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国血统 鸿蒙5.0发布
10月22日,华为在原生鸿蒙之夜暨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即HarmonyOS 5.0,此版本是鸿蒙系统诞生以来最大的升级,标志着继苹果iOS和安卓系统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诞生。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全网关注。
发布会上介绍到原生鸿蒙的一系列参数和特性,但都比不上它最大的亮点——全栈自研。
以前的鸿蒙系统,底座仍使用部分安卓系统开放源代码。而这次发布会上登场的原生鸿蒙,首次摆脱了对国外系统内核技术的依赖,从内核、数据库,到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AI大模型等都是我国全面自研,这里面的难度和意义不亚于突破芯片封锁。
对这个成绩,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自豪表示:“我们用10年时间干了欧美同行30年的事情,实现了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相较于之前的版本,鸿蒙5.0在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从系统到应用实现了全面升级:
- 整机流畅度提升30%;
- 设备续航增加约56分钟;
- 连接速度提升3倍,功耗降低20%;
- 运行内存平均节省1.5GB;
- 最多可同时连接4台设备。
原生鸿蒙5.0首次将AI能力融入操作系统,借助盘古大模型的支持,小艺助手的智能程度得到大幅提升。具体表现包括:
更强的任务执行能力。用户可以用更自然的语言与小艺交流,AI能够理解和执行复杂的指令。
丰富的感知和推理能力。能够识别屏幕内容,理解用户意图,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如规划景区导览并预定门票等。
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经超过10亿,涵盖了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多个终端,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医疗等领域,还在政府和公共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数量已有超过1.5万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通用办公应用覆盖了全国超过3800万个企业。
在开发者社区方面,鸿蒙5.0吸引了675万注册开发者,形成了庞大的应用开发和优化社区,推动了鸿蒙生态的快速发展。
鸿蒙时代对各行业影响
鸿蒙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打破了苹果iOS和安卓的二分天下局面。其国内市场份额已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8%上升至2024年的17%,超越苹果iOS系统。
作为新生的纯国产系统,原生鸿蒙能提供给国内从业者和企业更多便利。
开发者机会增多:现已有超过1.5万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覆盖了18个行业。
支付宝、美团、网易游戏等企业也开始研发鸿蒙原生应用,促进跨公司的技术合作和创新。
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鸿蒙的分布式技术,使跨设备连接和数据共享更便捷,推动了制造业向智能家居、智能工厂发展。企业在数据分析方面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效率。
技术突破与工业化
鸿蒙不是我国今年以来第一次突破国际技术与市场的垄断与封锁,此前传出的好消息有:
9月半导体领域的高能氢离子注入核心技术实现100%国产化;
10月航空领域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
从9月1日起实施的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更是体现了我国在无人机领域已经拥有反制国外的自信。
技术进步无法一蹴而就,我国早已完善工业体系,现在只是厚积薄发。
钢材供给:22个大类钢铁产品自给率超过100%,高性能钢材比例显著提高,以较低的价格支撑下游产业发展和升级换代,有119项钢铁产品实现全球首发。
后有船舶、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频频刷新国际市场。
船舶领域:前三季度我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74.7%,全面压制曾经的造船霸主韩国。在LNG油轮、液氨油船、全球最大700标箱纯电力集装箱船等绿色船舶技术上已创下多项全球第一。
军事领域的航母、驱逐舰,也在排水量,以及分别在电磁弹射技术与垂直发射系统上弯道超车。
风电领域:连续六年成为海上风电增长最高的国家。我国国内风电新增订单量占全球风电比重超76%。此外,中国还从国外收到5GW的风电订单。
2020-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订单量:
新能源车领域:今年前9个月全球共销售11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我国市场售出720万辆,同比增长35%。国内新能源车1-9月零售713.2万辆,同比增长37.4%;出口96.8万辆,同比增长30.2%。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连续创新纪录,而我国表现相当抢眼。
紧固件企业现状及挑战
我国紧固件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建筑、电子等行业,需求大且稳定。2022年达到1165.14亿元,同比增长6.3%,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1800亿元。
2023年我国紧固件产量达到978万吨,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紧固件生产国地位。
我国紧固件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几个省份和长三角区域。如浙江的海盐和温州两大集群地,诞生了晋亿实业、长丰精工、荣亿精密、长华集团等紧固件龙头企业。江苏拥有瑞玛精密、振江股份等这类细分领域龙头。
但总体来说,我国生产的紧固件产品整体还是偏向中低端品类。由于核心技术相对薄弱,创新能力欠缺,原创性技术产品不多。这与我们行业起步晚,人才培养与储备不足有关。
普通紧固件市场呈现结构性过剩,同质化恶性竞争。
应用于汽车、基础设施、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行业的高强度紧固件较为紧缺,只有少数国内企业从事高端市场业务,导致不得不大量长期依赖进口。
以上种种表明,技术才是硬实力。
国内制造业已经大步向前,对“工业之米”紧固件,也会细分到各个领域的产品有具体的相应要求,高精度、高强度或许会逐渐常态化。由于使用环境变得丰富多样,在材质和性能上也会需要有更多的调整。
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势在必行,目前新成果有:
航天精工获得了一项为紧固件的设计和制造带来革命性变化的专利,名为“一种基于最小实体尺寸的紧固件正向设计方法”,更注重产品设计时材料的最优利用,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实现更轻的设计,从而提升紧固件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冷成型装备制造企业思进智能,已成功研制出包括SJBP-88S在内的八工位系列机型,多工位智能精密温热镦成形装备也已进入实质性研制阶段,并且在一体化大型智能压铸装备领域进行布局。
生产管理方面,积极推进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建立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降本增效。在有300多家紧固件企业的乐清市,越来越多的紧固件企业向中高端行业发展,升级自动化设备,引进 MES、ERP、WMS智慧系统,打造智慧工厂,布局高端市场,乘着新能源汽车的机遇攀高逐新。
不仅技术和管理要进步,对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开发也不能放下。在政策支持下,“一带一路”和中俄贸易都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遇。
企业之间积极交流,组建产业联盟,加强与上下游产业合作,形成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提升整体竞争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