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妆成翡翠光,紫霞秋澈婺州香”,清代诗人刘应宾用短短两句话就把螺钿随光变化、流光溢彩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螺钿是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之一,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它将螺、贝、蚌等软体动物的体壳加工成薄片,刻画并拼组成花草、人物、鸟兽等纹样,不仅运用于漆、木、金属等器物表面的装饰镶嵌,还可以贴在布料表面装点衣襟。

如今,螺钿早已不局限于博物馆的橱窗内,而是走入寻常百姓家,各类螺钿发卡、胸针等工艺品都广受欢迎。

为了让广大辖区居民深入了解非遗技艺,探索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近日,姑苏区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联合历史街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特别安排了一场螺钿工艺品制作活动。材料包里有胸针、发簪等款式供大家自行挑选。

活动伊始,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张亦裴用精心制作的课件,向大家介绍了螺钿技艺的起源、发展、制作方式。黑底漆器上镶嵌的细碎螺钿裁片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呈现出绚丽的色彩,有的甚至集铜绿色、秋香色、木槿紫于一体,引得大家连连赞叹。

进入制作环节,居民们摩拳擦掌,“严阵以待”,个别考虑周到的还特意带了老花镜来。在张亦裴的指导下,居民们首先挑选出色彩与形状各异的螺壳,随后进行细致的裁剪,确保每一片螺壳都能完美融入设计之中。接着,运用镶嵌技巧,将一片片螺壳精心镶嵌在底板上。

居民们对色彩的铺排有自己的品味,将材料袋里颜色各异的薄贝壳片铺排在摆件上看看效果。有的人追求渐变效果,将蓝绿黄等颜色次第排开,拼出一枚千里江山图胸针,在拼贴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得层次更加分明。有的人喜欢拼色,将各色薄片随意拼接,深邃的蓝、绚丽的紫、活泼的粉掺杂在一起,打造出一种色彩跳跃的斑斓效果。

贝壳片薄而小,只能用镊子小心夹起,这对居民来说颇有难度。居民陶建兴业余爱好是修钟表,对于这些精细活儿很是熟悉,对自己的手艺也是精益求精。他将贝壳片用剪刀剪小,再修剪出形状,他的作品因此格外精致。周围的朋友笑道,“你的手艺精细的,到底是老师傅。”

制作完成后,居民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居民杨慧芬将胸针用纸巾仔细地包好:“我回去再调整调整弄弄好,这种颜色鲜亮的饰品别在深色的衣服上特别好看的!”杜丽珍阿姨做的是一支蝴蝶形状的发簪:“我家孙女上小学,正是喜欢这种花花绿绿小饰品的年纪,她肯定喜欢!”

本次非遗螺钿制作活动由姑苏区人社局、平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妇联、关工委、红十字会共同参与。通过妙趣横生的手工实践,深入了解并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居民收获了一幅幅精美的螺钿作品,从中涵养了审美意趣、陶冶了艺术情操,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历史街区社区将继续整合资源,开展更多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历史街区社区 沈予雯6728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