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区域必须做好创新体系建设这篇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区域创新体系结构呈四层分布,前两层为区域创新位势层,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定位及方向形成战略支撑,其中,顶层的区域位势明确了区域创新体系定位,区域位势影响着区域产业创新领域和环节的选择;创新主体、要素和基础设施是创新实践层,也是创新体系的关键内核,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基础设施快速组织、灵活适配、高效应用,从而实现创新主体的能力提升、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创新基础设施的充分应用,形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化突破和支撑能力。
当前我国大多数区域创新体系普遍存在创新区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要素供给不足、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要找准创新位势、强化创新主体、完善创新要素供给、健全创新基础设施配套等四方面重点举措,为区域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区域创新体系框架结构图
一、找准创新位势,明确创新领域和环节
创新位势即一地在省、市创新体系中的区域位势、产业创新领域和创新环节,找准创新位势有助于区域明确创新体系建设方向、融入并更好支撑省市两级创新体系建设。以聊城冠县区域位势为例,山东半岛城市群形成“双心引领、一带串联、圈层互动”的区域创新格局,其中,济南、青岛为创新中心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是创新引领区,两个中心城市基于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在不同产业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淄博等为创新次核心城市,主要对接中心城市创新资源,承接创新研发落地;聊城为创新节点型城市,创新定位是融入次核心城市创新链条,创新产品配套生产;冠县作为聊城市重要组成部分,要融入聊城鲁西科创发展高地建设。区域产业发展通常产业规模较小,且多为传统产业,因此产业创新领域主要为重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布局。创新环节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落地、商业运作和资本运作等环节,中心城市通常主导基础理论创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环节;次核心城市通常主导技术开发、项目落地环节,参与应用研究环节;节点型城市和区县通常引入小试/中试等技术开发项目并推动项目落地应用。
案例: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区域位势及内部结构分析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0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集聚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初级培育库”,指导中小微企业做好入库统计申报,开展精准服务,确保应统尽统;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的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含量低、发展速度慢的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高质量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中级储备库”,将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纳入“中级储备库”,全力做好培训辅导等一系列指导服务工作,全面落实高企税收减免等重点科技创新政策,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创新型领军企业,设立“高级成长库”,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筛选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速度快、盈利能力强、产业模式新、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充分发挥引导基金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对其进行重点投资,为企业提供融资、整体战略协同、市场资源协同等服务,帮助高企做大做强,加速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平台。推动实施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培育企业利用品牌影响力和创新优势,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领域,选择某一产业领域作为主要方向建设专门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探索开展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县财政给予资金支持。
02提高企业开放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采取技术服务、技术委托开发、技术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共建研发平台、人才联合培养、创新联合体等多元化合作模式,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技术服务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最常见的合作模式之一,在该模式下,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企业的“外脑”,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理论支持与分析评价,辅助企业完成技术的产业化。
技术委托开发模式: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需求提出项目,并提供资金及人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负责技术攻关,研发专利归企业所有。
技术合作开发模式:合作开发模式,是指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一起,利用各自的要素优势,取长补短、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成果由双方共享)。
技术转让模式:即出让方(高校、科研院所)将其所有或掌握的技术成果通过专利许可或技术转让等技术交易方式有偿转让给企业,企业再将其市场化与产业化。
共建研发平台模式:由企业主导,通过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在企业内部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企业邀请高校在企业内建设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提供生产实验条件及研发经费,共同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实力较强的,还可以在企业内组成联合体,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技术产品联合攻关与开发。
创新联合体模式: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创新体内部由协议各方认可的章程和制度来约束各参与方的行为。
三、完善创新要素供给
创新要素指创新活动涉及的各类生产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服务、数据等。区域完善创新要素供给,有助于加快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发展。
完善人才要素供给。立足产业需求“靶向引才”,设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县域高精企业信息库、电子信息产业链人才地图“两库一图”,定期开展人才需求情况研判,梳理形成紧缺人才需求清单,明确人才招引方向;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统筹用好高校院所、社会组织、用人主体等力量资源,创新探索“带土式”移植、“候鸟式”聘任、“订单式”挂职、“人才飞地”等多元引才机制,多方协同构建人才引进联合体。深化产教融合“合力育才”,推动区域内重点产业企业与区域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打通“院校、企业、人才”全链条通道,着力培育一支懂理论、善操作的综合型技能人才队伍,让人才“第一资源”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优化环境“暖心留才”,完善初创扶持、科研资助、安家补助、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构建“机制活、环境好、服务优”的人才发展生态。
完善资金要素供给。通过完善产业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与各类社会资本及金融机构合作等方式供给资金要素。
案例:县级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库车市龟兹产业投资基金
基金设立主体:库车市财政局下属的新疆三源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同持股设立库车市龟兹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由库车市龟兹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设立产业母基金,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大企业共同设立产业子基金。
基金规模:总规模10亿元;认缴出资年限20年,根据子基金设立进度及项目投资进度逐步到位。
基金投资领域及效果:主要投向石油化工、煤炭化工、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领域,将大力推进石油化工、煤炭化工、纺织服装等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重点产业的招商引资,加速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
完善创新服务供给。通过完善政府/国企平台及市场化主体创新服务供给渠道,差异化供给商业、技术咨询、政务、公共服务等各类专业服务。其中,商业服务主要包括:人才培训、人资外包、人资派遣、薪酬服务、档案服务、HR合规、人才信息平台等;技术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创新项目申报、技术成果转让、专家咨询、技术服务、专利成果服务等;政务、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招商引资、商务对接、一站式现场办公服务、企业咨询、政策解读、政策对接、环境绿化等方面。
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汇聚全区/县公共数据,推进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应用,逐步形成公共数据为核心的区域公共数据要素市场;支持产业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推进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等与公共数据运营机构合作,开展数据汇聚与融合平台建设试点,逐步形成以产业数据为核心的区域产业数据要素市场。
四、健全创新基础设施配套
完善创新共享平台建设。通过政府/国企平台自主建设、政府/国企平台+企业合作共建、龙头企业自主建设等方式建设完善共享加工平台、共享检测平台、共享实验室等平台,有助于为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加工/研发设备、检测、仓储等共享资源,使其缓解购买设备的资金压力,释放资金用于研发设计;同时有助于让龙头企业的设备设施实现“满负荷最大化利用”,增加产业链企业资源对接;对于产业园区/集聚区而言,通过资源的集聚共享能够实现集约化专业化运营,促进园区/集聚区产业发展。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政府/国企平台自主建设、政府/国企平台+市场主体合作共建、市场主体自主建设等方式建设完善小试基地、中试基地、企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放资源赋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构建“双创”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形成融通发展格局。
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规上企业设立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中央部委重点实验室;支持规上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产业创新研究院、重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夯实科研基础条件,加快提升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活动覆盖率。
好东西就是要多分享,如果觉得不错,
请关注公众号并分享朋友圈哦
官方小助理
获取更多干货、答疑及加入官方微信群,欢迎添加产城发展事业部官方助理微信号:hjccfz
往期精品原创文章: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微信号 :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
感恩陌生人的善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