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豫见
来源:《河南日报》
《包青天》(三卷本)作为一部洋洋洒洒75万字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究竟要告诉受众一些什么东西呢?
随着摆弄文字年深月久,我感悟到四大名著渗透到了社会各个层面,更大众化,更深入民间,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我开始研究四大名著,评估出它们成为名著的社会环境因素、作者个人因素,重要的是与民间社会情绪的融入程度。这三者彼此制约,又相互交融。前者是关键,其二是根本,后者是关键的关键,根本的根本。
《三国演义》成书经历600多年,过程大致分为三段。第一阶段来自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阶段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作为脉络框架,重拾散落民间的传奇故事,将三者糅合一起,进行二度创作,拿出了《三国演义》嘉靖本。第三阶段是清朝毛宗岗对嘉靖本重新批注,增删5000余字,就是如今流行的版本。《水浒传》的出书经过,与《三国演义》大致相同,都是作者取之民间,再二度创作拔高。
路径有了,找米下锅成为重中之重。我思考了一批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并同时下政治生态维度相契合的题材。之后用成就四大名著的三要件反复考量,逐次淘汰,遴选,最后综合平衡确定《包青天》。
胡适先生说,古来有许多精巧的折狱故事,或记载于史书,或流传于民间,不知怎么选出包公成为箭垛,把许多折狱奇案都射在他身上,包公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
我谋划把包公箭垛上所有的箭通通拔下来,收拢箭镞熔为一炉,重新打造一支锃亮的利箭,使之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我收集了有关包公的各种艺术门类,各种版本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不下100种。分门别类,综合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糟粕,保留优质。
元杂戏曲里有大量包公戏流传,保存下来的完整剧本有十一种。包公戏几乎涉及所有戏曲种类,戏曲中的包公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真实的包公,是加工创作出的艺术形象,是民间与艺人联手打造的。尴尬的是这些故事大多因因相袭,雷同情节俯拾皆是。
传说包公《日断阳夜断阴》,白天料理人间案子,夜晚主持阴间讼事,此类情节细节,张扬封建迷信,最不能使我认同。我对应的策略就是不留余地地删改,重新塑造一个接民间地气,贴近人情人性的包公形象。
回炉重铸——我沿着《水浒传》、《三国演义》提供的路径稳步迈进,把优质的包公传说、素材片段,掰开,揉碎,呈面粉状。然后做一次高明的厨师,和面,烹调,花样翻新,奉上一席美味佳肴。
包公包青天,原名包拯,字希仁,宋代庐州人。他28岁中进士,从任职知县起,成为朝廷的宰辅重臣,总掌国家军政。为官之地不可谓不多,但其重心都与开封府相连。
包公湖,一湾如月,坐落在古都汴梁西南。
许多人都困惑包公眉宇间天眼般的一弯明月,据说源自清清亮亮的包公湖。
饱受黄河水患之苦的开封府,有《开封府题名记》碑,碑上按先后顺序题刻着北宋开封府183位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被誉为“镇汴之宝”。
近览此碑,欧阳修名字上方,有个鲸鱼般的凹痕,光滑而自然。“鲸鱼”头冲天,而尾部隐约可辨:……二年三月龙图阁直学士权知。这是包拯的名字,早在南宋时就被爱戴他的百姓摸掉了。
老百姓在此碑上寻找包公,将崇敬与景仰凝聚指间,亲切地抚摸包公的名字,与包公倾谈,与包公诉说,取得心灵的慰藉与平和。如此万千手温汇融,万千指纹叠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刻的包公名字不见了,代之的是民心镌刻的深深的沟痕。
此碑正是北宋以来芸芸众生对包公“清正廉明,执法如山”的法律精神的呼唤与呐喊。因为包公包青天,开封府才成为天下百姓心中的圣殿。
开封可以没有帝王,但不可以没有包公。
在史书和传说中,包拯从公元1027年登进士第到1062年逝世,纵横官场、江湖三十五年,遇魔斩魔见鬼杀鬼,他这种豪气,这种胆气,这种底气是谁给的?
这是《包青天》诠释的第1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有关包拯所有的文字材料从未涉及过的。
历朝历代官员中,清官不乏其人。包拯是清官中的另类。死在他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下面的皇亲、国戚、奸臣、地痞,有一个省油灯吗?有一个情愿认罪伏法者吗?
面对一场又一场血腥惨烈地反扑,面对一次又一次阴谋劫难,包拯虽然每次都经历跌宕起伏,但结局都是对手落败,他安然抽身而退。叱咤风云数十年,平安离世后,还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孝素”,后称“包孝素”。
包拯凭什么这么幸运?这是《包青天》诠释的第2个问题。
以上问题的明确答案是:包拯的豪气、胆气、底气是宋仁宗赵祯给的。包拯也并非什么幸运儿,没有宋仁宗的支持庇护,他的结局或许比比干、伍子胥、于谦、海瑞等清官们更惨。
据史料记载,包拯获得宋仁宗赏赐“御札三道”,于是令师爷公孙策以“札”字当“铡”字,设计出龙、虎、狗三口铜铡。还有比皇帝更硬的后台吗?有了宋仁宗的支持,包拯才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没有宋仁宗,就没有包青天。
在中国历史的24个王朝中,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在中国文明史上取得的成绩,与宋仁宗这位一代明君有很大关系。宋仁宗的宽厚、审慎、克制成就了文明高峰。
但是风景这边独好的宋仁宗被忽视了。部分国人崇拜雄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开疆扩土者,是他们心目中的好皇帝。事实上,他们开疆扩土时,许多老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土地。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宋仁宗执政42年没有动过开疆扩土的念头。国家人口增长了379万户,总人口达到5000万。每年国库有几千万贯钱币入库,发明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四大发明有三项或出现或开始应用于这一时期。唐宋八大家有六位活跃在这一时期。
人文、科技、金融这三项现代人最重视的软实力,竟然如此钟情宋仁宗,那些光耀千秋的巨擘,汇集于他在位的42年,使那个看起来缺乏大事件的朝代令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向往。
与其说《包青天》推出的是包拯,倒不如说推出的是宋仁宗。推出的是不少国人心目中另外的风景。
《包青天》是一部75万字的大个头、大体量作品,但凡读过《包青天》者,很多人都被它跌宕起伏的情节、行云流水的文字震撼。或许赓续四大名著文脉的期许,最终因为各种力不能及的因素成为空谈。我也不会为此沮丧,因为我满怀自信地尝试过了,我尽心了,我努力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