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近150年的数据表明,大西洋可能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变,地球在未来将很可能因此迎来一次大降温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球海洋的众多洋流中,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的全球性循环系统——温盐环流,这是一种由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差异引发的密度变化所驱动的海洋循环,其中有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被称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简称AMOC)。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特征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在大西洋的上层,温暖且密度较低的海水从赤道地区向北流动,随着海水向北移动,它逐渐变冷,并因为蒸发作用失去水分,导致盐度和密度增加,当海水到达北大西洋时,它变得足够冷和重,最终下沉到深海,形成一股向南流动的深层寒冷洋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过程形成了大西洋中的巨型环流系统:上层的暖水向北流动,深层的冷水向南回流,整个循环在两端完成翻转。这个系统不仅仅是海洋的流动,它也是全球热量传递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循环,热量从赤道地区输送到高纬度地区,平衡了不同区域的温度,使赤道不至于过热,高纬度地区也不会过于寒冷。

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家已经注意到,“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正处于一种持续减弱的趋势,而全球变暖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气候变暖,极地冰盖和海冰大量融化,增加了大西洋中淡水的输入,这使得海水密度降低,影响了海水下沉过程,进而削弱了“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理论上来讲,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就会在未来的某一时间点崩溃,具体会是什么时候呢?实际上,这正是此次研究的内容,

为了预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可能崩溃的时间,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简而言之,该方法建立在一个关键假设之上,即:当一个复杂系统接近临界转变点时,基本上都会表现出周期性振荡。

这种振荡行为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并且能够从历史测量数据中提取出这些振荡的特征,通过分析模型中的参数和特征值,研究人员可以估算系统距离转变点的距离,从而预测何时会发生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八个独立测量源的近150年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目前正处于近些年来的最弱的状态,且仍在持续减弱,预计在本世纪内它就会崩溃,最早的时间点是2025年,最晚的时间点为2095年。

由此可见,大西洋可能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变,那这跟所谓的地球大降温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可以参考一部与之相关的灾难电影——《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

根据这部电影的描述,“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崩溃之后,热量在地球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之间无法有效传递,导致冷空气和热空气在各自区域内不断积累。

当累积达到临界点时,冷热空气开始爆发伸展,冷空气冲向赤道地区,热空气则向极地方向涌动,这样的冷热空气运动导致了异常强烈的大气不稳定性,进而生成了多个大规模的超级气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超级气旋的中心产生极为强劲的低压,促使平流层的极寒空气快速下沉至地表,造成地表温度骤降,大片区域被冰雪覆盖。

由于冰雪的高反照率,更多的太阳光被反射回太空,地表吸收的热量就会减少,因此随着反照率的增加,地表温度就会持续下降,这样一来,地表的冰雪覆盖范围也会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机制(即冰雪覆盖范围越多,反照率越高,反射掉的太阳辐射就越多,地表温度也就更低),最终导致地球进入了冰河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这毕竟是电影,其中不免会有夸大的成分,实际上,在现实世界里,如果这样的情况真的出现了,也会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上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不过我们也不能对此掉以轻心,科学家指出,虽然未来的具体情况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全球变暖、极地冰融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得预测并不能算绝对精确,但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持续减弱却是一个事实,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地球未来的巨变或将不可避免。

参考资料:Ditlevsen, P., Ditlevsen, S. Warning of a forthcoming collapse of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Nat Commun 14, 4254. doi.org/10.1038/s41467-023-398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