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承认:每一项重大新技术的推动,都离不开材料的突破和发展。比如: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发展,离不开动力电池材料性能的突破;超级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超纯硅和砷化镓的成功研制。
在整个新材料产业中,超材料因其高端性能,成为各国竞赛的主场。时不时就出来热身的超导材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国内市场上,光启技术(002625)因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被市场称为 “超材一哥”。
近期,光启消息不断。先是控股股东转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是建设第二基地,扩大产能。众多利好推动下,股价也是持续上升。
来源:东方财富官网,光启技术(截至2024年10月25日)
但其实,超材一哥也有 “难言之隐”。故事颇多,但很多都沦为纸上谈兵;虽靠航空器和舰艇业务实现盈利,但收入规模有限,净资产收益率较低;实控人疯狂布局,控制权陷入危机,引战投与其说是“引凤来巢”,更准确说是“卖股纾困”。
一、故事颇多,但尚未实现
光启技术前身为龙生股份,主营汽车零配件。2017年,龙生股份通过先定增再资产注入的形式,并购超材料业务主体——光启尖端,摇身变为今日的光启技术。光启尖端的实控人刘若鹏,也顺理成为光启技术新的掌门人。关于刘若鹏这位牛人,大家可自行查询。
自此,光启技术就成了A股的故事会。首当其冲,就是“隐身衣”。
市场消息显示:2009年,刘若鹏率团队成功研制出了“隐身衣”。原理大致可以理解为:通过改变形状和材料,使得穿戴者在不同频段下实现隐身的效果。此科技若用于军事,作战能力的提升,简直超乎想象。然而,随着热度褪去,所谓的“隐身衣”便再无进展。
2014年,光启又讲述了一个“马丁飞行喷射包”的新故事。首先,产品来看,笔者未发现,相较于降落伞,此产品的高明之处;其次,根据公司计划,2016年将开始商业化生产。但结果是,多年之后,再无音讯。
此外,光启还提出“旅行者号”和“云端号”等临近空间飞行器,宣传自己的临近空间业务。但事实是,马斯克的SpaceX已阶段性试飞成功,光启的飞行器还未实际应用。
一个个美丽的科技童话,相继沦为纸上谈兵,光启的股价也应声跌落。2015年间,股价最高达67元/股,此后一路跌破10元/股。
来源:亿牛网
二、净资产收益率低,收入仍需扩张
美好的科技童话虽未实现,但不可否认,光启业绩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超材料研制和超材料批产,主要的业务板块为航空结构件和海洋结构件产品。
业绩来看,最近两年,光启的营收增长率为30%以上,净利率也提高到了40%以上,确实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业务虽成长了,但对于一家净资产近百亿(2024年半年度,净资产为91.19亿,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合计为72亿元),年度收入仅为15亿元(2023年度),还是略显单薄。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则更加明显。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光启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很低。最近几年,随收入增长,ROE虽有增长,但最高也只有6.6%。相较于市场通识的15%,光启仍有很远的路要走。
来源:同花顺iFinD—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因此,扩市场扩产能,是光启的重要任务。
三、实控人疯狂布局,陷控制权危机
再来说说此次转股引战投,笔者认为实为“不得已”。
掌舵人刘若鹏不仅在业内颇具传奇色彩,更是一位娴熟的资本老炮。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刘若鹏共有37家关联企业。众多布局中,最瞩目的还是刘若鹏参与的中国联通(600050)定增。
市场信息显示:2017年,入主光启技术后,刘若鹏重金40亿元参与了联通的定增(定增价为6.83元/股,购买股数:5.86亿股)。虽然,光启称资金来源不存在股票质押。但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年,刘若鹏持股主体共进行了四次股权质押。真相如何,无法考究。
来源:同花顺iFinD—股权质押
然而,定增之后,联通的股价就一路下跌。市场数据显示:自2021年开始,刘若鹏便开始持续减持。虽然市场预测,2018-2023年,现金分红约为1.7亿元,但扣除分红,要想回本,平均减持价格也要达到6.48元/股。但事实是,2021年以来,联通最高价都未破6元/股。
很显然,这是个亏本的买卖。
然而,这只是刘若鹏众多布局的一角。伴随不断地资本布局,刘若鹏的股权已全部质押。正如巴菲特所说“只有当潮水退却时,才知道谁在裸泳”。一旦投资业绩不及预期,股权质押权被行使,公司控制权将陷入危机。
来源:同花顺iFinD—股权质押
投资亏损,债务成了主要矛盾。根据公司公告,控股股东西藏映邦将转让15%股权对应收益权给三家战略投资者,总转让价款为77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2024年10月24日
所以说,与其说是引凤来巢,恐怕更迫切的是卖股脱困吧。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