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11日,当张国华将军的骨灰乘飞机来到北京西郊机场时,周总理以及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三位元帅等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然而,繁忙的周总理在一生中,只去机场亲自接过两个人的骨灰,一个是陈赓大将,而另外一个人就是张国华。陈赓赫赫有名众人皆知,然而张国华究竟何许人也?为什么能让总理亲自去机场接他的骨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他又留下过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1914年张国华出生在江西省永新县,因为家庭贫困,张国华仅读了四年半的私塾。
1929年,15岁的张国华参加了红军,一年后,表现优异的张国华便加入了共青团,在1931年,张国华被推举转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国华从普通战士干起,到班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的政治部巡视团主任,再到团的党总支书记、陕南游击支队科长等职务,跟随党中央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经过残酷漫长的革命斗争洗礼,年轻的张国华很快就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工干部。
抗日战争期间,张国华先后担任政治处主任、政委、地委书记等职务,在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统一战线等方面,张国华是无处不在,当时身边的同志夸赞他为军政双全,德才兼备。
抗战结束时,张国华在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当政治部主任兼副政委。
解放战争爆发了,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在刘伯承与邓小平的指挥下,张国华领导的第七纵队与兄弟部队一起,向陇海路沿线的国民党军发动进攻。
第七纵队攻克砀山县城,全歼了守敌,并接连拿下数个重要的铁路交通节点,为陇海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党军集结力量想要卷土重来,张国华再一次率部出击,在定陶战役中歼敌万余人。
1946年9月,在巨野战役中,张国华与第36纵队一起攻破国民党第11旅的阵地,几乎全歼守敌。
1946年12月,中央军委为了稳固解放区的基础,在靠近敌人心腹的地方设立了豫皖苏军区,成为中原地区的前沿基地。
经过中央军委的讨论,决定由张国华来担任这个新军区的司令员。
张国华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集中优势力量打了几次歼灭战,通过多次战役,不断肃清军区周围的国民党军队。即使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团团包围,张国华仍然积极动员群众,带领部队与敌人进行游击战争,将敌人所谓棋盘战术彻底搅乱。历时四个多月,在孤悬敌后极为不利的局面下,张国华带领着豫皖苏军区彻底击败了敌人的“围剿”。
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序幕的拉开,张国华率领的豫皖苏解放区,便成为重要战场与重要的进军桥梁,以此为契机,张国华在十多天里连续打下七座县城,极大地支援了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1949年9月3日,新华社发布社论“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允许任何外国的侵略,而西藏人民也是中国人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社论发布的时候,西藏依旧掌握在反动派手中,一些境外势力甚至还在想要造成西藏独立于中国的事实。
1950年1月2日,此时还在苏联访问的伟人忧心忡忡地在房间踱步,他焦虑祖国的西藏,因为地形、地势等原因,再加上西藏当地的特殊情况,解放军进藏的难度相当大。然而国际形势迫在眉睫,如果西藏问题依旧不解决,很可能会变得更加棘手。
在反复思考下,伟人给刘伯承、邓小平等人发起紧急电报,提出让西南局负责向西藏进军与经营西藏的问题。
接到命令的邓小平与刘伯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国华,当时的张国华刚刚指挥了解放成都的战役。
本来打算向四川南部进军,接到命令后,张国华直接掉头去了重庆,接受了解放西藏的重任。
接到命令的张国华将目光放到了祖国的西部,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但是祖国大陆还有地方没能解放,那便是西藏,而张国华就是党中央为解放西藏而亲自点的将。
3月25日,第十八军全体指战员召开了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当天开完会后,张国华就带领着先遣团向西藏进军了,经过一个月的行军,张国华率部在4月26日到达了康北重镇甘孜。
当年在红军长征时期,红军的到来给这里的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说红军又来了的时候,很多当地的重要人物都主动站出来欢迎进藏的解放军,其中有一个朱德元帅的老朋友,名叫格达的活佛,积极组织广大僧众欢迎子弟兵,拿出了大量特产,用以欢迎张国华率领的解放军。
张国华告知格达,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大陆最后一块领土。格达听后既激动又愤慨,当即表示愿意亲自组成劝和团,到西藏核心区域,去劝说达赖与解放军进行和平谈判,早日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
在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后,格达活佛在7月初带着劝和团一行人出发了。
8月22日,英国特务和西藏分裂分子,竟然在昌都毒杀了前来劝和的格达活佛,以此来向解放军表达自己拒绝和谈的想法。
当格达活佛被杀害的消息传到中央军委后,党中央很快就批准发动昌都战役,指挥作战的就是张国华将军。
在残忍杀害格达活佛后,西藏地方当局勾结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妄图将西藏从祖国领土中割裂出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西藏地方当局当时在昌都驻扎了近万人的武装力量。
10月6日,张国华经过缜密部署,指挥第十八军打响了进军西藏的昌都战役。
根据西藏地方反动派的军事部署,以及西藏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张国华选择正面进攻与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在藏区的冰天雪地里,张国华率领部队搞大迂回、大纵深作战。骁勇善战的十八军战士,在横断山脉间不断穿梭,除了在战场上不断打击反动派的武装力量,解放军严明的军纪也让很多藏区人民信赖。
经过近20天的鏖战,我军歼敌五千七百余人,还俘获了多名来自美国、印度与英国的特务,昌都一战打出了解放军的威风,也打垮了反动派的大部分武装力量。
战报传回中央后,中央领导人对于此战都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刘少奇更是毫不讳言,直说
这场战役就是解放西藏过程中的淮海战役。
尽管军事上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而张国华还是希望和平解放西藏,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1年3月29日,西藏多名高官组成代表团来到北京进行和谈,张国华尽管疾病缠身,依然返回北京,以中央政府代表的身份参与和谈。
经过双方和谈后,中央在当年5月25日发布了中央军委关于进军西藏的命令。
张国华又经过重庆再次返回了青藏高原,带着进藏解放军一路翻过了19座大雪山,终于在10月26日胜利抵达西藏,实现了大陆地区的实质统一。
来到西藏后,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并减轻当地人民的负担,张国华率领部队自行进行农业生产,建成了“八一”与“七一”两座大农场,同时展开修路工程,在数年后实现了西藏的首通汽车目标。
张国华还注重西藏的教育事业,在西藏地区建设大量的现代学校,促使西藏地区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
在治理层面表现优异的同时,面对境外帝国主义势力与地方反动派纠结而发生的反叛,张国华多次处理得当,亲自领导地方平叛工作,并有条不紊开展民主改革,将百万农奴的枷锁敲碎。
1962年,印度人不断蚕食我国领土,面对我方的多次警告,印度人一直置若罔闻,甚至气焰更加嚣张。
中央决定发动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张国华就是反击作战的一个主要指挥官。
在作战中,张国华参与指挥作战,歼敌8000多人,沉重打击了印度侵略者,就算是一直对我国持敌意态度的西方媒体,都高度评价张国华所指挥的战斗,并称他为“
巅峰战将”
。治理西藏多年后,张国华将军调任四川任党委第一书记。
因为在西藏的那些日子里,过多的工作让张国华的身体备受疾病摧残,就任四川后,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各种工作更是繁忙,就这样,张国华的身体被拖垮了。
1972年2月22日,一身疲惫的张国华将军在主持工作会议时,突发心脏病晕倒。
得知此消息的伟人与周总理,立刻让专家小组飞往成都进行抢救。经过专家组的全力抢救后,张国华将军还是去世了,年仅58岁。
当张将军的骨灰乘飞机来到北京西郊机场时,周总理以及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三位元帅等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来到机场迎接。
不久后,中央召开了有关四川问题的工作会议,当与会人员想见伟人时,伟人却神色黯然地叹了一口气:
“不见了,再见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这位优秀的共产党人,用革命的信仰和军人的血性,为西藏的边防事业,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