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学习更多创新与心理健康知识
一、因职称评定连续失败而焦虑抑郁的高校教师
小丁,东部沿海某重点高校教师,今年 35 岁。他博士毕业后,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已在高校工作了 6 年。这 6 年里,他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教学严谨细致,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力求给学生带来最优质的知识传授;在科研方面,他也积极投入,努力钻研课题,期望能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
然而,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连续几年的职称评定,他都以失败告终。每一次的期待,都在结果公布的那一刻化为泡影。起初,他只是感到焦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反复思考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为何总是无法通过评定。渐渐地,焦虑演变成了失眠,夜晚对他来说变得无比漫长,躺在床上,脑海里全是评职称失败的事情,难以入睡。他说自己就像一个上发条的工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根上的太紧的发条就断了。
最近,他去做了抑郁评估,结果竟是重度抑郁。他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黑暗的深渊,找不到出口,头发也渐渐花白起来。曾经热爱的高校教师这份职业,如今也让他感受不到丝毫的幸福。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绝望。他不知道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重新找回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希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小丁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他急需找到一条救赎之路,重新找回自我,找回那份曾经的职业幸福感。
二、高校教师与学生心理问题共生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于2023年的一项调查研究针对1998年至2022年间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过去24年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恶化。研究数据显示,300多万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8.7%,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7.8%。这一数据表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共生的,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发展。如何及早识别并干预教师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保障教师心理健康和学生心理健康共同的迫切需求。
三、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分布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项重任。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3.1工作压力巨大
1)教学任务繁重
高校教师通常需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等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2)科研压力大
高校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科研项目的申请、研究、结题等过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科研成果的产出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此外,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教师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科研上。
3)社会服务任务多
高校教师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任务,如参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普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等。这些任务虽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但也给教师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3.2职业发展焦虑
1)晋升压力大
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通常需要通过晋升来实现,而晋升的条件往往比较苛刻,需要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教师们往往会感到晋升压力巨大,担心自己无法达到晋升的要求。
2)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
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通常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晋升职称来实现。然而,职称晋升的难度较大,而且晋升的速度也比较缓慢。这使得教师们往往会感到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3.3人际关系复杂
1)与学生的关系
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既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又需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同时,随着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教师们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与同事的关系
高校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尤其是在科研项目的申请、职称晋升等方面。此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这使得教师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3)与领导的关系
高校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微妙,既需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又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同时,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也会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使得教师们往往会感到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3.4 生活压力大
1)经济压力
高校教师的收入虽然相对较高,但在一些大城市,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也比较高,这使得教师们往往会感到经济压力巨大。此外,高校教师的收入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这使得教师们的生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2)家庭压力
高校教师通常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等。这些家庭责任会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教师们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
3)健康压力
高校教师的工作强度较大,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此外,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也比较复杂,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接触有害物质等,这些都会对教师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工作压力巨大、职业发展焦虑、人际关系复杂、生活压力大等因素都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关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提升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1-找到工作的意义:试着去发掘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理解你的工作是如何对社会或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这可以帮助你更有动力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2-设定合理目标:确保你的职业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避免过于遥远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带来的挫败感。
3-保持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提升幸福感至关重要。尽量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克服它们。
4-寻求支持:不要害怕向同事、上司或朋友寻求帮助和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可以显著提升你的职业幸福感。
5-平衡工作与生活: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来放松和恢复精力,避免过度工作导致的身心疲惫。
持续学习与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不仅可以增加你在职场上的竞争力,还能让你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仝兆景,河南南阳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河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焦作市首席科普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审专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焦虑抑郁心理治疗,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团体心理健康、安全心理、婚姻幸福、团队建设、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等方面的科普宣讲、培训和讲座。
用心进步,快乐成长
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