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认为间谍行为离我们很遥远,甚至觉得根本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有时候一些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间谍罪。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很多国外的间谍组织开始慢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他们会通过互联网以及各种渠道去接触我们,甚至想要针对某些人员进行策反。针对这个话题,陈律师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间谍罪是一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都对间谍罪进行了规定。可见我国对间谍罪的规定是十分重视和严谨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间谍组织的策反目标呢?
根据现有的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策反对象多针对于我国一些国家公职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核心成员。他们往往掌握着国家一些核心的机密。平时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间谍组织总会非常巧妙的接近你,有时候甚至当事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行为会被间谍组织利用。比如我国航天科研院所的核心人员赵学军就在十几年前在出国访学期间就被间谍盯上,间谍抓住赵学军的心理通过慢慢渗透将其策反。赵学军在回国后,对方为其准备了专用的情报设备,并通过对方的指令将我国航天科研领域的多种涉密文件进行传送。
而另一位则是央视财经频道节目主持人成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讨论到了国内外的经济局势,并称"澳大利亚和美国已经掌控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向"。播报当中这句话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经过调查发现,成蕾在中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间谍行为。
作为普通群众的我们应该如何规避呢?
首先,如果发现自己可能触犯了间谍罪,若还没有把重要资料传递给对方,要立即停止传递行为,不要惊动对方,并且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和控告,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做好相应侦查工作。其次,若已经被对方得手,那么要及时留存证据,尽量避免更大的损失,主动自首,详细坦白案件经过,这在日后庭审时都将是有利信息。最重要的一点是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找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去寻找再生证据,及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救济途径,并能够在日后量刑上减轻处罚。
最后陈律师提示,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更要提高防范意识,通过网络平台去学习一些保密常识,尤其是要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在对外交往时,我们要坚持内外有别,不携带秘密文件及有关的资料,若有人向我们抛来橄榄枝时,要学会灵活予以拒绝。
作者简介:北京陈律师,法学硕士,高级合伙人律师,历任特种部队指挥员,检察官,侦查员,纪检干部,企业高管,阅历丰富,学养深厚,擅长疑难重大案件,多种法律关系交叉复杂案件处理,重信守诺,值得托付。
●陈律师团队名片
欢迎联系我
陈律师微信:感谢信任与支持,请加微信聊 13811848320
详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8号北京市东方律师事务所
地铁二号线、六号线车公庄站 b 口出即是
欢迎关注【北京陈律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