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兴通讯一则回应,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此前,联想于本月21日,正式向英国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中兴通讯专利侵权。

对此,中兴通讯的正式回应称,尊重任何企业在法律框架内的合法举措,但对联想此番行为感到十分遗憾,与联想已就专利许可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协商,希望双方通过高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双方的争议。同时表示“此次诉讼不会改变中兴通讯维护合法权益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两大中国企业,为何突然在海外爆发专利诉讼?此事背后又有哪些隐情,会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

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只能一声感慨:

一切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只因为,它是联想。

【是中兴“侵权”,还是联想“耍赖”?】

先来简单复盘一下事件进程:

10月27日,据国外知识产权媒体IP Fray日报道,一起联想起诉中兴通讯的专利相关诉讼,已在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EWHC)被公开,案件编号 HP-2024-0000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外界尚未了解该案完整信息,仅获悉:

1、原告方包括: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联想(美国)有限公司、联想科技(英国)有限公司、摩托罗拉移动有限公司、摩托罗拉移动英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联想”)

2、被告方包括: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英国)有限公司、努比亚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子公司)、Gamegeek有限公司(经销商)、Livewire Telecom有限公司(经销商)EFones.Com有限公司(经销商)。(以下统称“中兴通讯”)

就此,外界普遍猜测,联想此次起诉,是对中兴通讯此前提出的专利许可要求的应对措施。

对此,联想尚未公开表态。

但中兴通讯在回应中提及,已就专利许可问题,与联想展开长达数年的协商,并始终秉持最大善意,追求自身研发创新的合理回报。以上信息,已经印证了外界猜测。

这也意味着,本次诉讼的本质,并非一次单纯的“维权”,而是联想为了影响谈判目的,所展开的“专利战”。

在科技行业,类似情况其实并不鲜见。

一个普通人不了解的事实是,从芯片到屏幕,从系统到应用,要生产一部智能手机,需要涉及全球数万家公司所持有的数十万项专利。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绕开其他所有人。

所以,国际电信联盟(ITU)2004年提出了FRAND原则,即专利持有人应该基于公平、合理、非歧视和保密的原则,向使用人收取回报。如今,FRAND已成为全球技术协作的基本准则。

按照这一原则,各家企业一般会通过专利谈判,达成专利的交叉授权,并按照FRAND原则,根据各自的专利储备和使用情况,商讨并支付合理的专利使用费“价差”。

但在现实中,这一原则却经常遭遇挑战。

有的“专利蟑螂”公司不生产产品,只囤积标准必要专利,然后依靠“专利碰瓷”牟利。有的“老赖”公司则会故意少支付甚至拒绝支付专利使用费,甚至通过“专利战”诉讼,来逃避专利持有人的索偿。

回到本次案件。从双方在蜂窝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储备来看,无论4G还是5G技术,联想的专利储备均与中兴通讯存在显著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中兴通讯已与海内外多家一流科技企业达成专利许可,专利价值已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

根据双方的知识产权实力对比,按照FRAND原则,联想需要向中兴通讯支付合理费用。

而中兴通讯的回应也证实,双方此前已经展开长达数年的专利谈判。

【联想还是一家“中国公司”吗?】

除了本质利益矛盾,此次诉讼背后,其实还有更多值得深思的“违和”之处。

一、在大多数情况下,“专利战”都是专利优势一方主动发起诉讼,劣势一方被动“应战”。但在本次案件中,却是由劣势的联想率先发起。

对此,中兴通讯也在回应中表示“难以理解”:

中兴通讯也基于对联想作为中国公司的信任,一直对采取协商以外的合法维权措施保持审慎、克制的态度。此番联想远赴英国进行诉讼,我们难以理解但表示尊重。”

二、根据公开渠道检索信息,自2014年至2023年,联想已经与Unwired Planet、高通、微软、诺基亚、IPCom、InterDigital等多个海外主体分别达成专利许可。

其中,Unwired Planet和InterDigital都是以收取大额专利许可费为经营目标,经常发起投机性诉讼的美国专利运营公司(NPE)。根据InterDigital近两年的财报,联想2023年已向其支付1.501亿美元,2024上半年也已支付1.21亿美元。

然而,根据公开渠道检索信息,时至今日,联想仍未与任何中国主体达成专利许可。

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联想对待国内外主体的创新成果,为何有如此明显差异?

三、正常情况下,两家中国科技公司之间的标准必要专利争议,都会首先考虑在中国解决。

首先,外国法院对中国的市场与企业缺乏了解,无法像中国裁判机关一样周全考虑,难以保证裁决过程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更重要的是,中国本来就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畅通的法律救济渠道和完整的司法管辖主权。

将中国权利人争议,首先诉诸海外救济的行为,本质上体现了对中国司法管辖主权的漠视,体现了对中国行政机关和司法制度的不信任。这与中国政府、法院和行业积极主导“全球许可规则治理和司法管辖争夺”的共同努力背道而驰,也与中国知识产权业界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提升中国话语权的共同努力背道而驰。

这样的行为,不但会体现加重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影响中国产业界的国际化合作,也会给中国专利领域的纠纷解决,树立恶劣范例。

四、就此案本身来说,英国也并不是中兴和联想的产品主要市场。

根据联想2024年8月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欧洲、中东、非洲三个市场相加的总和仅占其营收总额的25%,而在蜂窝领域,2023年联想手机在英国的出货量,仅占其总出货量的1.52%。

同样,在中兴通讯的整体营收中,欧美和大洋洲的占比之总仅14.23%,远低于中国市场的68.91%。英国非中兴的主要市场,近年来营收占比极小。

然而,联想依然选择,将裁判双方矛盾的话语权,拱手交给了英国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三个月前,英国法庭刚刚就InterDigital与联想的专利诉讼,作出更有利于联想的判决,将InterDigital主张的联想应支付3.885亿美元许可费,降低至约2.4亿美元。

五、在本次诉讼中,联想的原告主体,既有联想集团,也有联想的美国公司和英国公司,却偏偏没有联想中国。

这是为了避开中国司法主权管辖的主动避嫌,还是说,潜意识里已经认为自己不是一家“中国公司”了?

【没办法,它是联想】

当然,上面所有问题,我们都可以只用一句话,就证明它们的合理性:

没办法,它是联想。

毕竟,2016年的5G标准“投票门”,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

毕竟,英特尔和AMD刚刚联手成立的“x86生态系统咨询小组”里,联想,依然是唯一的中国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心不改,一如始终,难以苛责。

反而是中兴通讯的回应,让我们看到了一家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素质与担当。

即使处于专利优势,历经了漫长的专利谈判,依然对中国公司保持克制,没有主动展开“诉讼”,如今的回应表态也有理有节,不怒不躁。

目前,中兴通讯是否侵权,仍有待法院裁定。

但无论最终诉讼结果如何,都不会改变联想应向中兴通讯支付合理费用的本质矛盾,也不会影响中兴通讯保护自身创新,维护正当权益的正当性。

而且,即使未来事态升级,早就拥有了丰富海外专利诉讼与反诉讼经验的中兴,也自然不会惧怕一场本就占据优势的专利战。

再多的诉讼,都只会进一步拉低联想的企业形象。

或许,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在看到中兴通讯惨遭“背刺”的局面后,其他手握大量专利的中国公司们,还会与联想耐心谈判,温和地走进良夜吗?

还是会以史为鉴,同仇敌忾,拿起法律武器,以更主动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理合法权益?

反正,祝它好运吧。

没办法,它是联想。(文/何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