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口“小苹果”3万吨左右,直接带动村民就业300多人,为果农增收3000多万元,自己却蜗居一处简易房……张安康的财富观

“一起富,才是富”

工人把装箱的苹果运载进冷链物流车。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把装箱的苹果运载进冷链物流车。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在北马行政村坑底自然村车间里,村民在分拣苹果。本报记者 金玉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马行政村坑底自然村车间里,村民在分拣苹果。本报记者 金玉敏
张安康在检查分选设备上的苹果。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安康在检查分选设备上的苹果。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本报记者 范 娜 金玉敏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清朝林则徐对子孙教育及财富传承的深刻思考,在平陆县跃飞果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安康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事苹果出口20多年的张安康,在致富路上,始终与乡亲们携手同行。他不断扩建厂房增加就业岗位,他捐资建舞台,甚至还把自家老屋改建成了方便老百姓存放生产资料的库房……

多年来,张安康没有把积攒的财富用在自己身上,而是用在了乡亲和客商共同致富上,用在了贡献社会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共同富裕的大爱之歌。

和乡亲一起富

进入苹果成熟季节,平陆县洪池镇镇上就成了苹果的天地,一车一车的苹果被送到这里,经过精心分选、包装,又一车一车被运往口岸出口。

洪池镇镇上如此热闹,是因为平陆县跃飞果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跃飞公司”)坐落在这里。

走进跃飞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宽敞车间里,从撕苹果膜袋,到清洗、分选、套网袋、贴标签,再到有序地装箱转运,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活着。

在众多忙活的工人中,李大妈就在其中。

今年68岁的李大妈是平陆县常乐镇文家滑村人,有子女3个,因为孩子们的生活也不宽裕,捉襟见肘的日子让她感觉一刻也不得轻松,平时只能去地里刨些药材来补贴家用。

去年,李大妈经人介绍进入跃飞公司生产车间上班,主要工作是撕苹果膜袋。令她没想到的是,干了两个月竟然挣了6000元。兴奋之余,她紧紧拉着张安康的手,一遍又一遍说着感谢的话。最后她喃喃道:“这下好了,我不硬硬地靠子女养活了,还能给孙子买好吃的和好用的。”

跟随跃飞公司一同前行,一批又一批乡亲有了稳定而丰厚的收入;成千上万的苹果种植户也锚定了方向,在致富路上走得愈发稳健。

洪池镇北马村果农邱泽民对此感触颇深。

邱泽民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舞弄果园的第一批果农,家有5亩苹果树,虽然每年能产1万多公斤苹果,但收入并不稳定。

“以前没有果汁厂,果子也不走外贸,每到苹果成熟季节,大果卖了后,小果卖不出去,路边、地头遍地都是。这几年好多了,苹果一熟,大果被客商拉走,小果被跃飞公司收购出口到国外,品相不好的果子就送到果汁厂。”邱泽民难掩兴奋,“一个果子都不扔,每个都能带来收入。遇到苹果行情好的年份,5亩果园收入能有四五万元,行情一般时也能挣个两三万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张总就是我们的‘富星’。”

一个人所累积的财富,在一处花费多了,另一处支出必然就会减少。张安康将自己辛苦挣得的财富,几乎都投入到扩建厂房、更新设备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上,对自己却极为节俭。

在公司生产车间大门口,一处由彩钢瓦搭建而成的简易房便是张安康的家,走进门,堆放着杂物的客厅宛如一个仓库,杂乱中透露出主人的忙碌与不拘小节。进入他的办公室,会发现这里与卧室相通,两者之间竟没有门,甚至连门帘都没有。

简陋的布置呈现在外人眼前,一旁的张安康显得有些难为情:“我这里确实不像个家。说实话,什么样的房子我都买得起,可我对住的地方不讲究,能住就行,只要不塌。以前家里很穷,满心只想着怎么才能活下去,现在这条件好多了。”

张安康不仅住房不讲究,出行也从不讲排场。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他的代步工具除了一辆小电摩,就只有一辆二手小轿车。面对别人疑惑的眼神,他说得云淡风轻:“能用就行。”

多年来,张安康坚守质朴品质,把心思和财富花在和乡亲们一起致富上。他所创办的跃飞公司直接带动300多名乡亲就业,间接就业的人数,诸如果汁厂、纸箱厂、运输车队以及收购客商等相关从业者,更是难以计数。在他的引领下,果农们每年增收3000多万元,在公司的务工人员每人每年增收3万多元。

和客商一起富

从事苹果销售、出口,接触最多的当属客商。

自踏入果品行业以来,张安康就与不少客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提起每一位客商,他的眼中都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20世纪90年代初,在平陆县委、县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号召下,洪池镇也开始栽种苹果。

刚开始,苹果确实给种植户带来了希望,但弊端也在后来慢慢显现——苹果生产过剩,出现了卖果难问题。

一天,时任洪池一家化工厂车间主任的张安康,在回家途中看到残疾果农张营业因为苹果卖不出去,拄着拐杖在刨果树。张安康劝他:“你先别刨,再等等。”

“苹果卖不出去,咱就出去找客商来买。”于是,张安康辞去了化工厂的工作,开始闯江南,寻客商。

在随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张安康六下江南,每次都在花光了所带的二三十块钱,吃光了所带的干粮后返家。第六次,他在湖南找客商直到身无分文,为了挣回家路费,只好在湖南火车站给人搬运行李,偶遇了湖南客商胡大明。

“对方刚好急需在北方找苹果收购代办,咱急于把客商领回来。我们一拍即合。”张安康说,回来后,他收的第一车苹果就是张营业的,帮他卖了1000多元钱。

自此,张安康走上了为果农销售苹果之路。

在张安康和胡大明等一帮客商的积极运作下,平陆的苹果从刚开始的没人要,到慢慢变成抢手货。

但低门槛的收购带来的市场竞争,让张安康有了危机感。

2000年,在稷山一纸箱厂,张安康看到了一种很独特的纸箱,一问才知这纸箱是专供外贸用的。经过多方联系,张安康搭上了出口波兰苹果高端市场的便车。

“苹果出口波兰,要求极高。”张安康回忆起往事,依旧记得当时的情景:出口波兰标准实在太高,往往几十袋苹果里只能挑出一袋符合要求的。好在发了一车货后,得到了波兰市场的认可,但老百姓对此难以适应。

“当时,国内苹果收购客商逐渐增多,苹果变得好卖了,老百姓不愿让人挑拣,都是整袋出售。由于当时没有果汁厂,我们把好果子挑走了,剩下的就不好卖了。如此一来,出口波兰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张安康说,但通过这次出口,质量、红度、硬度、甜度等以前从没听过的新名词,把他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国外高端市场走不通,张安康凭着掌握的新知识,仍在国内众多的苹果收购竞争中维持着自己的市场份额,并等到了下一次机会。

“2004年的一天,三门峡客商老李找上门,问我做不做苹果外贸,我说不做。他说只要70以下规格的小苹果,出口孟加拉国,八九毛钱一斤收购。”张安康想了想,觉得这个适合老百姓,就同意了合作。

可没过几年,老李的公司却出事倒闭了,还让张安康赔进去50万元。但张安康很坦然,他说:“虽然这条外贸链断了,我还赔了钱,但我从中也吸取了教训。国家的资金不能随便套用,要干就实实在在自己干。而且跟着老李,我找到了一条适合当地苹果出口的路子。”

2010年,张安康在千挑万选后,与甘肃省礼县一家苹果出口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双方还共同创建了“远亮”品牌。自此,外贸之路逐渐稳定下来。如今,“远亮”苹果常年固定出口尼泊尔、泰国、越南、孟加拉国等国家。

“客商成就了我,外贸成就了我。”张安康感慨道,一路走来,外贸之路虽有波折,但正是那些客商的引领与合作,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前有客商带领张安康前行,后有张安康引领客商开拓进取。在苹果出口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张安康影响并带动了一批又一批人成为公司的苹果收购客商。

裴自超是最早一批跟随张安康收购苹果的客商之一。

多年以来,在张安康带动下,裴自超在实现自身富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客商共同发展。每年仅工人工资一项,裴自超的支出就有七八万元。

如今,张安康的客商已遍布全国。除了平陆县当地有100多名客商,在临猗县还有200多名客商。此外,在我省的太原、临汾以及甘肃、河南等地,都能看到客商为跃飞公司收购苹果的身影。

多年来,张安康用自己的信誉争取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客商。对国外客商,他同样给予了最大的真诚。

去年,跃飞公司和孟加拉国客商签订了2000吨的苹果出口合约。但在跃飞公司组织工人加班加点装好准备发货时,却因孟加拉国发生动荡,所有苹果不得不压下另作处理。为此,张安康赔了100多万元。

“按照合约,违约是要赔偿的,但这是不可抗因素导致的,咱就不提那茬了。”张安康说,自己虽然吃亏了,但维持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今年,他和孟加拉国客商联系上后,对方为此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并且用实际行动给他以补偿——更多的苹果出口订单。

“孟加拉国客商特别照顾我,今年已经下了1万吨苹果的订单了,往年没有这么大的量。今年的苹果出口到现在,公司已经把去年的损失赚回来了。”张安康高兴地说。

和精神一起富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张安康富而有爱,从没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北马行政村坑底自然村。

去年,已在洪池镇定居多年的张安康又搬回来了,村里的老屋却早在3年前就被他改建成了库房。

“老屋的院基有6分大,建成库房后,大门平时也不上锁,方便村民存放玉米、油葵或生产物资。水龙头也安装在门外面,谁都可以免费用水。”张安康说。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富,去年,张安康出资在坑底村东南侧建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车间。今年,又在村南建了一个同样面积的车间,并安装了一套分选设备。

“以前这些地方都是破烂的院子,杂草丛生,改成车间后,能为五六十名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帮他们增加收入。”张安康说。

在村东南的这座车间里,20多名村民在分拣苹果。41岁的村民杨秀娟就是其中一个。

“我在这儿主要负责撕膜袋,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杨秀娟说。在这之前,她在家务农,家庭收入主要靠地里庄稼和孩子爸在外务工。她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刚考上大学,一个上高中,生活有点紧张。在这边干活是计件制,比较自由,地里活也不耽搁,还能给家里补贴一点。

在这个厂房,除了杨秀娟这样还算年轻的留守妇女,更多的是五六十岁的妇女。她们说,像她们这样的年纪,出去打工不好找活,这里活不重,还能挣些零用钱。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

9月份以来,张安康贷款给村里建舞台一事,成为北马村村民津津乐道的事。

北马村是个合并村,村委会设在坑底自然村,但村里几十年没有舞台和广场,村民休闲健身、开展文艺活动,都没有场所。作为党员,张安康时刻准备为村里的事尽心出力。

去年,张安康就和几位老党员筹划好了,把村南那片破烂窑洞及周边杂草丛生的地方规划建成舞台、广场。

“舞台总造价45万元,除了村民和老党员的捐款,还差36万元。我承诺了,就必须做到,就是贷款也要把舞台建起来。”张安康说。

建设过程困难重重——家人反对声一片,个别群众因迷信思想出来阻挡……但张安康咬牙坚持。

面对张安康的执着,家人很不理解,毕竟这不是几万元,而是几十万元的事。但是,心疼他也是个66岁的老人了,家人仍用实际行动支持他。

老伴借遍亲戚筹来了17万元,女儿拿出了6万元,儿子出资10万元……

建舞台、广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张安康时时守在工地,干活、指导、买材料,跑前跑后,流血流汗又流泪。终于,在9月初,北马村舞台、广场建成竣工,张安康整个人却瘦了近20斤。

“这个广场可容纳7000人开展文化活动,平时还可以供村民晾晒药材、玉米等。我给大家配了音箱,现在每天有人在那里做操、打太极,晚上村民在那跳健身操。我们已经与霍州市蒲剧团订好了,明年正月在这里唱5场大戏。”张安康高兴地说,有了这个阵地,党的致富好政策也能更好、更快地传进来了。

说起这个舞台、广场,坑底村文艺爱好者杨秀珠连连夸赞:“我们村几十年没有舞台、广场,这下终于建起来了,我们开展文艺活动有地方了。安康还给村里老年灶捐款,重阳节给老人买衣服、鞋,发鸡蛋,还给老人送夏凉被,请老人喝豆腐脑。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毫无怨言。”

张安康还带头捐钱,在村里组建了锣鼓队,他出资买了100多面锣鼓。在前段时间平陆县组织的锣鼓比赛中,他们的锣鼓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儿孙能干,要钱干啥;儿孙不能干,要钱干啥。我挣的钱都要用在社会上。不给儿女留钱,要留精神财富,留正道家风。”

张安康这几句话,不时萦绕在记者耳旁……

2024年10月28日《运城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0月28日《运城日报》

编辑/董应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