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中安时评:做好民政工作,托起亿万群众“稳稳的幸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近年来,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政工作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保基本、兜底线、暖民心的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山乡村寨、街道社区,察民情、听民声、问冷暖,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不断健全保基本、兜底线的制度,保障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民政领域每一张温暖人心的民生成绩单,都是对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有力支撑。放眼今日,一项项暖心之举接连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细,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系列制度和实践成果,托起亿万群众“稳稳的幸福”。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民政工作属于社会建设范畴,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救助更有力度,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不断完善,着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救助更有精度,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实现“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相结合;救助更有温度,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转变……坚持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切实把包括困难群众、残疾人等在内的各类群体的切身利益保障好、发展好。实践证明,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最突出的问题着眼,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方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奔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困难群众得到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推动民政事业,深入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基本社会服务,通过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同时,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以务实行动、有力举措把一项项“民生账单”变为“幸福清单”,奋力谱写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也是健全民生制度体系的主要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部署,并明确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民政工作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扶危济困的德政善举。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民政工作的任务艰巨繁重。前进道路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实干笃行,以实绩实效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亿万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