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枯木
洛阳白马寺,赫赫有名。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虽然后来多次毁于兵燹,屡毁屡建,现存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然而从根源上来说,不愧是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
关于白马寺的名字来历,很多人都能说得上来。那就是因为白马驮经,为了纪念,因而以“白马”为名;“寺”则是因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被安置在洛阳接待外藩的“鸿胪寺”,因而就是得名“白马寺”。
这就是白马寺的最普遍最流行说法,并且百科上和所有文章都做如此说。那么,真的是如此吗?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并且和历史不符。下面我们就依据历史记录来考据一番。
一、白马寺的史料记载
首先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这点是肯定的,在东汉明帝时期(57年-75年在位)传入。《后汉书•列传•西域传》记载了从西域传入佛教的起源:“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这点没有问题。
关于白马寺的最早记载和名字来历,是北齐人魏收(507年-572年)编撰的《魏书》。《魏书•卷一百三十•志第二十•释老十》:“后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 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摩腾、法兰咸卒于此寺。”《魏书》的说法是白马寺源自纪念“白马负经”。
然而,同时期的南朝梁代高僧释慧皎(497年─554年)编撰的《高僧传》却给出了不同说法。《高僧传•卷第一•摄摩腾传》记载,“相传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释慧皎认为,白马寺的“白马”源自一个神话传说,那就是因为西域有国王“毁佛”。结果有一白马悲鸣,于是国王停止毁佛,并且用“白马”替代了以前的“招提”的名字。后来传到中土后,就延续了西域名字,叫白马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招提”源自梵文Caturdeśa的音译,意译为四方(catur是四,deśa指场所、地方、国土等)。可见最早佛寺名字为音译“招提”,这个我们后面还要探讨,暂时放下。
从以上两种说法来看,不管是“白马驮经”还是“白马悲鸣”,最早白马寺的名字来历都是纪念白马,究竟哪个说法更为妥帖?同样,我们再留个悬念,后面一并做总结。
二、汉代没有鸿胪寺
我们返回去看“寺”的来历,都说是因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到了洛阳后被安置在“鸿胪寺”,所以以寺为名。这个说法最早源自宋代赵彦卫(1195年前后在世)的《云麓漫钞》。在《云麓漫钞•卷六》:“汉明帝梦金人,而摩腾、竺法始以白马陀经入中国,明帝处之鸿胪寺。后造白马寺居之,取鸿胪寺之义。隋曰道场,唐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这个说法对吗?
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在汉明帝时期并没有“鸿胪寺”这个名字,而是到了南北朝时期才有“鸿胪寺”。
先说“寺”的含义。《周礼•天官》:“寺人,掌王之内人。”郑玄注:“寺之言侍也”,取亲近侍御之义。《汉书•元帝纪》:“乃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豲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颜师古注:“凡府庭所在皆谓之寺”。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可见,“寺”最早指内侍、官府所在等,还没有成为官职。
《客使图》 章怀太子墓的鸿胪寺官员
而鸿胪寺,是古代官职名,在秦汉时期本名“典客”。《汉书•表•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王莽改大鸿胪曰典乐”。《后汉书•志•百官二》:“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到了晋代,延续大鸿胪的名字。《晋书•职官志•第十四》:“大鸿胪,统大行、典客、园池、华林园、钩盾等令,又有青宫列丞、鄴玄武苑丞。及江左,有事则权置,无事则省。”
南北朝时期南北割据,在大鸿胪官职称谓上略有不同。南朝在宋、齐延续大鸿胪,到了梁武帝才设置“鸿胪卿”。《旧唐书•志•卷二十一•百官上》:“梁武受终,多循齐旧,然而定诸卿之位,各配四时,置戎秩之官,百有余号。”“卿,梁初犹依宋、齐,皆无卿名”;“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胪为鸿胪卿。”“鸿胪卿,位视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
而北朝比较复杂,北魏前期就已经有大鸿胪卿,北齐改“大鸿胪卿”称“鸿胪卿”,并且有了“鸿胪寺”名称。《隋书•志•卷二十二》介绍北齐官职的时候:“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是为九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员。”“鸿胪寺,掌蕃客朝会,吉凶吊祭。”
隋则延续北齐官职,鸿胪寺得以正式成为“九寺”之一,《隋书•志•卷二十三》:“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九寺,并置卿少 卿各一人。”,“鸿胪寺统典客、司仪、崇玄三署。各置令二人。”
唐代延续隋代,设置“三公六省九寺”,《旧唐书•职官志•卷二十二》:“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
《旧唐书•职官志•卷二十四》综述:“鸿胪寺,周曰大行人,秦曰典客,汉景帝曰大行,武帝曰大鸿胪。梁置十二卿,鸿胪为冬卿,去“大”字,署为寺。后周曰宾部,隋曰鸿胪寺。龙朔改为同文寺,光宅曰司宾寺,神龙复也。”职责是“凡四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
可见,鸿胪寺,在隋唐时期才正式作为接待四方来宾的部门的名称。因而,不可能是在汉明帝时期就有“鸿胪寺”,也不可能宋代赵彦卫说的“后造白马寺居之,取鸿胪寺之义。”反而是先有白马寺,后有鸿胪寺,因果倒置。
三、东汉最初翻译经书的场所
另外还有一个人们不甚注意的细节,那就是在记载白马寺来历的《魏书》中,有关于印度僧人到洛阳后经书放置场所记载。《魏书•卷一百三十•志第二十•释老十》中有:“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清凉台”据说是汉明帝小时候避暑、读书的地方,“显节陵”则是汉明帝的陵墓,也许是说明汉明帝非常虔诚,把佛像悬挂在这两个地方。
而“兰台”则是御史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汉书•表•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这说明当时僧人翻译经卷刚开始在御史台(兰台),而不是大鸿胪(接待处)。因而《魏书》前后矛盾,白马寺的来历,别说和“鸿胪寺”,就连和其前身“大鸿胪”都不一定能联系的上,因而,白马寺肯定和鸿胪寺是无关的。
四、白马寺名字来源真正原因
那么,白马寺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就要找一下“招提寺”来历了。前面说过,佛教发源地把佛教僧人居住场所(精舍)叫“招提”,是梵文Caturdeśa的音译,有没有可能在翻译的时候最早音译为“招提寺”,其中“寺”是“śa”的音译?取“寺”为“宣法场所”之意?
笔者认为很有可能在刚开始翻译的时候,“招提寺”和“招提”并用,后来随着隋唐时期佛教兴盛,并且“鸿胪寺”名字成为接待外藩的正式名称。后来“寺”才逐渐成了佛教寺庙的代名词。虽然只是推测,但是存在一定可能性。
那么,白马寺来历究竟是纪念“白马驮经”还是“白马悲鸣”呢?笔者认为释慧皎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这首先因为,虽然释慧皎和魏收同时期,然而释慧皎更年长一点。最重要的是释慧皎是佛教高僧,对佛教的典故和传说应该比魏收更渊博,理解更为透彻,这是其一。
其二,如果按照魏收说法,那么白马寺是因为“白马驮经”。那么,在当时以及后期有很多白马寺,据统计最少有十余所白马寺。名字说法大多千篇一律,都是白马驮经。难道没有其他颜色的马驮经?为何不见“赤马寺”、“青马寺”等?因而如果是一所寺庙叫白马寺还说得过去,太多了似乎就有点牵强。
而用释慧皎的说法,就解释得过去。那就是在佛教诞生地,因为“白马悲鸣”,从而使得佛教免于祸患,国王停止了毁佛。使得佛教得以传播广大,遍布四方。于是用“白马”替代“招提”,“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意思是,后来各地佛教寺庙起名,多延续“白马寺”的惯例,尤其是到了中土,更是采用佛教诞生地的说法,更显得神圣。因而,中国才有了很多白马寺。这个说法似乎比前一个更妥帖。
五、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白马寺源自鸿胪寺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其次,白马名字的来历,应该是为了纪念“白马悲鸣”而来。当然,笔者学识有限,孤陋寡闻,以上仅仅是自己的一点看法而已,欢迎诸位高见斧正,谢谢!
2020/6/5榆木斋
主要参考文献:
《周礼•天官》西周时期 周公旦编著
《汉书•表•百官公卿表》东汉时期 班固编撰
《后汉书•列传•西域传》南朝宋时期 范晔编撰
《后汉书•志•百官志》南朝宋时期 范晔编撰
《魏书•卷一百三十•志第二十•释老十》北朝时期北齐 魏收编撰
《高僧传•卷第一•摄摩腾传》南朝时期南梁 僧慧皎编撰
《晋书•职官志•第十四》唐代 房玄龄等编撰
《隋书•志•卷二十二》唐代 魏征主编
《旧唐书•志•百官志》后晋 署名刘昫实为赵莹主持编修
《云麓漫钞》南宋 赵彦卫撰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