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松弛感似乎变成一个难得的状态。
毕竟,处在下行的大环境中,耳边所闻,目所能及多是不容乐观的消息,渐渐的大家越来越紧张,这生活的弦自然绷的也就越发的紧了。
然而学过中学物理的朋友大概还记得,当弹簧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中便容易失去弹性,自然而然也就丧失了活力。只不过这个简单的物理作用不单单适用于,物理常识,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渐渐地发现身边的人脾气越发急躁,或是干脆躺平放弃挣扎了。
但小君发现,即便在如此不景气的当下,却依旧有人能够游刃有余吗,自在应对,为何呢?
要说到那些在困境中亦能游刃有余的人们,我们便要从“游刃有余”这个词的出处说起。
“游刃有余”出自于,《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杀牛的技术神乎其技,引得文惠君新生好奇,才有了庖丁对杀牛技巧的自述。
或许有人会好奇,《庄子·养生主》的主题不是说养生么?为何说起了杀牛呢?且以往对庖丁解牛的解释,重点都放在熟能生巧上,可是这又与养生何干呢?其实,这还是因为人们对庖丁解牛的解读多浮于表面罢了。
对于小君来说,庖丁解牛的关键其一在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虽是个庖厨,但好于道的方式,皆依道而为。所谓道,用最简略的概括便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因此庖丁能这么神乎其技的分解一头牛,便是他在经过长期训练的过程中,早已对牛的身体构造了然于心,于是他下刀的走势便是依牛的结构顺势而为。
这般熟练之后,不单单他杀牛的动作游刃有余,赏心悦目,且即不费力又不费刀。因此他说,熟练的厨师一年需更换一把刀,而一般的厨师,杀起牛来生砍硬剁,一把刀也就用上一个月便卷刃磨损只能更换了。但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那刀锋却依旧如新。而这,又何尝不是养生和处事的技巧。
“以无厚入有闲”,这其中“闲”字便是“间”之意。锐利的刀锋并不与那坚硬的骨头硬碰硬,而是巧妙的寻找筋肉的间隙,顺势而卸去,骨肉连接的关键点,就可以轻松省力且不磨损刀锋地,分解一头庞大结实的牛了。
而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能以此来面对困境呢。
当困难来临时候,往往有的人选择投降躺平,搁置摆烂,对于小君来说这是可耻的逃避。有的人则是以悲愤的心情,硬刚到底,最终疲惫不堪事情还不见得能解决,而这何尝不是对自己无谓的损耗。
对于小君来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洞悉困难背后的规律,找出其关键点予以解决。这便是游刃有余地依道而行。
然而,要做到这点重要的便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观察磨炼,锻炼精进。并在工作中用心去了解岗位工作中基本规律和底层逻辑,这便是工作背后的“道”。只有平日对最平凡普通工作都用心以待,才能在关键时刻依道而行,游刃有余。
其实,庖丁解牛的能力不单单适用于,工作中,即便是学习新技巧,进入新环境都可以适用。正如文章开头小君所说的。这些年大环境不景气中,有人苦苦走不出失业的困扰,有人被压力压的几近崩溃。却也有人游刃有余,总能松弛应对,这何尝不是缘于他们在松弛时候,总能抓紧时机掌握规律与能力,因此总能在关键时刻洞悉困难的关键点,顺势而为呢。
因此,小君觉得,所谓的松弛感便是在松弛的时候不松懈,才能在困境袭来的依然能保持松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