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下的花环》 剧照 图源网络

一次对英雄的采访,巅覆了我对英雄的想象

文/温手释冰

1、

顶着省市作家协会会员的头衔,我曾经多次参加过省市厅局有关先进人物事迹编辑成书的写作。被采访写作的对象,都是各行各业工作中业绩突出的佼佼者,拥有着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他们的名字,各种时间各种媒体记载的他们的事迹都会喷薄而出,令人目不睱接。

我不会象有的作家同行那样,为了图省事,以复制粘贴然后稍事修改的做法来完成这个政治任务。我之所以认真对这种写作,是因为在我的心目中,这样的先进人物,无论外界给了他们多大的光环,首先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个体的人,然后才是大众视野中的荣誉的载体,他们的所作所为,一定是常人很难做到的。

然而,在前不久的一次对于一位战斗英雄的采访中,我事先拟好的采访提纲却只用上了第一条,后面的时间都是自由发挥。英雄用他说真话的勇敢,成为了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下的花环》 剧照 图源网络

且称英雄为老伍吧。

这本书是省退役厅与省报出版集团联合出品的,旨在宣传战斗英雄在战场上与回归平凡后的英雄事迹。老伍39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前线成为战斗英雄,现在是我们区某局的一名副处级干部。

最先跟我联系的是这本书的总编,第一次通知我采访的是省内一个地级市的战斗英雄。我所在的地方离这个地级市车程大概一个半小时,不远也不近。过了几天,总编又通知我,说重新给我换了一个采访对象,就是我们区的老伍,正好方便。

总编带着歉意主动跟我说了换人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区退休的政协主席是中国作协会员,也参加了这次写作活动,本来总编是想方便主席采访,就近把老伍分配给他写,谁知道主席认为老伍是区局的副处级干部,而自己退休前也是副处级,两个人都算得上是区里有头有脸的公众人物,也都认识彼此,他认为采写者与被采写者之间的角度,应该是略带仰视的,于是出于对人情世故的考虑,曾经的主席宁可舍近求远,也不愿意去采访一个与自己曾经的行政级别平级的对象。

而在我看来,区前政协主席舍近求远的更重要的原因,无非就是不想让熟人老伍知道,自己退休后还在靠这种有偿写作,来赚取稿费,见面岂不是尴尬。

我预定的采访时间是中秋节上班以后,然后跟老伍联系上了。电话里的老伍说话的语气,跟普通老头无异:“能不能早一点,节后我就退休了,我想在退休前完成这个任务,再后面我就要出去玩去了。”于是我赶紧开始准备采访提纲,在百度上输入老伍的名字,开始构建我想象中英雄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下的花环》 剧照 图源网络

互联网显示,三十多年以来,报道老伍英雄事迹的媒体上至人民日报,下至市区的都市报不计其数,老伍在老山前线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危难,在两次战斗中孤军奋战,杀死杀伤敌军不下百人,荣立两次一等功,他多次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过英模会,接见过他的国家主席就有四任,可谓荣誉等身。退伍回乡后,老伍继续保持英雄本色,用卖掉一枚军功章的钱和上班的工资,帮老家村里打井、修路、办工厂,路见不平的时候无数次挺身而出打击小偷救助弱势群众,对工作中遇到的贫困户慷慨解囊,为牺牲战友的父母送钱送物,在战友家庭有困难的时候送去钱款,还坚持一年资助几位贫困大学生上学……

这是我第一次接受采写战斗英雄的写作任务。也许每一个普通如我的人,对英雄都有着一种天然的敬仰之情吧。一整天,我都被英雄在战场上的英勇和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的大无畏和大无私的事迹感动着,第二天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写出了采访提纲。

2、

老伍工作的某区局在办公大楼的12楼,坐电梯上去,在两边排满了办公室的走廊上走了一遍,看见每个办公室摆满了办公桌,但并不是每个办公桌都是有人在用,甚至有个办公室里面一个人也没有,桌子上都布满了灰尘。离约好的时间还差五分钟,我走到走廊尽头,正准备给老伍打电话的时候,老伍的电话就进来了,我一转身,他正好出电梯过来。

打理得整整齐齐的小平头,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身材,一件米色的带细格的短袖衬衫,一条灰色休闲裤,一双黑色皮凉鞋,眼前的老伍俨然是一名身体健硕的中老年人,而并非网络资料上为了突出他在抓小偷时候的神勇,所说的身材瘦弱、身有残疾。

老伍的办公室是间单人办公室,面积不大,只摆放了一张办公桌,桌子对面是一对木沙发,茶几上铺着的报纸上积了薄薄的一层灰,显然是比较长的时间没有坐人了。老伍手脚麻利地一把扯下报纸放进垃圾桶,用手抹了一下茶几边上的灰尘,在衣服上又抹一下,转身拿起办公桌上摆着的电水壶出去,一两分钟后又进来,按下烧水开关,最后从柜子里面拿出一打没有打开包装的一次性料杯,拆开拿出一只杯子,说:“这段时间不常在办公室,东西用起来不大趁手,”说完客气从容地对我笑着,面对我这个采访者,显然已是司空见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下的花环》 剧照 图源网络

面对邻居老头一样的英雄老伍,我拘谨全无,接过水杯,坐到沙发上:“这两天一直在网上看您的资料,真的很感动,我想您首先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在战场上您奋不顾身,可能第一个念头是为了保护身边的战友,与他们同生共死,再然后您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也是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

老伍一边听我说话一边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来,脸上露出难以言表的表情:“好多事,不能说,说了,会让人觉得其实我们有很多事情,是做得不到位,我的现状是最好的,这不就要退休了,有退休费,有些战友,特别那些是落下残疾回去了、老家在山沟沟里面的战友,他们什么都没有,有的甚至都没有成家,现在就是孤老了,以后的生老病死,评个五保户能解决他们什么问题啊……”

说出“战友”两个字的时候,老伍落泪了:“其实上过战场的人,都是有心灵创伤的,炮火轰炸的声音和火光,战友牺牲的情形,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都会在心里留下无法抹去的痕迹,有时候做梦都是那些场景,不能提,一提,就会流泪……”又说:“你跟以前那些作家记者不一样,他们一上来就问我是怎么成为战斗英雄的,到底给有困难的战友捐了多少钱,尽问一些让人不想回答的问题。”

我采访的第一个问题就这样抛了出来:“看网上的资料,您把两块军功章卖掉了一块,为老家的村里打井修路……”不等我说完,老伍摇摇头,打断了我的话,坚定地说:“没有卖,没有卖,军功章还在我家里,那些人净瞎写。”

那是战斗刚刚结束的1986年夏天,老伍作为两次荣立一等功的部队英雄代表,与当时的英模人物朱伯儒、张海迪等人组成的报告团,到山东济南作报告。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他家庭的贫困也让人们唏嘘不己:父亲不幸患癌,家里的农活只能靠母亲一个人支撑,十几岁的弟弟妹妹因交不上学费失学,但是母亲为了让他心无旁鹜在前线保家卫国,当时硬是不跟他吭一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下的花环》 剧照 图源网络

报告会结束后的一天,一位精神矍烁的白发老人到报告团住处找到老伍,使劲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你真是好样的,你的父母也是了不起的人。”老人认真的说,希望可以买下他的一枚军功章作为纪念。老伍的第一反应是:军功章的意义非同寻常,岂能买卖?就在他低头蹙眉的时候,老人将一个小包塞到他手里,又笑眯眯地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证书你留着,我只保管军功章。”老伍打开小包,里面装的是一张存折,存折上写的是老伍的名字,金额是3.8万元。

3.8万元,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可是一笔巨款,毕竟那个时候,全中国的万元户也是屈指可数。老伍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老人是想帮助他的家庭渡过难关,但是又怕他不接受,才说要买他的军功章。他想要推辞,但是当时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再看老人那双真诚善良的眼神,他不忍拒绝,将两枚军功章当中的一枚恭恭敬敬地递给老人,并问起老人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希望日后可以报答。老人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就不用问我的名字了。”老人走的时候,却悄悄地把军功章留下了,并没有带走。

这次报告会结束后不久,老伍便复员回到了家乡,他用8千块钱解决了家庭的困难,给父亲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把弟弟妹妹重新送回了学校,剩下的3万块钱,他一分钱也没有动。他认为老人的初衷是为了帮他渡过难关,现在他的难关已经过了,他就应该把钱还给老人,并特意两次去济南寻找老人,却没有找到。

从济南回到家乡,老伍就下决心要将老人的善举在家乡传递下去,这样才对得起老人的一片心意。他把这些钱捐给了老家打井,捐给那些家庭困难的同乡战友,捐给那些在工作中遇到的交不起农业税的农户……

在捐出这3万块钱的过程中,老伍发现“做好事的人,都有福报,自己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比如他自己,找到了同样善良勤劳的爱人,有了健康聪明的儿子,工作也是一路晋级,老伍愿意一直这样做好事。

我说:“可是我看到所有的宣传报道中,都说您那枚军功章被老人带走了。”老伍苦笑一下:“只写其一,不写其二。”我在后来的行文中,开始写的是老人留下了军功章,但是几经犹豫之后,我还是避开这个问题,写下了模棱两可的文字。我不能还原真相,但是至少,我不说假话。

3、

采访提纲里面的第一个问题就这样结束了,我发现,也许后面的19个问题都没必要问了。

老伍此时也许忘记了我是一个采访者,他打开手机,划来划去的找了一段视频给我看。视频里,身穿戎装、胸前挂满各式奖章的老伍,站在当年的老山阵地上,一只蝴蝶围绕着他飞来飞去,时而停在他的帽沿,时而停在他的肩膀,久久不愿离去。当时他内心涌起无法言说的激动,轻轻地对蝴蝶说:“别到处乱飞,停到我手背上来好吗?”说罢,他抬起右手,露出手背。蝴蝶象听懂了他的话一样,立即落在了他的右手背上。老伍眼含热泪,轻轻地亲吻着蝴蝶,再一扬手、转身,蝴蝶跟着他一直飞了好远。

随行的几个战友一边流泪,一边拍下了这神奇的一幕。

老伍说:“我是走一路,流一路的眼泪,那些牺牲的战友,对我和一起去看望他们的战友,是多么依依不舍啊!也许我这一辈子魂牵梦绕,都走不出对他们的怀念,我要替他们好好地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下的花环》 剧照 图源网络

顺着这个话题,老伍自己提起了当年的战斗:“ 真是残酷,前一秒钟还在跟我说话的战友,敌人一个炮弹打过来,人就没了,我觉得能够四肢健全地活着回来,是老天爷在照顾我,我能够成为英雄,那是因为我还活着,如果我在战场上没了,世间谁还认得我。”说完,泪流满面。

此时,我面前的老伍,不也是一个战争“心灵创伤”深重的人?

为了扯开话题,我问:“所以这么多年来,你就一直做善事,觉得这是对老天爷还让您活着的报答?”老伍点点头,又摇摇头:“外人看起来是我对他人施舍了金钱,其实,这些钱最后又回到了我这里。”

老伍告诉我,因为穷,他跟爱人婚后一直随着他工作的调动居无定所,后来才在一处工作单位附近做了一间不大不小的平房,平房住了不到一年,遇上修路拆迁,得到了几万块钱的拆迁费,于是又用这几万块钱做了一栋两间三层的楼房,一直住到2018年,谁知楼房又被划入政府开发规划,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拆迁费。

说到这里,老伍摸着头笑了起来:“一些同事就羡慕我,说,老伍啊,你是不是有神奇的能量啊,怎么你在哪个位置做房子,哪个位置就搞拆迁,其实,我哪里知道啊,要我说个唯心的话,那就是,人还是得多做好事善事吧。”

看着我目瞪口呆的样子,老伍有些不好意思地收起了笑容,严肃的说:“还有一点,就是人不能取不义之财,我早年在所里做税管员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送钱送东西,想要少交税或者不交税,都被我拒绝了,我也从来不会利用工作的便利,来报销我私人招待外地来看我的战友吃饭的钱……”而这些,在那些宣传报道里,都成了老伍清正廉洁的先进事迹。

眼看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只能结束采访。握别老伍,我坐电梯下到一楼,遇到了在一个区电视台做记者的熟人,听说我是过来采访老伍的,记者说:“这是个好人,其实他也有好多委屈,比如说前几年他家房子拆迁的时候,就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那些人根本就忘记了他是个英雄,这些他都跟你说了没有?”

我说:“没有,老伍一个字也没有提。”

由于没有完成预定的采访提纲,在后来的行文中,为了拼凑字数,我不得不借鉴抄袭了互联网上关于老伍事迹的文字,但是我没有复制粘贴,而是以我所见到的老伍的气质,改编了这些文字。

文章的最后一段,我是这样写的:“笔者问老伍:‘您是如何理解英雄的意义?’老伍沉思良久,说:‘我理解的英雄,可能更多的是出自一个善良的人的本能吧,战场上做英雄,是为了救战友,和平年代做英雄,是见不得疾苦弱势,以及抵挡得住金钱的诱惑,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致敬老伍。

作者简介

温手释冰,湖北武汉人。“听从内心,无问西东”,一个执著的热爱自由的人。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