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 | 大卫

编辑 | 茶茶

10月27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正式动工,这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体部分,规划年产能1万台。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体部分,其中,首期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规划布局复材、连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地预计在明年8月初建成,预计在2026年Q1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并在今年年底启动预售。

去年10月,小鹏汇天首次公开其在研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今年9月,该车型实车首次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亮相,并进行了公开试飞,展示其应用场景,接下来将于11月12日在中国航展上进行“陆地航母”全球公开首飞,并在今年年底启动预售。

飞行汽车工厂的动工建设,也是小鹏汇天“陆地航母”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这预示着飞行汽车规模量产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实现。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是一款面向未来立体交通而设计的飞行汽车,其机臂、旋翼等飞行系统可完全折叠收纳进车体内。通过折叠变形系统,可以打开机臂切换到飞行模式,在条件允许的环境下实现垂直起降。此外,“陆地航母”还采用了可折叠方向盘、透明仪表盘和驾驶舱透明底盘等技术,并且智能座舱可以在陆行模式与飞行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地航母”的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采用增程式电驱动力系统,支持6×6全轮驱动和后轮转向,可承载4-5人。在飞行方面,“陆地航母”采用分布式电推进,拥有手/自动两种驾驶模式,可承载2人。

据公司介绍,小鹏汇天的前5代飞行汽车产品已经成功开展了近20000次的飞行试验,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积累了丰富的飞行数据及经验。小鹏汇天在推进飞行汽车产品商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在加速全国飞行汽车应用网络的布局,截至目前,已成功签约近60个飞行营地,包含通航机场、景区、文旅小镇、城市郊区等各种类型。

小鹏汇天是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由创始人赵德力于2013年创办,2020年由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此前多年进展一直比较缓慢,近年来,随着政策利好的推动,以及产业链、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低空经济逐步出现在大众面前。

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政策的推动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也为飞行汽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据赛迪顾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测,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10644.6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1.4万亿,2035年突破4万亿。尤其今年,已经变成低空经济元年,吸引了大批企业、机构、资本入局,助推行业热度。小鹏天汇也在今年完成了1.5亿美元B1轮融资,并同时启动B2轮融资,备受资本关注。

而飞行汽车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产业链的完善,其研发、制造、销售、运营等环节都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在国内市场,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不断完善,飞行汽车的研发与应用进程也在加快。

先是今年全球首场科技展CES盛会上韩国现代汽车推出了首款电动飞行出租车S-A2;后是上海峰飞航空的飞行汽车“盛世龙”成功完成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空中航线(深圳—珠海)的首飞;紧接着,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支持的飞行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对外宣布名下的飞行汽车Alef Model A已经获得2850多份预订单。密集而招人眼球的资讯明确提示,引领人类出行方式升级与革命的飞行汽车正提速驶来。

2023年,我国飞行汽车市场规模约为228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30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波音、空客等航空业巨头,大众、丰田等汽车企业,以及一些初创公司在内,全球在研的飞行汽车项目超过200个,有160多家公司正在试图制造飞行汽车。

这其中,车企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除了小鹏外,吉利、比亚迪、大众、丰田、铃木也争相入局,多款飞行汽车相继发布。

当然,飞行汽车的普及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法规与监管、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与市场等多个层面,还需要多方面来推进和验证,不过小鹏天汇飞行汽车智造基地的开工,已经让我们看到了飞行汽车量产的曙光。

关注“摩斯商业”,设为星标,进入有趣的商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