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您的名字叫什么。”“您好,我想办张卡!”......一边是听障人士打着手语,一边是屏幕上自动“翻译”出文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让更多听障人士被“听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30日,由市残联、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联合举办的2024年天津市志愿服务公益市集——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专场活动在津湾广场亲水平台举办。此次活动以“数字赋能,以文明之光照亮生活,有爱无碍,可及可感”为主题,通过公益市集活动,展现“科技助残”力量,加强残健共融,提升全社会对残疾人公益事业的关注度。

在展区内,一款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摄像头前,展位工作人员左右手交替挥舞,嘴角伴随手语动作微微上扬,一旁的显示屏上,“我很高兴认识你”7个字立刻显示出来……

“我们和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联合研发的‘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可以针对手势、姿态、动作以及表情等进行智能识别,在显示屏上实时进行手语翻译。”天津鲸言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倩告诉记者,目前,该系统已经在中新友好图书馆、市行政许可中心等场景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展位内,屏幕上连续播放着大学生志愿者们拍摄录制的手语导览视频。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教师于晓蕾介绍,今年四月份,聋人工学院青年志愿者们发起“指尖上的天津文化地图志愿服务项目”,将AI技术融入沉浸式体验,为本市知名公共场所和文化景点拍摄录制手语导览视频,优化听障人士游览交互感。

“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手语导览视频,目前已经制作了十余期。通过这些公益类服务项目,不断提升了听障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参与感和获得感。”于晓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中举行了海河旅游观光带数字无障碍环境开通仪式。记者了解到,作为天津市2024年民心工程之一的海河旅游观光带无障碍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日前完成。海河旅游观光带无障碍环境提升改造工程以海河沿岸永乐桥到赤峰桥约5.6公里地段滨水空间为重点,新建2处轮椅坡道,增设46处缘石坡道,安装51套过街提示音响、64处无障碍标识、438米无障碍扶手,辐射带动海河旅游核心区域无障碍环境整体跃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合海河旅游观光带数字无障碍环境提升,作为服务残疾人、老年人生活的数字平台“融畅APP”同步上线了无障碍出行导航标识系统,以数字科技改善残疾人朋友的出行,助力数字化无障碍环境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中,除了科技助残项目展示,现场还设有非遗技艺展示、残疾人产品义卖、专业服务、体验活动与政策宣传等版块。来自全市的49支助残志愿服务团队将带来文创产品、非遗作品、治愈咖啡、手工艺品等进行义卖,义卖收入将全部用于残疾人高危家庭的照护服务等。市残联还将为残疾人朋友及市民朋友推介“融畅”APP手语视频、3D景观等无障碍功能,同时提供政策宣传、心理咨询、科技体验等志愿服务内容。

“我们要通过全市的残疾人动态信息调查,不断了解残疾人在康复、就学、就业、出行等不同领域的科技需求,进一步拓宽科技在助残领域的应用场景。通过精准对接,让科技更好地改善残疾人生活,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追求幸福生活。”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简旭告诉记者。(津云新闻记者 马立杰 摄影 刘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