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住、不好住”,饱受大学生诟病的宿舍问题,有解了!

近年来,不少高校出现“住宿危机”。四人间改六人间、八人间,实在挤不下就改抽签选宿舍,更有高校安排学生搬去隔壁学校借住……虽然槽点不尽相同,但总结下来,“不够住、不好住”无疑是中心词。

湖南高等教育的最大短板弱项并不是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也不是高等教育质量不优,而是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比较薄弱。

对比湖南不少高校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以宿舍、食堂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实际上连一些高中都比不过。

住宿环境不佳,床位紧张,食堂拥挤不堪、饭菜品质一般,是湖南不少高校基础设施的真实写照。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湖南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欠账太多,还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学校不断扩大的发展规模。

尤其是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大背景之下,湖南不少高校的基础设施发展现状都满足不了扩招的基本要求,但依然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然而,高校扩招并没有与宿舍扩建同频共振

一方面,宿舍建设从立项启动到开工建设耗时长,跟不上新生入学速度。另一方面,宿舍学生生均面积较小,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校舍建筑面积分别为10㎡/生、15㎡/生、20㎡/生。该建筑面积是包括公摊面积在内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大多数高校难以达标,导致招生逐年增长,住宿却“捉襟见肘”。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22年,本科生生均居住面积从10.11平方米降到只有9.14平方米左右。如果算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个数字还要更小,只有8.31平方米。

除了宿舍资源紧张,大学生普遍对宿舍条件满意度较低。特别是在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宿舍建造时间早,老楼带来的墙面斑驳、漏水渗水、门窗变形、设备设施老化等问题让住宿环境“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新建宿舍参照本科生四人间、硕士研究生两人间、博士研究生单人间的标准规划建设。

此外,从重建、改造、补充等多个渠道,补齐现有学生宿舍缺口,例如鼓励高校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的人才公寓、商住楼等社会用房。

直击宿舍建设资金难点,国家《意见》也释放出积极信号:由中央投资,支持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广东省也提出,鼓励各高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可对符合条件的省属高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给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度支持。这也意味着,高校建宿舍,被正式纳入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4年湖南省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的公示》,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该方案显示,国家发改委已从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10300万元,分别支持湖南省普通高中项目5300万元、高校学生宿舍项目5000万元,其中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学生公寓四期4栋建设获5000万元资金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高校启动了宿舍扩建项目,在增加宿舍数量、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之外,优化宿舍功能设置,将学习、休闲、娱乐、健身、社团活动等空间与宿舍同步规划建设,也成为各高校建设改造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