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作为千寺古都,寺庙神社各有特色,闹中取静,我在京都养成了造访寺庙的习惯。
这次在重庆,我也去了比较有名的宝轮寺。
宝轮寺位于崇明知名商业旅游区——磁器口,一大早就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唯有掩藏在巷子中的宝轮寺尚有一丝安静。
我在日本的时候,就对日本的寺庙经济大有感触。
东京的浅草寺,京都的清水寺、金阁寺都给当地的旅游带来了巨大的亮点,或者说,挣了很多。
在 2019 年的一项城市调查中,90% 的外国游客和 60% 的日本人将“寺庙、神社、名胜和历史遗迹”作为访问京都的原因。该市旅游相关消费为12367亿日元。该规模相当于京都城市生产总值(约6.6万亿日元,2018财年)的20%。
在“失去的三十年”里,没有经济高增长预期的日本人,转而从宗教中获得安慰。去寺庙拜拜成为日本人的日常。可以说,寺庙经济已经成为京都乃至日本的一项支柱。
那么日本的寺庙,为啥比中国的寺庙更网红、更挣钱呢?
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寺庙的挣钱点不少,传统的比如:
1. 捐献
2. 点灯点蜡烛
3. 许愿
4. 纪念品
除了以上的盈利点,日本寺庙更能来事:
1. 御朱印
几乎无本套利的绝佳案例,一页御朱印大概15-50元rmb不等。
根据季节、属相和星座还有限定款御朱印。
有时候几个寺庙联合起来做一系列御朱印的打卡活动,这就燃起了人类的收集癖,一本御朱印手帐集满至少得花上千元。
2. 限定款御守
这两年国内寺庙也学乖了,搞了各种垂类御守,学业的事业的生产的交通的婚恋的,但日本人更精细,细化到头发、腰足、心脏这种部位级别,精准打击,试问谁不担心自己逐渐衰老的肝脏和头秃?
此外还有季节限定、寺庙限定御守,数量限定,设计也是美仑美奂,比如下鸭神社就出了四季御守,小小一个就要50。
3. 寺庙特点营销
国内的寺庙最经常营销的就是“很灵”,要么是求财灵,求爱灵,求健康灵。但日本的寺庙已经到next level了,大阪的胜尾寺围绕红色达摩,硬是把寺庙做成了达摩主题公园,秋天和漫山遍野的红叶相映成趣。
其实寺庙就是买了一大堆各种型号的红色达摩,放在能放的所有地方,毫无内涵但就特别出片。
4. 不遗余力的装修
日本的很多寺庙都是二战后多次修缮的,特别是清水寺那红彤彤的漆,一看就新的不行,和我们追求的古色古香,完全不搭噶。
但没办法,这种橘红色的漆,特别上镜夺目,还是那句话,出片,效果好。
日本很多寺庙经常修缮,非常精美,完全不care做旧如旧,但游客就是买账。牢记旅游业就是出片至上。什么历史啊文物价值啊都没有意义。
5. 寺庙+商店街模式
去过浅草寺前面的商店街,清水寺前面的二年坂三年坂的朋友们,摸着良心说,这些商店街,和国内商店街有啥区别,都是本地人不会买,专门面向游客的东西,但就是氛围好,从寺庙出来,穿越时空,看到一个江户时代的步行街,心知肚明卖的东西有溢价,但还是心甘情愿掏钱。
宝轮寺就在磁器口步行街里,但问题是步行街的主角不是寺庙,寺庙只是步行街的陪衬,二者没有做到很好的融合,商店街太现代,和寺庙的文化一点关系都没有。
说回题目,中国要不要搞寺庙经济?
可以搞,但鉴于我国的价值观,不可能大搞特搞,毕竟也不指望寺庙收税,而且无神论还是占社会主流,中国人还是务实,有点闲钱心情不好宁愿多打赏几个主播也不太可能疯狂捐给寺庙。
这也蛮好的,钱不能拿来投资,至少也要买来直给的快乐,而不是虚无的期望。
欢迎在各大平台关注我:
公众号:邓小闲之辩:原创文章;欢迎投稿;圈内咨询揭榜
小红书/抖音/微博:邓小闲koki(文章、视频、日常)
欢迎联系我微信,m61502202,好友申请请说明来意,并开放咨询。
律界百晓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日本反对日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