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的第一个儿子,生于1922年,八岁之前一直跟随外婆生活,一直到1930年母亲杨开慧牺牲后,毛泽民建议为了保护孩子们,希望能够将孩子送到上海由地下组织照顾保护,外婆认为自己年事已老,也没有办法更好地照顾孩子,于是外婆和舅妈乔装打扮一番后,一路辗转护送三个孩子到达上海,交由毛泽民照顾。此后的二十多年间,毛岸英去过苏联留学、参加革命,未曾再见过照顾了他八年的外婆。说起毛岸英的外婆,不得不好好介绍一番,这是一个连毛主席都十分敬仰的女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永远不要小瞧一个女人的坚强”,这句话用在毛岸英的外婆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那么毛岸英的外婆到底是谁呢?为什么她有着这么大的魔力让人念念不忘呢?
毛岸英的外婆向振熙老人,出身名门闺秀,然而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自己一人却在丈夫死后挑起生活的重担,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并非常开明的支持自己的女儿杨开慧与毛主席恋爱。
向振熙
当时毛杨两家关系非常好,在毛主席还是杨昌济的学生时,杨昌济就对毛主席赞赏有加,经常带毛主席回家吃饭改善伙食,也是在那个时期,杨开慧对毛主席心生爱意。
到了1920年,向振熙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毛主席,同时,她没有向毛家提任何要求,不要彩礼,不要酒宴。
任何排场都没有的前提下,自己的女儿出嫁了。这对于出生名门之后的向振熙来说,是非常开明的。
也正是向振熙如此的深明大义,让毛主席一直对她敬重有加,同时也更加地对向振熙老人孝敬感恩,一直侍奉左右,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十分挂念向振熙老人,每月都有寄钱写信,一直到向振熙老人92岁逝世。
其实向振熙老人对毛主席也是非常照顾。
两人成婚后,向振熙老人便跟随女儿女婿生活,一方面是可以为两人做救国之事做掩护,另一方面是方便照顾两人的生活起居,所以毛主席能够心无旁骛的做救国的事情。
杨开慧
1920年到1930年,十年的时间里,向振熙老人跟着夫妇俩东奔西跑,居无定所,却毫无怨言。
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向振熙老人80大寿,毛主席叫回在基层学习的毛安英,并交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任务。这个特殊的任务是什么呢?
1927年毛主席从韶山离开,至此都没有机会再回到自己的故乡看一看。
到了1950年,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信与他,信中写到他的母亲向振熙老人今年80大寿,不知毛主席可有时间回家看看。
杨开智
而此时的毛主席日理万机,奈何分身乏术,便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毛岸英,所以毛主席派给毛岸英一个特殊的任务——代他回湖南,回韶山看看,一为外婆祝寿,二为母亲杨开慧祭扫墓碑。
临行之前,毛主席特意叮嘱儿子要注意3个细节问题:
第一:回韶山是泥巴路居多,非常的不好走,需要骑马,但出于对家乡人民的尊重,毛主席要求儿子在距离韶山30里外的银田寺下马,步行回去。
按照当时的路线,从银田寺步行回到韶山,至少要走四小时的路程,而毛岸英并没有学派子弟的作风,他遵照父亲的指示,脚踏实地,步行回到了家乡。
第二:要十分注意辈分问题。毛岸英曾在苏联留学,怕儿子沾染苏联国外的一些风气,所以特意嘱咐到了韶山后要注意辈份问题,不能没大没小。
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有称谓叫称谓,没称谓叫同志,不能在乡亲们面前摆任何姿态。要深入基层,做群众的好公民。
第三:尽所能的帮助生活特别困难的乡亲。但毛主席也知道儿子没什么积蓄,就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一部分,让儿子带上。
毛岸英
就这样,一切安排妥当后,毛岸英带着父亲的嘱托在5月中旬回到了湖南韶山。同乡的亲朋好友听说毛岸英回来了,纷纷赶到杨家老屋来看。
毛岸英十分礼貌地向各位乡亲问好,毛岸英还说“我是板仓的外孙,睡板仓的摇篮,喝板仓的水长大,那是前世有缘,后世有福,全托了大家的福!”这一番话,大家觉得亲切至极,一屋子人聊得热火朝天,好不热闹!
后来,向振熙老人在儿子的搀扶下走到屋中,毛岸英像毛头小子一样一头扎进外婆的怀抱。
祖孙两人异常欢喜。一番热络之后,当天晚上,毛岸英和外婆住在一起,祖孙两人聊了很多,毛岸英也了解更多母亲在世时那段烽火岁月的故事。
除了参加外婆的八十大寿和给母亲杨开慧扫墓,毛岸英最主要便是走访乡亲父老。
按照父亲的吩咐,休息一夜后的毛岸英挨家挨户地进行调研,他想要了解乡亲们的真实生活。
村里的满阿公常年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困难到只有一些菜叶子,毛岸英硬塞给满阿公一点钱;
毛岸英了解到孩子上学非常困难,衣服没得穿,经常打赤脚,这些情况他要一一上报给父亲。
最后毛岸英去的是族公毛贻全家里,在这里毛岸英经听到了关于父亲的一件往事。这件事也成了毛岸英最挂心的事情。
毛鉴公祠对面住着的是毛贻全家,他家格外的贫困,进门后毛岸英就看到院内荒凉的景象,原来毛贻全已经过世一年了,家里只留下他的爱人毛李氏和儿子毛泽益等人。
毛鉴公祠
这时毛岸英的身上已经没有了钱,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要接济他们一家也没有办法。
而且在这个时候,毛李氏非常不好意思地讲述了一件旧事,一件很少有人知道的事。原来毛主席欠人家13元钱。
事情要从毛主席回韶山后开始说起。1952年,32岁的毛主席带着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回到了韶山。
此次他回来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休养下身体,当时他身体不太好;另一方面,他想在韶山,发展农民运动。
一切安顿下来以后,毛主席计划要在韶山各村里办一个农民夜校。
韶山毛主席纪念馆
开始省长赵恒惕还以为他只是教农民识字,所以也没有阻止他,然而聪明的毛主席在各大祠堂里开设学堂,同时在上课时间,借机给农民普及革命知识。就这样,农民夜校开办起来了。
最开始的时候,毛主席是学校里唯一的老师,但来上课的人太多,一个人也顾不过来,所以毛主席必须要在附近村子里物色新的人选,一同辅导。而同族的毛贻全,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新的老师。
毛贻全在辈分上来说是毛主席的堂叔,但实际上他比毛主席还小13岁。
毛贻全是村里有名的才子,虽然19岁的他才刚刚从湖南一师毕业,但他放弃了在长沙发展的机会,决心回到毛氏宗祠里教书。
现在的湖南一师
他希望能够教育救国,希望自己可以为国家出一份力。后来毛主席找到毛贻全,希望他能加入到农民学校中,慢慢地,在一群像毛贻全这样的本地教师的帮助下,毛主席的夜校办得红红火火。
可是这事也很快传到了省长赵恒惕耳朵里,他听说农民夜校不是单纯的教书识字,而是为了传播革命的种子,赵恒惕当即下了一道密令要抓捕毛主席。
赵恒惕
这个时候毛主席身边是没有一兵一卒的,处境极为危险。
幸运的是这事被时任湘潭县议员的郭鹿宾知道了,他虽然是省里的官,却对革命之士十分关爱,并在此之前他也听说过毛主席的名讳,所以他悄悄的把这件事告诉了好友刘天民。
刘天民早年就认识毛主席和杨开慧,在两人的商量之下,决定让郭鹿宾的侄子郭仕奎去找一下毛主席。
郭仕奎便在衣服上缝了一封密信,然后他连夜赶到韶山通知毛主席。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毛主席收到了这封救命的信,毛主席只能想办法赶紧离开韶山。
但毛主席的身边还有妻子和年幼的三个孩子,毛主席为了安全起见决定自己和妻儿分两批离开。
为了躲开敌人的耳目,他乔装打扮化装成郎中模样,毛主席心细的弟妹王淑兰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赶紧跑去给他租了一顶轿子。
王淑兰
而后,她又想到毛主席没有盘缠,就跑到亲友家借钱,最终只有毛贻全借了13块钱给她。
19岁的毛贻全乡里教书不久,自然也是非常贫穷。但他听说是给毛主席用,二话不说将家里所有地方找了一遍,最终凑到13块大洋。
他将钱全部拿给了王淑兰,这也就有了毛主席借钱的事。在乡亲们的安排帮助下,毛主席扮成郎中、坐着轿子安全地离开了韶山。不久,杨开慧和儿子们也顺利离开。
此后多年里,毛贻全一直没有机会再见到毛主席。1949年2月份,新中国成立在即,然而毛贻全病重,最终他带着对新中国的无限向往离世了。
去世前,他跟自己的妻儿说到了曾经跟随毛主席在夜校工作的事情,这对他来说是十分自豪的。
毛岸英父子
况且当时的他,凑出13块大洋给毛主席,至今也没有想过跟毛主席要回这笔钱。
因为对他来讲,这笔钱不仅仅是金钱更像是勋章,是能够传世的勋章,是代表着自己做了丰功伟绩般的事情。
然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李氏和孩子过得十分贫苦,就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封信给主席。
她也知道自己不应该再提24年前借钱的事了,毕竟为了新中国毛主席一家确实付出了太多。
可丈夫去世后,她家日子实在过得艰难,思来想去她还是让儿子毛泽益给主席写了一封信。
此后他们一家都在等待着回信。他们和毛岸英都不知道的是,其实毛主席收到信后第一时间就回复了,而且还给他们寄了钱。
毛岸英父子
但那时的通信条件实在是差劲,直到毛岸英站在他们面前,毛主席的回信他们一家还没有收到。
于是这次见到毛岸英,在毛岸英的关心下毛李氏才会非常不好意思地又提及了这件事。
但毛岸英听毛李氏说完这些,却十分感激。他向毛李氏深深地鞠了一躬,称他们一家都是父亲的恩人。
同时他也向对方解释自己现在暂时拿不出钱来了,随后他当着众人的面向毛李氏保证:“我回去后一定禀明父亲,把钱还上……”几天后,毛岸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
毛岸英父子
临行前,村里老老少少都出来送他,让他以后有空一定要多回来。那一天,毛岸英和来时一样,是牵着马离开的,直到走过了银田寺他才骑马而去。
回到了长沙后,对于父亲欠毛贻全一家13块大洋的事,毛岸英一直放在心上。
他知道自己还要在长沙待上几天见一些亲友,生怕毛李氏一家等得着急,便想到了向省长王首道先借点钱。
于是他给王首道写了封信,借了100万元旧币(相当于100块钱)送给毛李氏。
王首道
而就在毛李氏收到这100块钱不久,毛主席的回信也送到了韶山,并寄回了250万元(相当于250块钱)。
至此,毛李氏就收到了毛岸英借来的100万元,毛主席给的250万元,一共是350万元。
毛李氏看了这钱愣了很久,才对儿子说:“当初你爹没有跟错人呐!”
在湖南的日子结束后,不久毛岸英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抗美援朝,同年11月,毛岸英在美军的空袭中牺牲。一代伟人就此落幕,但留给我们后人无尽的敬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