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马靖昊说会计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多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星标方法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马靖昊说会计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账号旁显示五角星标记表示成功。)

商誉的安全范围究竟如何界定?这是一个关乎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议题。

为了准确评估,我们可以依据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即商誉除以净资产后乘以100%)作为衡量标准。这一比例越低,通常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结构越稳健,风险相对越小。在业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当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保持在30%以内时,被视为一个较为安全的阈值。这一比例反映了企业并购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品牌、客户关系等)与其整体资本实力的合理匹配,有利于维持企业的稳定运营。

然而,一旦这个比例超过30%,甚至攀升至50%以上,就应当引起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高度警觉,因为这可能预示着企业面临着较高的商誉减值风险,进而可能对其财务表现和股价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更精细地管理这一风险,以下是对商誉风险评估的详细分级标准:

1.当“商誉/净资产”的比例0至10%之间时,表明企业的商誉水平极低,几乎不构成风险,因此可以认为商誉处于绝对安全的状态。

2.若该比例位于10%至20%之间,意味着商誉水平较低,但仍处于相对安全的范畴,企业有足够的净资产作为支撑,抵御潜在的商誉减值风险。

3.当比例介于20%至30%时,商誉水平被视为基本合理,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仍在可控范围内,企业应持续关注并适时调整策略以优化商誉管理。

4.一旦比例超过30%并达到50%以下,商誉水平已偏高,这标志着企业可能过度依赖并购带来的无形资产增长,面临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资产优化。

5.最后,若“商誉/净资产”的比例超过50%,则表明商誉水平过高,企业面临极高的财务风险,可能因商誉减值而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此时应果断采取措施,如减值测试、资产剥离或重组等,以减轻风险并保护投资者利益。

近年来,因商誉过高而面临财务危机的企业案例并不少见。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纳思达:2023年商誉位列A股第43名,商誉高达131.7亿元。202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高达93.83亿元,其中计提的商誉减值就高达81.59亿元,导致归母净利大亏61.85亿元。

2.汤姆猫:2023年总资产为50.92亿元,商誉高达26.79亿元,占比高达53%。202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再度计提资产减值10.28亿元,导致归母净利在盈利3年后再度大亏8.65亿元。

3.世纪华通:2 023年末商誉高达121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约32%。2022年年报显示,世纪华通计提包括商誉在内的资产减值高达65.23亿元,其中计提商誉减值54亿元,直接导致公司上市11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归母净利大亏70.92亿元。

4.大晟文化:截至2023年末,总资产仅为3.09亿元,商誉高达1.38亿元,商誉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达44.49%。扣除商誉后,该公司2023年可辨认的净资产仅为约2800万元。

5.天广中茂:2015年以12亿元的高价收购了中茂园林,而其公司账面的净资产仅仅为6.3亿元,合并形成的商誉高达5.7亿元。同样,天广中茂合并中茂生物时也形成了巨额的商誉,以12.7亿元收购了中茂生物,是其账面净资产的5倍之多。这些巨额的商誉都为天广中茂以后陷入财务困境埋下了隐患。

6.爱尔眼科:该公司通过激进扩张模式,医疗机构数量扩大数十倍,不断大手笔并购也为爱尔眼科积累了巨大的商誉。截至2023年末,爱尔眼科的商誉净值为65.33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超三成。随着商誉的累积达到显著水平,当通过高溢价并购获得的资产出现价值减损时,其相关的减值计提将对公司的整体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这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这些案例表明,商誉过高可能会成为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商誉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过高时,一旦并购标的的业绩未达预期或出现其他问题,商誉减值就可能成为吞噬企业利润的元凶,甚至导致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因此,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谨慎评估并购标的的价值和潜在风险,以避免商誉过高带来的潜在财务风险。

当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仅在10月以来,就有10余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了重大重组事项的公告,彰显了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与繁荣。然而,在并购重组的浪潮中,我们必须警惕“商誉”这一潜在风险。

商誉,从根本上讲,是并购过程中产生的一项特殊亏损,它代表了公司收购价格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尽管在财务报表中,商誉被作为一项资产来列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总是代表着真正的价值或收益。相反,商誉更像是一个“隐形炸弹”,一旦被收购方业绩下滑或出现其他不利情况,就可能引发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商誉视为一种资产增值的象征,而应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风险。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上市公司应该审慎评估被收购方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以及市场前景等因素,以确保商誉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投资者也应该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特别是商誉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只有充分认识到商誉的本质和风险,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并购重组的机遇和挑战,实现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精确计算和分析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商誉风险,确保财务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财务逻辑,如文章得到您的认可,希望您看完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