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价还是价值?

60万元人工耳蜗

引发社会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一则关于江西九江一名初三学生丢失人工耳蜗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该男孩因双耳失聪,依赖人工耳蜗才能听到声音,丢失事件发生后,男孩及其家庭面临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然而,随着事件的发酵,争议也随之而来,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于听障群体及听障相关行业的普遍不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见误区

事实上,关于人工耳蜗,存在着几个常见的误区,这些言论不仅加重了听障家庭的心理负担,也在无形中加深了公众对听障群体的误解,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网友评论

误区一:人工耳蜗植入需要开颅手术

很多人一听到"植入"两个字,就联想到了开颅手术,觉得非常可怕。但实际上,人工耳蜗的植入过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恐怖。医生只需要在病人的耳后开一个小切口,通过一系列精细的操作将电极植入耳蜗内,整个过程并不会对大脑造成任何损伤。术后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风险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误区二:人工耳蜗植入后,孩子就能立刻学会说话。

许多家长在为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后,往往怀着极大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够立刻开口说话。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人工耳蜗的植入只是听力重建的第一步,术后,孩子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试。这个过程需要孩子、家长和康复师的共同努力,可能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孩子需要逐渐适应新的听觉环境,学习如何理解和识别各种声音,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听觉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网友评论

误区三:体外机一旦丢失,就必须要重新进行植入手术。

实际上,人工耳蜗由植入体和体外机两部分组成。如果体外机丢失或损坏,完全不需要重新进行植入手术。只需购买一个新的体外机,并将其与体内的植入体进行配对和调试即可。

正确应对

一旦人工耳蜗体外机丢失,家长和孩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报警: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提供详细的丢失时间、地点及体外机的特征信息,以便警方协助寻找。

联系厂商或服务商:与人工耳蜗的厂商或服务商联系,了解申领体外机备用机的流程及所需材料。

心理安抚:对于孩子来说,丢失人工耳蜗可能意味着暂时失去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家长应给予足够的关爱与安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客观报道

在这次事件中,不少自媒体标题党式的报道加剧了公众对听障群体的误解,如“花费近60万元”、“需要开颅”等。人工耳蜗丢失事件虽是个案,但它所引发的公众关注与讨论却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呼吁媒体在报道此类新闻时,要严格把关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对听障群体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同时,爱的分贝也希望通过这次事件,唤起社会对听障群体更多的关注和理解。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渴望被理解、被接纳。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听障群体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