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秦统一中国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巩固统一更是非常重要。为了巩固这一学习内容,陈老师选取了一些材料,准备带领同学们通过练习巩固所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吧。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图二中的文字为“皇帝之玺”,你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字体吗?根据图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得以实行的背景和影响,
【参考答案】
措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
字体:小篆。
背景:秦完成了统一。
影响:这些措施共同巩固了秦朝的大一统。其中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方便了各地交通往来,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各地的控制。
【详细分析】
措施:“书同文字”反映的是统一文字,“一法度衡石丈尺”反映的是统一度量衡,“车同轨”反映的是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
字体:图二是秦朝的皇帝之玺,当时秦朝已经统一了文字,所以图二中的文字必然是小篆字体。
背景: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完成统一了,为了巩固统一,所以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同时,正因为完成了统一,所以国家才能够以政令的形式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等。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巩固统一。具体来说,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方便了各地交通往来,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各地的控制。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商朝已经使用天然海贝作为货币,同时出现了金属货币。秦朝建立后,将六国货币统一为秦半两钱,以重量作为货币单位、以圆形方孔作为货币的基本形式,这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
——摘编自俞沛铭《货币史话》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半两钱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特点:以重量作为货币单位;以圆形方孔作为货币的基本形式。
历史地位: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
【详细分析】
特点:根据材料一“秦朝建立后,将六国货币统一为秦半两钱,以重量作为货币单位、以圆形方孔作为货币的基本形式”可知,秦半两钱的特点是:以重量作为货币单位,以圆形方孔作为货币的基本形式;由当时的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一“这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可知,秦半两钱的历史地位是: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
材料三:始皇二十六年,秦既统一中国,《史记》记其统一后的大政,以“车同轨”和“一法度衡石丈尺”“及书同文字”……“车同轨”在宇面上,虽只是要各处车辙的度数相等,要各轮间的距离划一;实际上,也就告诉我们,这时的车辆已可畅行中国各处,这时的交通情形已需要车辙和车轮度数的划一;如果车辙和车轮的度数不能划一一辆车子便不能畅行各处,便不能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要。
秦朝道路示意图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3)交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工程,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个新时代”的特征。运用材料三中的两项史实,说明秦朝交通如何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答案】
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说明:全国的交通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修筑各种类型道路,构成了全国性道路网;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这些举措加强了各地联系,以适应统一的需要。
【详细分析】
特征:根据材料三“始皇二十六年,秦既统一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秦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因此秦朝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说明:根据材料三“已需要车辙和车轮度数的划一”“如果车辙和车轮的度数不能划一一辆车子便不能畅行各处”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根据材料三“秦朝道路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全国的交通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修筑各种类型道路,构成了全国性道路网,这些举措加强了各地联系,以适应统一的需要。
材料四: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据材料四,指出修筑长城的目的,并简要概括作者对修筑长城的看法。
【参考答案】
目的:防止游牧部落卷土重来。
看法:一方面抵御了外部入侵,维护了国家安定;另一方面,劳民伤财,引起了百姓的不满和抱怨。
【详细分析】
目的:根据材料一“为了防止……卷土重来”可知,修建长城的目的是防止游牧部落卷土重来。
看法:根据材料一“防止……卷土重来”、“耗去了大量生命”可知,修建长城一方面抵御了外部入侵,维护了国家安定;另一方面,为了完成这一巨大的工程,耗去大量生命,引起了百姓的不满和抱怨。
内容将持续更新,
实时更新不迷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