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通过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走向强盛。在经过了秦惠文王的励精图治之后,秦武王都可以率领秦军直扑东周都城洛阳,问鼎中原了。而秦昭襄王即位之后,将秦国的对外扩张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昭襄王不断蚕食原本为盟友的楚国,还诱骗软禁了楚怀王熊心,导致楚怀王死于秦国。而楚国在楚顷襄王的怠政下,开始走向了衰落。之后,秦国又派兵攻占了楚国都城郢,迫使楚国迁都,元气大伤。

秦昭襄王还不断攻打蚕食周边的魏、赵、韩三国,夺取了三国与秦国相连的数十座城池。特别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秦国更是重创赵国,让曾经强盛一时的赵国也开始走向了衰亡。

秦昭襄王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功绩,通常都被忽视了,那就是灭亡了周朝。

前256年,秦国起兵攻周,将周赧王俘虏到了秦国,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之后,秦昭襄王释放了周赧王。羞愤之下,周赧王很快去世。周赧王时期,东周内部争斗不断,分裂为了西周国和东周国。周赧王死后,没有再立周王,周朝灭亡,而西周国也同时灭亡。到了前249年,秦庄襄王再灭东周国,周朝的土地尽归秦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昭襄王在位56年,不断对外扩张,如果他多活几年,可以统一六国么?很显然不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秦昭襄王在前251年去世,秦始皇前221年才灭亡六国,统一了天下,中间还有30年时间。

昭襄王想用几年的时间,完成历史上实际用了30年时间才完成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嬴政时期,王翦率六十万秦军灭楚,都花了足足3年时间,之前还经历了李信、蒙武攻楚的失败,更不要说还要灭韩、赵、魏、燕、齐五国了。

二、秦昭襄王相比秦始皇,更容易受人挑拨,错失贤良。

秦始皇虽然在李斯的挑拨下,杀了韩非,可是,李斯等人的才能足以弥补韩非的缺失。

秦昭襄王却在挑唆下,准备杀了在秦国为相的齐国孟尝君田文,导致齐、韩、魏伐秦,秦军败于函谷关。

而秦昭襄王错听范雎之言,失去了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后又逼白起自尽,可谓是自断臂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用人上,秦昭襄王相比秦始皇,还是要差了那么一点。

三、秦昭襄王末期,已经开始略显疲态,秦国灭赵都已经非常困难。

长平之战议和后的第二年,秦国派王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不克。王龁代替王陵,仍不克。秦国增兵,赵国求救于魏、楚。魏信陵君窃符救赵,解了邯郸之围。白起死后,魏、楚联军更是击败了秦军。

此时,六国合纵的余威尚在。

四、秦昭襄王已经太老了。

秦昭襄王非常长寿,在位56年,75岁时去世。

再牛的人,到了七八十岁的年龄,大脑也已经开始退化了,后来的西汉武帝就是一个明证。所以,即使再给秦昭襄王几年时间,恐怕也很难完成灭六国的伟大目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秦昭襄王跟秦始皇相比,很明显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

秦昭襄王曾经自称“西帝”,还想让齐国称“东帝”,结果,齐国不上当,联合六国攻打秦国。把自己放到火上烤,能犯这个错误,可见秦昭襄王的大局观一般。

而且,秦昭襄王也没有李斯、尉缭这样的人,向他提出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战略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于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非常重要。

后来的刘备就是得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才结束了大半生的漂泊,知道该如何实现霸业,站住了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则是在李斯、尉缭的建议下,确定了使用财物贿赂六国贵戚权臣,瓦解合纵,以便实现“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战略。而且,还确定了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一击破的具体实施方案。

而秦昭襄王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还是沿袭了旧有的多国争霸的老思路。多数时候,都是打败了对方,要求对方割城、赔钱,议和了事,并没有灭亡六国,实现天下一统的明确目标。

其他还有秦昭襄王时期,巴蜀粮食基地不稳;关中的郑国渠未修,关中粮仓还未成型之类的经济因素影响。嬴政时期,则有了巴蜀、汉中、关中三大产量区的支持,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后盾。

综合以上的因素,即使再给秦昭襄王几年时间,恐怕他也无法灭亡六国。他更多的可能还是在战争的胜利与失败,以及破坏合纵,建立连横之间,不断的循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