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跟你离婚!”,晓莹喊道。

“我累了,你能不能别整天把离婚放嘴上”,李南眼神中显出疲态。

“以前我发脾气只会哄我的,现在你说你累了,结婚未满一年,你真的变了”,晓莹哽咽。

“我平时对你不好吗?就因为不能陪你去旅行,你就把离婚说出口,这谁能受得了。我已经解释过,这个项目对我很重要,在这节骨眼上我抽不开身,你为什么总是不能理解我?”,李南显得有些激动。

“你以前不会拒绝我,更不会这样吼我。现在嫌我不理解你了是吧?你不爱我了!受不了就别过了呀!”,晓莹脸上写满失望。

(图片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晓莹因何难过?是因为李南不陪她去旅行吗?显然这件事不至于谈及离婚,但对于晓莹而言,她难过的是李南首次正面拒绝她的请求,她将这一行为与李南之前的表现加以对比,得出了李南对她的爱变了的结论。这个结论才是她痛苦的原因。她面对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离婚是一个不难想到的决定。

两人开始从恋爱以来的第一次冷战。期间,李南多次试图跟晓莹说好话求和解,晓莹的回应都极其冷淡。晓莹越看李南越讨厌,心想着他对自己是如何不耐烦,如何的嫌弃自己。她甚至真的想到离婚,但又觉得这样会不会太激进了。想想周围似乎没有合适聊这件事的人,于是她想到了心理咨询。

(图片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晓莹想弄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次自己对李南的情绪反应那么大?

咨询师提到亲密关系的 “得失理论”引起了她的注意。

得失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的,是指相对于一直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会更喜欢那些一段时间内对我们的喜欢逐渐增加的人。而与一个不喜欢我们的人相比,我们会更讨厌一个对我们的正向情感逐渐减少的人。

对应到晓莹的亲密关系上,丈夫长期对她的爱和赞扬,让她已经习以为常,难以体会到这些爱意所带来新的触动。反而是这次的吵架让晓莹听到丈夫对她的负面评价,让她觉得丈夫对她的爱意在日渐减少,而这种体验,会让她对老公的厌恶情绪,甚至高于那些平时就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我们最容易伤害所爱之人,也容易被亲近的人所伤。

(图片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这个理论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经营好一段感情,比获得一段新的感情要难得多的道理。尽管如此,并非每段感情都要因此走向凋零。阿伦森还发现,在亲密关系中压抑自身的愤怒和负面情感,会导致感情表面稳定,实则脆弱,很容易被突然的变化所击垮。如果能彼此交换真实的情感和感受,长期来讲更能让彼此获得满意的关系。其实,李南对晓莹一直的忍让让他也积蓄了许多负面情绪,爆发只是迟早的事。也因为这种忍让,让晓莹从未在亲密关系里发现自己的问题。

几次咨询之后,咨询师无意间问了一句话:“这样说起来,你先生其实平时挺照顾你的。你是如何爱你先生的呢?”

晓莹一时语迟,“看到好吃的会想到他算么?不是应该他来爱我吗?我凭什么做那么多!”

这话说出口,晓莹自己都觉得站不住脚,但是她平时真没把照顾老公当自己的分内事。她一直只是希望从李南那获得关注和疼爱。晓莹面上嘴硬,实则陷入沉思。

(图片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什么是爱呢?

什么是爱呢?

似乎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体会赋予爱的定义,对很多人来说,爱情始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然而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对爱情进行了较为理性的诠释。他认为爱情三要素是激情、亲密、承诺

  •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关注、兴奋和性生理唤起。承诺是忠诚。
  • 亲密包含相互理解,乐于奉献,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等。
  • 长期保持激情是很困难的,所以大多数良好的亲密关系会拥有亲密和承诺,斯滕伯格称为“伴侣之爱”。

只有同时拥有三要素才能称为“完美之爱”,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晓莹内心却期待李南做到如此。她甚至一点都不能接受李南对她的激情退却。拒绝,哪怕是正当理由下的拒绝,都被她当做李南对她的爱发生变化的佐助,足以让她怅然若失。

另一方面,咨询师对晓莹提出的“灵魂拷问”,让她看见自己对李南缺乏主动奉献的愿望,也从未把促成丈夫的幸福当成自己的义务。不要说保持“激情”,在“亲密”这一维度上她做的也许都远远不足。两人的爱情,更像是一种爱的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关系。

爱是将自己内心变得美好,并将这种美完全呈现给对方,对方亦会回应以美好的自己,相互珍惜、风雨兼程。若你对爱只求索取,当激情褪去,对方又怎能一直觉得你仍然可爱?曾有个网络疯传的段子“我希望有那么一个人,把我宠的无法无天。”简直就是对亲密关系的一种毁灭性误导。单向的索取不是爱,顶多算是一种利用。

人的一生对爱情的理解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一个人有一个定义,遇见一个人又意味着有新的定义。我作为一位笔者与心理咨询师,能做的,只是帮助人们有给予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勇气。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然而,你做好给予爱的准备了吗?

参考文献:阿伦森著,邢占军译.《社会性动物(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章来源: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754-8836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