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光电源、海博思创、国轩高科、楚能新能源、欣旺达储能5大储能厂商在澳大利亚集体开单,合计规模超8.1GWh。

要知道,去年澳大利亚的储能装机规模创新高了,也就2.468GWh。现在一个周不到签约8.1GWh,中国储能企业敢卖,澳洲人真能吃得下?

5大储能企业“围攻”澳洲

近日,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展——澳大利亚全能展(All-Energy Australia 2024)现场,一众中国储能企业开心到合不拢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博思创在澳洲储能市场成功开单,与Tesseract ESS签署协议,合作安装2 MW至5 MW储能系统,获得了澳大利亚储能市场的入场券。

“这是最合适的规模范围——既小到足够避免最繁琐的官僚程序,又大到能从频率控制辅助服务、批发需求响应和网络服务以及批发能源中实现盈利。”Tesseract ESS创始人Andrew Mears说。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海博思创能让Tesseract ESS满意,那就过了澳大利亚储能业主的审核关卡,之后将迎来一片坦途;如果不能,那国际化的路就不好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海博思创不同,阳光电源、欣旺达储能、楚能新能源、国轩高科拿下的单子就大多了。

阳光电源与可再生能源分销商 Raystech Group、Solar Juice 和 Supply Partners 签署扩大分销协议,涉及450MWh户用电池储能系统,450WMh商用和工业储能系统。

对其而言,这更多算是锦上添花。去年10月,它曾与澳大利亚Hive Battery Development Pty Ltd达成过3GWh的储能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欣旺达储能和楚能新能源,两家也是赶巧了,斩获的订单规模都是1.6GWh。

欣旺达储能与Gryphon Energy Pty Ltd.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1.6GWh储能项目提供NoahX 5MWh液冷储能系统。该项目是当前澳大利亚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将于2026年交付及并网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能新能源签订的1.6GWh储能大单,合作方分别是美国储能企业YN Energy,以及澳洲企业Star Energy Technologies。

与YN Energy的采购协议为1.1GWh,楚能将整合YN Energy的EMS产品,YN Energy则使用楚能直流舱方案,为国际市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共同开发国际市场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Star Energy Technologies的合作上,楚能承诺将向Star Energy Technologies在澳大利亚、美国和菲律宾的市场提供500MWh的储能产品,助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签单最大的还是国轩高科,官宣与澳洲新能源领域开发商在展会现场签约,拟围绕大规模储能及其他新能源项目展开深入合作,未来合作规模有望超4GW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巨大,竞争不小

“随着燃煤发电站的关闭,澳大利亚需要加速在每一层屋顶、大型项目以及两者之间的一切地方推广太阳能和储能。”气候委员会主席阿曼达·麦肯齐说。

而且这个规模不是一般的大。

2023年,澳大利亚大规模储能领域的新投资额为49亿澳元,较2022年的19亿澳元增加了30亿澳元。

同样的增长现象还表现在项目项目施工规模上,2023年底,澳大利亚正在施工的大规模电池储能项目有27个,总容量5GW/11GWh,较2022年19个储能项目总容量1.4GW/2GWh明显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2023年澳洲储能装机情况(图)

按照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澳大利亚至少需要22GW的储能容量,到2050年,更是要突破49GW。

但截至2024年4月,澳大利亚运行中和建设中的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总容量虽然同比增长218%到了4.9GW,距离2030年的22GWh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把中国储能企业踢出局,想要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投运17.1GW的储能项目就太难了。

当然,中国储能企业能在澳洲储能市场纵横驰骋,也与澳洲市场重视品牌,但不排斥优秀的非本土品牌有关。

除了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欣旺达储能、楚能新能源等中国储能厂商外,澳洲还汇聚了特斯拉、Powin、Fluence、LG、RedFlow、Carnegie Clean Energy、Sonnen、Clearwin、Cummins、Pacific Green等来自美国、欧洲、澳洲本土、日本、韩国等地的储能企业。

正因如此

我国储能企业在澳洲开拓业务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保证在与全球各地的储能势力同台竞技不落下风。

与国内不同,澳洲客户不仅关注储能供应商的经验和履历,还重视企业的品牌IP和宣传,以及企业价值观、ESG表现等,这些都需要我国企业耗费时间构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海外企业则不然,在这些方面先天就立于不败之地,直接下场开干就好。

澳大利亚是特斯拉Megapack产品的全球第二大销售市场,占比达23%;Fluence第一个配套完整产品生态系统的电池储能项目就在澳洲;早在2022年H1,Neoen的储能营收就在澳洲350MW/450MWh维多利亚大电池项目推动下增加了2倍;Redflow、Energy Storage Industries-Asia Pacific(ESI)等澳洲本土企业更不用多说,政府直接发钱。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企业开拓澳洲市场,从一开始就是“逆风局”,阳光电源、欣旺达、国轩高科等企业成功签单,还屡签大单,就显得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