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请理性阅读,与君分享旨在弘扬先辈披荆斩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勿忘历史。前1/2免费阅读。
1951年,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走马上任,他试图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溃志愿军。美军计划复制仁川登陆,在朝鲜东西方向最狭窄的“蜂腰部位”登陆,截断志愿军前后联系。
作为反制,中朝军队集中14个军沿着200多公里宽的战线同时推进,发起第五次战役。刚刚接替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陆军中将李奇微命令美军以每天20英里(约合32公里)的速度后退。
这是美军的“磁性战术”,目的是为了拉长志愿军的补给路线,延长志愿军的补给时间。因为李奇微通过统计学发现,志愿军全是步兵,依靠两只脚走路,每天的行军距离大约20英里,美军跑慢了,会致命,跑快了,不能对志愿军诱敌深入。
这种看上去我军战局主动,我进敌退的局面持续4周后,美军突然停止后退,开始昼夜不停地出动空军部队,对志愿军的后方补给线狂轰乱炸。
志愿军的后勤是吃穿运输都靠自己,枪械自己背,炒面自己带,炮弹自己扛。补给线背掐断吼,前线部队顿时陷入粮弹两缺的危险境地,即使是志愿军军长每天也只能分到一碗炒面充饥。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意识到美军这是在诱敌深入,我军的3个主力军团面临弹尽粮绝、全军覆没的危险。
彭德怀果断下令,所有部队立即后撤,退守三八线。我军刚一行动,美军立即反扑,其中两支机械化部队快速突进,直插志愿军身后,目标是东线的铁原和西线的华川。
这是我军两条战线的枢纽之地,铁布衫上的命门。美军的战术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截断我军退路,对数十万志愿军形成合围。
在东线,美军出动的是最精锐的主力骑兵第一师,由第八集团司令范弗里特亲自率领,抢攻铁原,可见其重视程度。范弗里特不和沿途的志愿军做任何接触,遭到攻击也是留下一小队阻击,大部队人停车不停。
铁原是志愿军的补给基地和交通枢纽,更是前方志愿军后撤的必经之处。一旦美军占领此地,包围圈中的志愿军将全部暴露在平原中,无险可守,美军就可以凭借飞机大炮和坦克的绝对优势和机械化部队,肆意虐杀。
来势汹汹的美军骑兵第1师是一支全机械化整编师,有火炮1327门,坦克187辆,兵力4.7万人。
志愿军总司命令沿途军队就地阻击,但美军目标明确,不纠缠,利用机械化装备推进速度极快,让沿途志愿军无法形成有效阻击,仅仅几天就逼近到铁原20公里处。
此刻在铁原上,我军并非空无一物,有傅崇碧的63军驻扎在此,但这是一支不完整的集团军,在此的目的是做为后勤使用。
63军有三个师,187师、188师和189师,然而第五战役前这三个师的主力人员全部被抽调到前线部队,仅留下2.5万人,全是携带轻武器的非主力作战人员,其中还包括7000人的非作战部队。
彭德怀对傅崇碧军长下达死命令:“坚守铁原15天,士兵打光军官上,全部打光也不准后退一步。”
面对重火力的美军,以轻步兵为主的63军要想防御15天,那是难比登天,唯一的办法是依托强大的野战工事进行阻击,但已经没有时间留给63军开展土木作业了。
傅崇碧转头给189师师长蔡长元下达死命令:“你部必须拖住美军三天,为其他部队构筑工事争取时间。”
此刻留给189师的准备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以轻步兵的血肉之躯去延缓美军机械化部队。
师长蔡长元绞尽脑汁,下达了一个道“史无前例”的作战指令:“全师9400人化整为零,分成200多个独立的战斗小队,分散到铁原上,就地阻击。”
蔡长元把所有军官下派到阵地上与战士并肩作战,副师级干部到团部,团级干部到各营,以此类推。
蔡长元说:“我死了师长指挥,师长战死旅长指挥,旅长战死团长指挥,战至一兵一卒,也不能后退,打完为止。”
就这样,蔡长元把200多个作战小队像一把钉子一样洒在铁原上,让美军一个一个挨着拔除。
这样打法确实能耗费美军的时间,减缓速度,但对这些作战小队而言,他们面对的是美军成建制机械化部队的围攻,必死之局。
作战开始,美军很快发现自己的对手充其量只有数十人,衣裳褴褛,武器简陋,工事也简陋,认为消灭起来易如反掌,只需要拉出大炮或坦克,轰击就行。
于是他们吹着口哨唱着歌,开始一个又一个的拔“钉子”。很快美军就发现,怎么有这么多股小股敌人。
往往是美军拔掉一个阵地,没走多远又有一拨顽强的志愿军冲出,抱着地雷舍命炸坦克,然后战斗到全部阵亡……如此周而复始。
他们为什么把兵力集中起来对抗,这完全是自杀行为啊。
终于美军回过神,这是志愿军的拖延战术,但他们不明白的是,面对坦克和大炮,这些轻步兵明知必死,却无人退缩,一次又一次重复着注定归属的阻击和冲锋。
美军慢慢地越打越沉默。纵百死也无憾的志愿军,深深震撼了他们,打得他们怀疑人生!
长枪划破云霞,留下一生牵挂。189师的每个战士明知必死,却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战术,牢牢地钉在铁原上。
面对志愿军前仆后继,不顾生死的战术,美军从嬉笑、轻蔑到震惊,最后剩下不解和无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