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艺术,扎根于民间,体现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它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长河中源远流长。它以泥土为原料, 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 造型古朴、沉实平和、富于幻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最纯正的乡土气息。
一、泥塑 · 张北
泥塑制作技艺主要是家族传承,历经200多年的历史,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坝上风格和浓郁的民族气韵。泥塑制作技艺有籍可考的历史源自20世纪末,传承五代,父辈刘万富、刘宝成、刘贵有都是有名的民间泥塑艺人,他们主要是塑泥人(泥娃娃)和佛像。在民间广为流传,品种造型粗犷质朴,色彩简练、鲜艳,大多以坝上人文历史、生活习俗及农民生活场景为题材,传承了古老的燕赵民间泥塑技艺,并赋予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品被人们效仿、复制或珍藏,在自然传承中发挥了骨干和桥梁的作用。泥塑制作技艺工艺复杂、形象生动,颇为有趣,历经几代的探索、研究,泥塑艺人从理论到实践总结了一套捏泥经验和技巧。刘玉剑泥塑作品大方、质朴。经过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张北泥公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好项目。其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并被国际友人收藏。
泥塑的代表作品有《慰问》《坝上三宝》《三里娃》《春耕》《坝上风》《抽旱烟》 《红脸蛋姑娘》《农家饭》《酒歌》《起山药》《下基层》《扬场》《山妞》《老夫老妻》 《悄悄话》《草原之声》等。为发展泥塑这一民间手工技艺,2007年刘玉剑还创办了“玉剑泥塑中心”,教一些学生从小学习泥塑,热爱泥塑,了解泥塑的历史,把祖辈留下来的泥塑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二、泥塑 ·康保
每个泥人好似讲述自己背后的故事,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风情画卷, 传承历史,记录时代,走向未来。不仅能让游人领略到坝上地域洗尽铅华的质朴,还能感受到现代泥塑活灵活现的造型。其主要创作特点是“就地取材,形象独一无二”,原料取材于当地“红”“蓝”“白”三种胶泥。作品塑造主要以坝上草原民俗风情为主题,朴实生动地再现出当地历史与文化。
每逢节假日,康保县不少学生走进康保泥塑非遗传习基地,传承人深入浅出地讲述泥塑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学生们在泥塑“非遗”文化传承人武鹤婷的指导下学习制作各类泥塑作品。既了解了泥塑历史文化,又表达了对冬奥的祝福。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泥塑文化历史,动手体验泥塑制作技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丰富课余生活。虽然从事泥人面塑传承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传统手艺受到冲击,但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如今泥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受到人们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非遗不应是死去的历史,需动态传承,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和弘扬,更在于促使非遗“长生不老”地活下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