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思维

成都市育才学校学道分校校长助理、中小学一级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锦江区特级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虹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教师,锦江区优秀班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四川省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分会委员。

最好的教育从“心”开始。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向学生的积极成长,在“激发生命力量,追求幸福生活”心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构建“一核四维”心育模式,即确立“培养积极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发展、提升生命力量”的核心目标,聚焦“课程浸润、活动丰润、支持护润、联动共润”四个维度,坚持全面、全员、全程渗透,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建设,共筑学生生命力量,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开发“心”课程 浸润生命底色

立德树人,心育为基。在学校“学理悟道”文化的沁润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学校积极构建校本“心”课程:通过“心”课程全面覆盖,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中心点;“心”班会系统实施,以提升学生心理品质提升为突破点;“心”社团特色服务,打破时空界限,以培养心理素养为着力点,激发心理潜能,提升生命质量。

积极“心”课程。“心课程”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通过:积极的情绪(情绪管理系列课程、心理适应系列课程);积极的投入(感恩教育系列课程、学习辅导系列课程);积极的关系(校园欺凌系列课程、人际交往系列课程);积极的意义(生涯规划系列课程、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积极的成就(挫折教育系列课程、考前考后心理辅导课程),五大积极途径帮助学生构建“积极自我”的核心目标。

三生“心”班会。着力于将心育与德育深度融合,聚焦“珍爱生命、乐享生活、探索生涯”三大主题,构建《幸福人生 从“心”启航》三生主题心理班会活动课程体系。班主任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创设场景、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体悟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活动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校训

内容

主题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学做事之理,

悟做人之道

珍爱

珍爱生命

我的小确幸

我的确定能量水

我的生命树

为自己打call

活出价值

寻美环游记

探寻生命价值火花

演好人生的

剧本

争做榜样

乐享

情绪调控

情绪小怪兽

拔掉我的情绪“钉”

换个角度

试试看

我的焦虑

平复手册

社会适应

“123”挑战我可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圆自己的梦

探索

生涯意识

我有“超”

能力

穿越时空与过去对话

开启航海之旅

我的高中蓝图

生涯探索

我的职业兴

趣岛

职业梦想家

家庭职业树

访谈职业榜样人物

多彩“心”社团。除“心”课程与“心”班会外,学校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社团课,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健康品质。“趣味心理学社团”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提高认知能力,增强人际交往技巧;而“绘画心理学社团”则通过绘画、游戏等艺术与心理学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展示与人交往的机会,开发学生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心理剧鉴赏社团”将心理学与戏剧艺术结合,从赏析、创作到排演,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创新能力。

巧设“心”活动 丰润生命活力

心理活动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宗旨。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打造“心灵四季”特色品牌心育活动。

适应•心启航。针对六年级新生,聚焦发展学生的适应力。学校开展“学道菁菁逐梦想•少年翩翩正启航”系列心育活动。“我爱我家—社会适应”在班级文创活动、说说我的班集体等活动中让学生增强归属感;“我话未来—心理适应”通过行为习惯培养、心理主题讲座等活动中赋予学生积极体验,提升适应能力。

生命•心能量。针对七年级学生,关注发展学生的生命力。开展“遇见生命中的美”系列心育活动。在“我的治愈系四格心理漫画”活动中讲述属于自己的治愈系故事,寻找治愈与成长的力量;在“遇见生命中的美”请回答活动中,体现朋辈互助,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感受自己生命的美好。

幸福•心旅程。面向八年级学生,聚焦学生发展中的幸福力,开展“遇见幸福•遇见爱”系列心育活动。幸福活动以“幸福拥抱”开启,用简单而又魔力的动作传递幸福;“时光慢递”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寄语未来的自己,积蓄前进力量;“对话幸福”通过师生访谈,搜寻关于幸福的答案,提高幸福感受力。

梦想•心规划。面向九年级学生,提升学生“梦想”规划力,开展“生涯起步走•梦想新未来”系列心育活动。学生通过《我身边的职业》问卷调查明晰兴趣,了解自己的职业观;在“勇闯职业岛”主题游园活动中,学生拿着“学道号”船票,根据兴趣访遍岛屿,了解各类职业及职业观,探索职业的意义,让学生做好职前准备,蓄积心理动力。

搭建“心”支持 护润生命品质

根据生命三个维度,学校构建了“自我支持”“教师支持”“朋辈支持”“家庭支持"的心理支持能量圈,共同护润学生生命品质。

自我支持,寻找心成长。在“我的能量圈”等活动中,学生画出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系统,探索支持力量的获得,寻找应对困难挑战的心理力量;“我的青春我做主”青春期讲堂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感受生命万物诞生的漫长历程和艰难过程,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教师支持,呵护心健康。建立“心理导师制”。做到全员摸排:心理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全员实施三阶心理排摸,建立一人一师一档;做好全心辅导:导师对重点关爱学生进行心理访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做实全程跟踪:心理导师定期跟踪心理危机学生状况,并向心理老师反馈学生动态发展情况。

朋辈支持,互赠心能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成立朋辈心理委员团队。每班各设男女两名心理委员,遵守“尊重、保密、担当与效能”的原则,负责班级学生心理动态观察,班级《心理晴雨表》的填写和汇报,当同伴心理困扰时,陪伴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助人同时提升自我效能感,获得自我的发展。

家庭支持,持续心保障。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学校通过开展家校社活动、开展智慧家长课堂等方式融合亲子关系,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支持,为孩子心理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贯通“心”联动 共润生命力量

学校心理教育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构建全方位、开放式、立体化关爱格局,联动心育保障体系,共润生命力量。

校家携手,齐心护成长。为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学校创设家庭教育智慧课堂。学校汇编出版《智慧家长指导丛书》,录制家庭教育精品微课指导提升家长育人水平;线下邀请各级各类教育专家针对家长教育问题答疑解惑;成立家庭教育专家资源。建立三级家委会,组建家长专家智慧库,为学生成长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公众号分享优秀家庭教育故事,促进父母不断反思总结,彼此成就与成长。

校社协作•有力促发展。借力“梦想飞”公益组织,邀请各行各业的大咖走进校园,每月一讲,将真实的职业世界带入学生的视野,面对面讲解行业知识,展示成长中的真实动人故事,为学生们树立鲜活的职业榜样,为学生生涯发展奠定积极心理品质;借力学校编撰《走遍成都》综合实践课程,充分利用成都人文、历史、科技等社会资源,带领学生们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探究、体悟中激发生命力量。

校医联动,高效保健康。校家社警医联动是高效心理干预的有效路径。学校一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心理预防、筛查、咨询、评估”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学校与医疗机构转介诊疗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全流程快速干预,高效转介与治疗服务,提升“家—校—医”合作效能,打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一核四维”心育模式,提高心理育人的温度和立德树人的效度,赋能学生健康成长,共筑学生生命力量。

来源 | 《天府教育·行知纵横》栏目:课程教学

审核| 李清

新媒体编辑 | 张競之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378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