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个“厚脸皮”的孩子出去玩,是什么感受?
前段时间,与同事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玩,到了儿童娱乐区,她4岁的儿子,看到一群孩子正在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想加入进去。
但那群孩子,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就是不肯让他儿子加入,其中一个稍微大点的孩子,甚至还态度恶劣的对同事的儿子说:“我不喜欢你,你莫挨着我。”
见状,本以为同事会出面干涉或者安慰她儿子,没想到她丝毫不在意,并对我说:“没关系,我儿子脸皮厚。”
确实,她儿子对此丝毫无感,竟然还特别开心的在那群孩子跟前自顾自的模仿起了那款游戏,并且玩得津津有味。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到惊讶,这孩子的心理素质真是太好了,未来活得肯定会很幸福。
01 孩子“厚脸皮”比考100分还珍贵
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厚脸皮”是个贬义词,并且如果有人这么说自己,也会觉得不舒服。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权威人士开始倡导“厚脸皮”精神,认为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比如,前太平洋集团总裁严介和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上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
再比如,心理学家李玫瑾也曾说:“我见过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刻意培养他们的‘厚脸皮’的习惯。”
当然,这些人口中的厚脸皮不要脸,并非没有道德底线、不知羞耻,而是有其特定的意义。
第一,心理承受能力更强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玻璃心”,用以形容那些情绪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
具有“玻璃心”的孩子,很容易被负面情绪困扰,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容易因为一些小困难陷入消极情绪无法自拔……
而“厚脸皮”的孩子,则无论是面对别人的评价,还是面对各种压力甚至伤害,都反应比较迟钝。
就像我一开始提到的朋友的孩子,就算被人忽视甚至排挤,也可以凭借自己的 “强心脏” ,调整好情绪,继续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这种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更能够应对未来生活中各种复杂多变的挑战,活得更幸福。
第二,社交能力更强
李玫瑾教授认为,厚脸皮的孩子在社交场合中,不会因为小错误或别人的评价,而过于紧张或沮丧,所以,他们不会因为担心被拒绝而在与人相处时畏手畏脚。
他们走到哪里都不怯场,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也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会因为他人的批评或者指责而伤心落泪。
这种积极主动的社交与处事态度,使他们在人群中更加显眼和受欢迎,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
第三,更善于拒绝他人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说:“被迫的无私、分享,对于孩子而言,通常是以牺牲自我需求而终结的。很容易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心理需求不重要,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低。”
孩子之所以不懂拒绝、脸皮薄,是因为对自己感受的关注,以及自我价值感极低,认为自己的需求不重要,因此不敢追随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甚至被他人的意志所左右,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主判断力。
而厚脸皮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他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更独立,不会因为担心得罪人或失去友谊而踌躇不前,敢于果断地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
02 有远见的妈妈,会刻意培养孩子的“厚脸皮”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远,为人父母我们都知道,无论怎么爱孩子,都不可能永远陪在他身边保护他,照顾他一辈子。
厚脸皮的孩子更让人放心,更容易过上独立自由的生活,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也要把他们培养成厚脸皮。
几个培养孩子厚脸皮的关键点,分享给大家:
第一,不单一评价孩子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说:“如果只用分数去评价人、选拔人,我们就无法全面、真实、客观地认识一个孩子。”
脸皮薄、乖巧听话的孩子,往往都特别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他们习惯了按照周围人的期望做事,缺乏对自我的认知,需要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找到自己的位置。
父母若只盯着孩子的成绩或某一方面的表现来评价他们,他们很难过得轻松愉悦,时间久了,这种压力便会导致他们焦虑甚至沮丧。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孩子则可能一门心思扑在提高分数和排名上,就像眼里只有一根胡萝卜的驴子,不停地转圈拉磨,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也忽视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所以,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些,别光盯着孩子的那点儿成绩不放,给予孩子更多无条件的爱,让他们感受到无论他们成绩如何,都能得到你的爱与支持。
第二,尊重孩子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 “你知道自己是谁,并且对所认知的自己,就能抱有一种持续的、稳定的认同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建立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若父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选择,耐心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决策,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么他们便能逐渐意识到:自己虽然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却是一个具备独立能力的个体,有安全感,没有恐惧,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付出努力或为结果负责。
遇到难题与挑战时,他们就不会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担心自己是否会成为他人眼中的笑柄,而是专注于问题的解决,积极寻求突破与成长。
第三,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是孩子面对困难挑战时最有力的武器。
因为心态不一样,结果会差很多。
比如,同样是考试失利这件事,具有消极心态的人就容易自我攻击,不断地贬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甚至会因为害怕再次面对失败,不敢再去尝试和挑战。
而具备积极心态的人,则不会如此,而是会把这次失败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勇于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乐观精神是可以培养的,并且乐观的人更倾向于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特定的因素。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积极的对话、鼓励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乐观精神。
作家亦舒曾说:“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又是最没用的东西。你越是在意它,它就会越沉重,越让你寸步难行。”
很多时候,脸皮厚了,路才能越走越宽。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教从小培养孩子“厚脸皮”的习惯,因为当孩子习惯了厚脸皮,就会学会爱自己,未来之路自然会少些羁绊,多些从容与坦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