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见不上诺贝尔奖得主一面。但在广州,却可一次见到三大诺奖科学家!

每年10月份,科学界最大的热点,莫过于诺贝尔奖颁布。这个重磅时刻,几乎引发全球各大媒体竞相刷头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因为,诺贝尔奖不仅是对科学家个人成就的全球顶级认可,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年度大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24年,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总共授予全球976位个人和28个团体。如果按照全球约80亿人口来计算,那么诺贝尔奖得主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约为 0.0000122%。

相当于1亿人口中,也仅有12.2人能获得诺奖,几乎1千万人里才有1.22个诺奖获得者,不是万里挑一,而是千万里挑一,这是非常罕见的微小比例,可见获得诺贝尔奖是极其难得的荣誉。

这么低的比例,意味着,别说获得诺贝尔奖,就是想见一见诺奖得主,难度同样无比巨大。毕竟,在1千万人的茫茫人海中,找到1位诺奖获得者,只能说是可遇不可求。

然而,三大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一堂这样的科学界盛事,在广州出现了!

2024年10月29日,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阿里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J. Michael Kosterlitz)以及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齐聚广州・鹏瑞1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位诺奖大咖联袂分享当前世界前沿科技,以及为顶尖科学家湾区论坛会址落地广州揭幕。

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升广州在世界科学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羊城科学氛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通过这样的高水平科技交流,广州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为世界科学界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笔者受邀参加顶尖科学家湾区论坛,近距离聆听全球最新科研动态,感受科学的力量。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不仅见证了科技如何塑造未来,也深刻理解了科学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意义。

恰巧,前阵子,2024年诺贝尔奖于10月7日至14日陆续揭晓,多个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因其卓越贡献获得了全球瞩目的荣誉。

2024年的诺贝尔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与AI研究密切相关,显示出技术与基础科学的深度融合。诺贝尔奖委员会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推动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也在解决传统科学方法难以应对的问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

此次颁奖不仅是对获奖者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科学研究方向的启示,预示着技术与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常态,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新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本次顶尖科学家湾区论坛,首先登场开讲的阿里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重点分享主题就是《关于酶催化作用的多尺度与人工智能研究》,通过引入生物分子结构的计算方法,为生物过程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推进了对生物分子功能性质的计算和理解,提示了计算生物学的无限可能。

阿里耶・瓦谢尔,先后在以色列理工学院、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哈佛大学等高校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瓦谢尔主要从事计算机模拟和诠释复杂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撰写了近 440 篇同行评审的文章,开发了用于分子模拟的计算机程序。

2013年,因“开发了复杂化学系统的多尺度模型”,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研究为计算化学领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极大推动了生物分子模拟技术的发展。

演讲中,阿里耶・瓦谢尔提到,酶催化作用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而将多尺度模型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方向。

瓦谢尔在此领域深耕多年,他的研究成果将为酶催化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多尺度建模,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酶催化反应的机制,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则可以加速研究进程,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一主题的亮点在于将两个热门的科学领域进行结合,有望为生物化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他探讨了酶催化作用的多尺度与人工智能研究,指出我们体内存在着许多小分子,它们运动迅速,对于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目前,科学家们主要依赖实验来了解这些分子,但计算机模型在理解蛋白质和化学反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瓦谢尔教授强调,正在借助量子力学来理解化学,而蛋白质的量子力学表示可以通过计算机建模来实现。这种建模技术允许人类模拟蛋白质的突变,从而深入研究其功能。

在最近的研究中,瓦谢尔教授的团队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操纵蛋白质,并采用复杂的建模方法,例如用球体替换蛋白质介膜,以实现更实际的单分子绘图和旋转。

计算不同蛋白质的能量,虽然这是复杂的过程,但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建模和理解蛋白质的运动原因。例如,了解蛋白质为何朝特定方向运动,或者导致耳聋的突变是什么?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就不需要助听器了。

最后,他强调了药物在体内的机制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计算机建模来理解受体如何运作,从而为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方法。这项研究是在香港中文大学完成,瓦谢尔教授感谢了那里的优秀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位上台演讲的是: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他带来的主题是《随机漫步:从物理探索到诺贝尔奖》。“随机漫步”这一概念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了一种无规则的运动方式。

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以自己的研究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从对物理现象的探索到获得诺贝尔奖的历程。这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到拓扑相变这一复杂理论的发展过程,还能感受到科学家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坚持和创新精神。其亮点在于以个人视角呈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成就,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科学的魅力。

1943年6月22日,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出生于英国阿伯丁。1969年,他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伯明翰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等高校任职。科斯特利茨专注于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的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他与大卫·索利斯合作,推翻了当时理论认为超导现象和超流体现象不可能在薄层中产生的观点,并阐释了超导现象在较高温度下产生的机制——相变。2016年,他因“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演讲开场特别提到,自己非常喜欢与年轻人交流,因此演讲不仅会涉及科学,还会分享其自身的科研之路。

他坦承获得诺贝尔奖有些意外,当时还在芬兰休假,准备外出就餐时,突然接到了电话,通知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研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完成了,但直到2016年才得到这个奖项的认可。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分享奖金,刚开始他对奖金分配并不满意,认为应该获得33.3%奖金,而实际上只得到了四分之一。

不过,诺贝尔奖有其规则,获奖的是两篇论文,每篇论文各得50%奖金,而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的论文是与同事共同完成,所以,他和同事平分了50%奖金,也就是每个人得到25%奖金。

说起自己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呢?这要从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强调父亲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是父亲在自己心中种下了科学种子。父亲经常带着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去实验室,享受科学生活,尽管家里并没有赚到很多钱,但父亲对他从事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还提到,科学探索贵在坚持,他曾经一度迷上登山运动,甚至想放弃物理学,准备转型成为一名职业登山运动员。

但是,他的妻子力劝其不要放弃物理学,幸运的是,J.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最终坚持下来了,并且持续在科学探索之路上,克服各种艰难,最终登顶科学之巅。

他在演讲结束时,列了整整一页感谢名单:感谢大卫·索利斯向其介绍了问题,感谢大卫·尼尔森的讨论和合作,感谢约翰·雷皮做了至关重要的实验和无尽的讨论,当然,还要感谢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可。

最后是感谢家人,还想感谢妻子贝丽特,她带整个家从剑桥到牛津,从都灵到伯明翰,再到普罗维登斯,经历了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生旅程。感谢孩子们,卡琳,乔纳森,伊丽莎白,忍受了他们奇怪的父亲和父亲的奇怪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位亮相的是:安德烈·盖姆,演讲主题是《神奇材料:石墨烯与其他二维材料》。

作为“石墨烯之父”,他对石墨烯的研究具有权威性。演讲深入介绍了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潜在的应用领域。盖姆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听众展示了二维材料的广阔前景,激发了人们对新材料研究和应用的热情。

安德烈·盖姆,1958年10月出生于俄罗斯索契,他在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巴斯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高校工作。2004年,他率先剥离出石墨烯,并对其电学、光学性质等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安德烈·盖姆强调自己在过去20年研究方向没有变化,最后能走通有幸运成分,主要石墨烯是种神奇材料。众所周知,我们所在的世界里,大部分材料是三维,即包括长、宽、高三种维度。很多人并不熟悉二维材料,因为被推定大自然不存在二维材料,甚至科学界有个说法:大自然和人类讨厌低维结构。

但安德烈·盖姆是实验主义者,致力于思考石墨如何变成石墨烯?最终通过借鉴了最简单和原始的方法提取石墨烯——即用胶带黏贴提取了单层石墨烯。

2010年,他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工作开创了基于二维原子晶体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材料的新方向,对材料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安德烈特别提到了十年前,人们还只能猜测石墨烯这种二维材料是否存在,但现在已有数百家企业在研究石墨烯。石墨烯改良了许多产品,包括头盔、滑板、手表等,因为它是一种更坚固、弹性和耐磨的材料。

虽然石墨烯曾被炒作,但这并不是科学主流。例如,在手表制造中,石墨烯确实改良了性能,但也存在作秀的成分。他强调不应炒作石墨烯,而是关注其实际应用。

如石墨烯涂料的无毒防污特性,芬兰航运公司多年实验表明,使用石墨烯涂料可以节省约10%的燃料,显著延长船只的使用寿命。石墨烯沥青的价格虽然提高了10-15%,但其使用寿命延长至原来的2.5倍。

安德烈·盖姆在材料科学领域强调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他提到,尽管我们使用石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仍有许多研究突破。因此,鼓励年轻人,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去实现。

演讲的最后一页,安德烈·盖姆用铅笔画出痕迹,提示说,纸上的铅笔痕就有单层石墨烯,形象地说明石墨烯就在我们眼前。他强调,不要为自己设限,因为即使是使用了数百年的材料,也仍有可能带来新的科学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诺贝尔奖科学家演讲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受篇幅所限,无法逐一落笔呈文,但这场活动,可以称得上是广州的科学界大事件。

这类活动有助于广州成为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更多的国际顶尖科学家关注和参与,为中国科学界与世界科学界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这不仅为中国科学家提供了解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动态,也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科学发展成就。

同时,将为广州的科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特别是科学家们的演讲和交流将激发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论坛的举办将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中国和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另外,广州可以借此机会加强科学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总之,顶尖科学家湾区论坛的举办以及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到来,为中国和广州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坚信,未来中国和广州将在国际科学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人介绍

笔者,先后就职于多家美国上市公司,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求学。主编出版《中国地产四十年》、《2019-2020中国城市更新年鉴》等书籍。担任暨南大学研究生实践导师、中国(澳门)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副理事长、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常务副主席、华南城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广东省房协媒体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广东省地产商会媒体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媒体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房地产学会媒体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州自媒体协会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