再没有交待,以后就再也不好交待了。
信任的崩塌,往往就是从新闻烂尾开始的。
信任一旦消失殆尽,说什么话都会被认为在撒谎,做什么事都会被认为在诈骗。
长此以往,后果不敢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