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湖北荆门:“长江之腰”里一粒碳化稻谷,揭开“中国农谷”之魂
在“长江之腰”的湖北,米有N种吃法:酥脆喷香的三鲜豆皮、满嘴油香的重油烧麦、清香爽口的米酒。这得益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湖北中南部冲积出富饶的江汉平原。
实际上,湖北“鱼米之乡”的称呼由来已久。早在5000年前,位于湖北省中部的的荆门就诞生了稻作文明,以此为源头,滋养了长江中游生生不息的文明。此行中,我们试图追溯湖北一粒稻谷的足迹。
走进屈家岭遗址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土于此的碳化稻谷、碳化粟和碳化栎。放大镜下的碳化稻谷呈长椭圆形,5000年后,我们依稀可见它们饱满的模样,和现在的大米外形非常接近,和原始的野生稻则有明显的区别。
1956年的冬天,在对屈家岭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时,考古学家发掘出一片烧土遗迹,并在其中发现了稻壳和稻壳的茎叶。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丁颖在对谷壳进行观察和鉴定后认为,这些谷粒当属于粳稻,且在我国是比较大粒的品种,与今天栽培的粳型品种最为相近。
这意味着,在5000年前,先民的驯稻技术已经相当先进。在博物馆一角的田字纹陶球也能作为印证。其上均匀分布的小农田形状,反映出当时的农田已较为规整,并且具有一定的灌溉系统。
屈家岭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记者 彭鹏 摄
这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的稻作遗存,使得屈家岭成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5900-4200年的屈家岭遗址,也是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遗址中,第一个发现并进行科学发掘的,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
据介绍,屈家岭遗址浮选出炭化植物种子及硬果核壳共计1599粒,经鉴定,确认农作物种子有1245粒,其中包括541粒水稻和638粒水稻基盘、33粒粟、27粒小麦及6粒大豆。其中部分标本的测年材料反映,屈家岭遗址稻作农业的出现,可追溯到距今约5800年。而且,各时期的水稻基盘形态都具驯化型特征,表明这里的稻作农业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
屈家岭遗址发现的碳化稻等植物种子。记者 葛熔金 摄
在屈家岭遗址,考古学家们不仅发现了中国第一粒人工稻,还发现了中国第一只彩陶纺轮。屈家岭遗址出土了大量用于生产生活的石器和陶器,以彩陶纺轮、双腹型陶和薄胎彩陶最具特色。玻璃展柜里的蛋壳黒彩陶器壁极薄,在灯光下显露出油润的光泽,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先民们的审美观念也趋于丰富。
有学者总结,屈家岭文化以数量众多的环壕聚落和史前城址、发达的稻作农业、先进的制陶业、精细的纺织业等为突出特征,第一次揭开了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面纱。
在屈家岭国家遗址考古公园,我们能够通过一幕幕的场景塑像还原当时先民的四季生活:春天,人们犁头破土,播种育苗,捕鱼狩猎。夏天则在繁盛的草木和田垄间,面朝土地劳作。秋天,人们靠人力拔起稻谷,迎接丰收。到了冬天,人们就在红烧土筑起的房子里准备祭祀。世世代代,如此传续着文明的火种。
“屈家岭遗址的发现,率先打破了‘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的学术观点,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碳化稻谷的发现,也打破了水稻外来学说的观点。”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刘志俊告诉我们。
屈家岭遗址发现的中国第一只彩陶纺轮。记者 葛熔金 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罗运环认为,屈家岭先民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屈家岭文化,是中国农谷之魂。今天,青木河与青木垱河于东西两侧将屈家岭遗址环抱,一株古柏树伫立在田间。广袤的天地间,还留有一块块考古发掘的探方。
人们探寻屈家岭的脚步并未停歇。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成功入选。屈家岭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发现了长江中游最大的史前水利系统和高等级建筑区。
这些水利系统集抗旱与调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是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关键样本。“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代表了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复杂化程度,比如熊家岭水坝,它的整个思路和我们当代看到的水利系统,设计是如出一辙的,有拦水坝、灌溉渠、蓄水等等,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智慧。”湖北省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陶洋兴奋地向我们介绍。
屈家岭南部台地存在以F38为代表的屈家岭文化高等级建筑区。记者 彭鹏 摄
“我们在勘探过程中,发现一些磉墩遗迹,F38的磉墩是迄今发现磉墩的最早形态,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奠定了史前基础,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陶洋兴说,“磉墩制作技术含量高,它的做法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打地基,先会挖掉软基层再烧烤坑壁形成硬结面,再用红烧土混合黏土及少量焚烧过的猪骨填满深坑。这样做的最大目的是具有更好的承载效果,F38的中心建筑应该是一幢三层阁楼式建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