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全网热议的安徽母女“一等座”事件,撕开多少家庭的遮羞布
如今的高铁车厢,堪称一座“当代微观生态园”,时刻上演着世间万象和人生百态。
这两天,有一对安徽母女高铁上的对话火了,全网赞声如潮。
赶在暑假末,妈妈带着女儿出行,买票的时候没有选择以往的“二等座”,而是多花了482元买了“一等座”。
女儿见状觉得费解,就问妈妈,明明二等座也有位置啊,为什么我们要多花钱坐一等座?
面对女儿直白的问题,妈妈没有顾左右而言他,而是真诚地回应道:“你值得一等座,你配得上一等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女儿听了更迷惑了,她犀利地再次发问:“那商务座呢?”
言外之意就是,一等座我配得上,那没选择更贵的商务座,就是我不配了吗?
妈妈愣了一秒后,愈发坦诚地告诉女儿:
“商务座你也配得上,只是爸爸妈妈目前的能力还配不上,这不是你的问题,是爸爸妈妈的问题。”
懂事又体贴的女儿继续追问:“那节约点不好吗?我不想你们那么辛苦。”
妈妈笑着回答:“那我们挣钱是为了什么呢?而且就算没有你们,爸爸妈妈也是要努力的,只是有了你们,我们会更有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寥寥几语,就卸下了女儿心里的愧疚感。
她让女儿明白,不必为父母的辛劳而感到抱歉,因为你从来不是父母的负担。
最后,妈妈温和坚定地教育女儿:“要记住,你值得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前提是,你自己也要为之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女两人不到一分钟的对话,戳中了无数网友的软肋。
“原来累了是可以打车的,热了是可以开空调的,喜欢了很久的东西就攒钱买回来,你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然而,又有多少父母,用一句“不容易,省着点”,把孩子牢牢困在了原地。
“我吃过的苦,她也得尝尝”
同样是带娃出行,安徽这位妈妈愿意尽己所能给孩子最棒的体验,河北的一位妈妈却故意逼女儿“吃苦”。
从北往南的一趟绿皮火车上,一个年轻女孩局促地站在过道上,半倚着旁边的硬座靠背,满脸丧气。
视频的拍摄者不是别人,正是女孩的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文案里写道:“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给我好几个白眼,下次继续。”
评论区有人扎心提问:为什么要买无座?又不是什么急事,出门提前规划啊。
可没想到妈妈大言不惭地回复:“我吃过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我还没让她捡破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发言让人都看愣了。搞了半天,人家是故意买的无座,带孩子“忆苦思甜”来了。
单从字面,就不难看出这位母亲心里的怨气。
看看孩子麻木又沮丧的表情,这哪里是旅行?折磨还差不多。
后半程到了饭点,孩子捧着泡面无从下手,只好蹲坐在行李箱上吃,但轮子转来转去,火车又晃,根本坐不稳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女儿被挤得缩成一团,妈妈却在一边拍视频一边调侃:“喜提万向旋转椅。”
仿佛根本看不到周围人若有若无地打量,更对女儿脸上尴尬无措的表情视而不见。
还语重心长地配文:为母的苦心,她应该不懂。
拜托,这操作几个正常人能懂啊?女儿没被整出心理阴影就谢天谢地了。
总有父母偏执地相信,孩子只要再吃点苦,就能有所长进,长大后还会感激这份良苦用心。
殊不知,刻意为之的苦难教育,是父母对孩子最毒的诅咒。
被这般苛待的孩子,不但不能从吃苦中汲取力量,反倒会把受穷的习惯刻进骨子里,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人生。
就像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说的:
“贫穷思维带来最大的问题是,让人失去生命中的激情状态,这看起来省了点钱,实际上精神里面,会不断地给自己熄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贫穷二字,“贫”只是物质上的匮乏,“穷”却是心趣枯竭、志气耗尽,后者远比前者要可怕得多。
“我不配”
还记得在某乎看过一位答主“谢前男友不娶之恩”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主和前男友恋爱长跑好几年,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开始跟对方的家庭接触。
没想到,短短几天的磨合,女生就被吓得连夜退避三舍。
原因无他,只是这对父母简直“节俭”到了“抠门”的程度。
他们家是双教师家庭,父母现在都已退休,没有什么大的开销,按理来说生活质量该是相当不错的。
但现实却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炒菜省到极致,永远单调的几个菜式,几滴油下去,大火随意扒拉两下,半生就出锅;
第二次去他家拜访,正赶上过节,答主自告奋勇想做个酱闷黄鱼,他母亲却拿出已经氧化发黑的土豆片、干瘪的豆芽、疑似过期的冻豆腐,统统扔下锅,把一个硬菜变成了大乱炖。
嘴里还念叨着:“还能吃,赶紧吃,再不吃就要浪费了……”
还有一次因为家里停电,冰箱里冻了八个月的大虾化了,母亲当即做成炸虾,却发现炸出来都是黑的、发臭了,根本不能吃。
儿子当机立断扔进垃圾桶后,母亲半夜又从垃圾袋里捡出来剥了皮,把虾肉剁成馅儿,带到姥姥家包了顿饺子。
结果,一顿饭给老人家吃得上吐下泻,因为本来就有心脏病,这顿折腾差点丢了半条命。
还有因为不舍得换坏掉的马桶,他母亲扎马步上厕所直接摔得尾椎骨折;
捡便宜弄了个二手热水器,找熟人免费装上后大漏水,给自家泡了个透,还连累了楼下两层的邻居……
诸如此类因为“节俭”引发的人祸,不胜枚举。
每次都是砸进去更多的钱不说,还损害了自己的健康,白白挨了加倍的苦。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前男友也相当“会过日子”,不但自己不敢享受,瘦得像非洲难民,还抠抠搜搜给家里填窟窿,连基本生活质量都无法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主跟他在一起时间长了,差点就被PUA出遇事先想“我不配”的思维定式。
好在最后及时醒悟,逃离了这魔幻的一家。
也许是因为从那个穷困年代走过来,现在的老一辈身上,大多都有过于节俭的习惯。
作家王小波也曾写过自己的荒唐事。有一次他为了忆苦思甜,特意用难吃的东西做了一锅饭,结果害得大家排队上厕所。
过后他想明白了,说:“人生最容易得到的就是痛苦。”
“给自己添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苦吃的人,就真的更懂生活了吗?那些为了体验而体验的痛苦,真的有必要吗?”
他给出的答案是——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有病。
耻于享受
北大教授钱理群老先生曾接受过《十三邀》的采访,谈到自己经历的苦难与如今斐然成就之间的关系时,他无比清醒地说:
“我不赞成把苦难理想化,苦难就是苦难。”
深以为然。
《奇葩说》辩手张踩铃,就是被父母用“吃苦精神”那一套养大的。
从小家里条件并没有到揭不开锅的程度,但妈妈就是会让她一直穿旧的、打补丁的衣服,导致她经常被同学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大后,张踩铃靠自己赚到了钱,也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了,却还是没有办法感受到购物的快乐。
因为每次在包包、衣服上多花一分钱,她都会想起妈妈教育自己要“吃苦”、要“节俭”,于是觉得这种消费是可耻的。
这种“享受羞耻症”,几乎成了这一代年轻人的通病。
读书的时候不舍昼夜争分夺秒,稍有喘息就要马上填补空白,仿佛走一会儿神就会被千军万马挤下独木桥;
工作之后不想内卷,却被迫进入体系的涡轮里,加班到深夜想刷手机放松一下,没过多久却被巨大的负罪感吞没,深觉自己荒废了生命;
我们每个人仿佛都懂“劳逸结合”的道理,却还是希望自己“逸”的每一秒,都比别人更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去公园是散步解压,我去公园就得跑步健身;
别人午休时听着音乐入睡,我午休得听有声书,利用碎片时间吸纳知识;
别人去看电影是放松娱乐,我去看电影就一定得收获某种启发,得到某种提升。
其实,这一切都是“吃苦教育”的后遗症。
耻于享受,换个表述就是觉得自己“不配享受”,“不配拥有闲暇”。
这也正是“不配得感”的一种,这个近几年逐渐为人所知的教育心理学概念,几乎可以解释我们大多数人的拧巴心理。
这种状态,被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一语道破:

“我们这个民族其实是不怕灾难的,我们怕的是安乐,对富裕的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自己要折腾自己。”
可他认为:“人不是吃苦的生物。”
其实认真想想,前辈们一直吃苦、奋斗,是为了什么呢?
不是为了让后辈延续这种苦,而是为了让我们都过上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
如此来看,所谓的吃苦教育,岂不是南辕北辙,倒行逆施?
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比起继续传递曾经受过的苦,我更愿意像那位安徽妈妈一样,尽全力给孩子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吃亏不一定是福,苦难也不一定是礼物。
你们配得上更优裕的生活,也值得更美好的人生,但这一切,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