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消息,北约宣称中国为“俄罗斯对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决定性支持者”,并且声称北约基于此需要强化与“印太”国家的关系。驻欧盟使团发言人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已经注意到北约的相关表态。在乌克兰危机这一问题上,中方的立场坦荡、光明磊落,始终积极致力于推动政治解决途径,进行劝和促谈的工作。就在不久之前,中国与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组建了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目的在于推动实现停火止战,并营造相应的氛围。中方客观公正的立场以及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针对美国以参与开发、生产和运输用于乌克兰战场攻击型无人机为借口制裁两家中企一事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对中国企业实施非法单边制裁,绝不接受美方的无端指责和施压,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称,美国此前已对为俄罗斯军工基础提供关键投入的中国实体实施过制裁,而此次是美国首次对与俄罗斯公司合作直接开发和生产完整武器系统的中国实体实施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指出的是,很明显,美国这一次又是借着俄乌冲突来炒作所谓的“中国援俄”话题,从而对中国发难。到现在,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两年多了,乌军在战场上的优势可以说是完全丧失了。看到自己扶持的“代理人”在战场上根本无法击垮俄罗斯,作为俄乌冲突背后的始作俑者,美国就又把目光投向了舆论场,炒作“中国援俄”话题,趁机“问责”中国,这是其转移舆论焦点的一贯手段,也是美国借机打压和牵制中国的一种方式。除了制裁中国企业之外,美国借俄乌冲突炒作“中国援俄”话题的小手段还远不止这些。

美国十分清楚,俄乌冲突持续的时间越久,其自身的国际形象与利益所遭受的损害就越严重。因此,当战场局势开始朝着对乌克兰不利的方向发展时,美国就不得不启用另一套策略来转移各方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宣扬所谓的“中俄同盟”便成了其主要手段。在各国的博弈进程中,舆论战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深知,若要在国际上维持主导地位,不仅需要凭借武力,更要懂得掌控舆论、塑造对手形象,进而达成自身的战略目标。此次,美国所提出的指控是,这些企业协助俄罗斯制造无人机,从而直接在乌克兰战场上为俄军“助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开启了对中国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英国工党重新执政后首次派遣高级官员访华,外界普遍觉得,这一访问意味着英国政府打算回归务实的态度,从而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英国外交部发布消息称,拉米此次访华将与中方坦诚交流,特别是在中英之间存在分歧的问题上。拉米于新闻稿里指出,中英两国在民主价值观以及俄乌等问题上有着重大分歧,还宣称英国会在“必要之时挑战(中国)”。外界认为,拉米此举是要在俄乌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不得向俄罗斯提供支援。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制裁措施。然而,俄罗斯并未像西方国家预期的那样迅速走向崩溃。面对英国毫无根据的指责,俄罗斯总统普京予以强硬回应。普京以“战略伙伴和盟友”这七个字,坚定且有力地明确了中俄关系。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方面,中俄两国有着共同的认识,双方将会持续深入合作,携手应对外部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六七年前,双方就已经开始探讨两国贸易结构平衡的问题了,并且付出了诸多努力。例如,推动俄罗斯商品更顺畅地进入中国市场,强化太空等关键领域的合作等。普京借此机会再次向美国发出严正警告:美国妄图阻止中国发展,这就如同想让太阳不再升起一样,而且这种手段早在15年前就已经不适用了,美国的这种想法完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美国长期以来把制裁当作一种打压其他国家、进而维护自身霸权的工具。从古巴到伊朗,从朝鲜再到委内瑞拉,都遭受过美国的制裁。美国的制裁名单不断拉长,制裁手段也越发严厉。然而,这些制裁最终都没有达成美国预期的目的,反倒让美国自己的国际形象受损。如今,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这一行为,一方面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国对于中国崛起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但必须明确的是,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大家都清楚,全球经济已然步入多极化的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变得越发紧密。制裁尽管属于一种短期性的策略,不过从长远的视角来看,和平地进行协商、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才是化解问题的根本性方法。期望在未来可以看到各个国家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为根基,一同推动全球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当下而言,美国开展的新一轮制裁无疑是在给自己截断道路、破坏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