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张文俊先生创作于1958年的《梅山水库》受到著名美术理论家王朝闻先生的赞誉,被称为“中国画的新声”。自此,他便与中国画的“推陈出新”结下了不解之缘。张文俊半个世纪以来的创作历程,可谓是探索中国山水画“出新”的过程。本文作者华夏是《美术》杂志前主编,张文俊先生老友,他从“生活、自然的感受与理解并重”、“发挥想象,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以及“锲而不舍地钻研与提高”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张文俊山水画创作的出新之路。
2000年后的张文俊
情景交融 境能夺人
——张文俊中国山水画的“出新”
文/ 华 夏
老友张文俊同志阶段性画集与画展行将在京出台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地在这里为他在中国画“出新”上做出的贡献表示祝贺。
张文俊与中国画的“推陈出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可谓就是探索中国山水画“出新”的过程。他的艺术实践表明,他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张文俊《西海云峦》
江苏省国画院藏
张文俊参加革命工作较早,以他多年树立与培养的信念,胸怀与开拓精神,和作为出师于潘天寿、李可染大匠之门的入室弟子,他热爱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对本专业拥有深厚的功底与修养,再加上他所选取的是在中国画优良传统基础上探求“出新”的道路,因而他能取得探索的成功是必然的。正由于他拥有这样的实力与条件,所以他从50年代初期进行探索,不久就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成果,那就是他于1958年画的《梅山水库》,受到了著名美术理论家王朝闻同志的赞誉。那时期热心探索中国画“出新”的作者很多,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新内容与传统形式难以取得和谐的统一,许多作品不是内容出不了新,就是内容虽新而却不像中国画。像张文俊的《梅山水库》等这类作品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王朝闻同志为之欣喜,认为它“不是用中国工具的洋画”,而是用“中国画”“来反映现实的佳作”,却又“特点鲜明”(至少不是以毛笔代替木炭画笔或画笔)。由此他把这画与李硕卿的《移山填谷》一起称为“这是中国画的新声!”(见1958年8月25日《中国青年报》)引起了当时中国画界的关注。
在那以后,张文俊以《梅山水库》的成绩为起点,沿着既定的方向,坚定不移地继续进行山水画“出新”的探索。及至70年代后期,他那既新而又富有传统特色的山水画更臻成熟,80年代个人风格愈见鲜明;90年代以来,便在更高的层次上驰骋。
张文俊《始信峰》
江苏省国画院藏
关于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特色,依我理解,它体现于表现什么怎样表现的独特要求上。
中国山水画不主张只描绘客观的“景”,而要求表现作者主观的“情”与“景”的交融,亦即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意境、情趣等寓主观于客观的艺术效果的创造。同时,又由于用以表现这种效果的,是迥异于西方画法的,关于笔墨运用上一系列的要求。因而那独具异彩的中国山水画的特色,就从这表现什么与表现的种种要求的体现之中诞生出来。这是植根于神州大陆,符合历史与艺术规律的发展;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人民对她的爱好,永远不会过时。
张文俊的成功,就在于他从一开始即紧紧抓住表现情景交融效果与笔墨技法运用这样两个关键环节,并坚持不懈地研讨磨练,从而获得了作品的“出新”,又具有传统特色的结果。
张文俊《天都雨后》
江苏省国画院藏
中国山水画的“出新”,主要落实在作品意境,情趣等情景交融艺术效果的“出新”上。情景交融效果的“新”:一是指反映新中国建设和有革命意义的景物的“新”;另一是指自然景观新颖描绘的“新”。张文俊的创作成果属于这两个方面的都有。他在表现情景交融艺术效果方面的主要经验,可归纳为这样三条:
一、生活、自然的感受与理解并重
他既不是只顾如实描写对象,忽视对生活、自然的感受,也不是单纯进行感受而不进行理解;他是在对生活、自然进行感受的同时,同样重视对之进行理解。这是他在表现情景交融效果上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
他通过感受既可以物色到符合“出新”要求,亦即意义新、景色新、角度新而又美的“景”,又可以借以激起相应的作画的“情”,并且通过理解还可以对“景”的美及含义领会得更深,更有利于“出新”和艺术的表现。
张文俊为兴修水库的巨大的集体力量与宏伟的劳动场“景”所深深感动,从而产生了要画《梅山水库》的创作之“情”。这固然是他深入工地进行感受与理解得来,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画作于“大跃进”浮夸风盛行之时,可是他却没有去作“大轰大嗡”“人山人海”的渲染,而画的是有条不紊,紧张而有序的劳动。由此既可以看到作者态度的冷静与理解能力的不一般,更可以知道理解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
《春来万山笑》是张文俊1982年到湘西写生后所作。他面对着众多的怪石奇峰却不人云亦云地把山石本身的状貌作为创作的主题,而是从更高的角度,看到了春临众山、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色之美。这表现他在感受当中,随时在分辨和理解中寻找不与人雷同的新点子。他很爱画水,他画什么样的水和怎样画都根据感受与理解来定。他说,从涓涓细流到惊涛骇浪,有的使他心情平静,有的使他情怀激荡。他就是在不同情意的驱使下,做出不同的画水之作。为了避免与人雷同,他也是想尽办法出新招。以《海上生明月》为题的画上,他偏偏没有直接画月,而是只画倒映于水中的光波闪闪,就是这个原因。此外,在其他画上怎样画不同的水纹、水口,也都以感受与理解为依据。
作者1983年去九寨沟途中的一天早晨看见远处呈现出非常耀眼夺目的红山头,那罕见的旭日的光辉,在一片乌黑山色衬托下,真是灿烂辉煌至极,当时虽没来得及速写,但印象很深。此后不久,就画出了他的力作《江山旭日》。
张文俊作画的动机是源自山头旭日景色的感受,然而后来的作画主题却是对祖国未来美好远景的象征。这是他在进行感受与理解时引起了这样的联想。他深有所感地对我说过,在改革开放的阳光照耀下,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有无限美好的未来。《江山旭日》就是他的这个想法的写照。他在画上所显示的,那旭日光芒照映于山头之“景”,与作者非画不可和要以象征祖国远景为主题之“情”,都无一不是从感受与理解的并重中得来。
张文俊《千岁老藤欲化龙》
江苏省国画院藏
二、发挥想象,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
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就是指像诗那样,通过发挥想象,以浓缩的手法表现寓情于景,生动自然,耐人寻味,富有意境、情趣等艺术效果的形象。
张文俊在对生活、自然进行感受与理解并从中获得“出新”的“情”与“景”之后,便通过“变生活为艺术”的构想,形成表现这二者相交融的艺术形象的设想。他表现这个设想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对这个艺术形象的整体特征作适当的强调的描绘。通过这个描绘,“情”与“景”的交融也好,寓“情”于“景”于“浓缩”也好,就都随之而解决了。这做法说起来简单,但具体进行起来,由于题材不同,以及“由生活变艺术”的变化大小的不同,会导致艺术形象的特征与生活原型的特征发生差异,甚至会引起对之进行强调描绘方法的不同。
在反映新建设的山水画方面,前面提到的《梅山水库》,作者通过对这画的特征的强调表现,把赞颂兴修水库的群众力量的巨大之“情”,与水库规模美好之“景”的交融,作了生动的表现。因为他所强调和所表现的是正常的紧张而有序的劳动,不是“人山人海”的“大轰大嗡”。进入60年代前后,他所画反映新建设、新气象的许多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梅山水库》表现情景交融那样的艺术效果。
以自然景观为题材的山水画,由于可资借鉴的经验与资料的丰厚,同时,还由于近30年来他的主要时间、精力都集中在这一类题材的表现上,因而其成就更为突出,甚至出现了突破性的飞跃。
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与效果因题材与“由生活变艺术”的构思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共同的是,都有离不开对全面形象整体特征的强调和描绘。以《春来万山笑》为例,由于这画的生活原型的特征,与画上的整体特征基本上一致,都是春临众山之后的欣欣向荣,因而只须将原型特征加以强调地描绘即可。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情况,而难度较大的就不是这样。比如《江山旭日》1989年作,它的原型的特征是旭日光芒的灿烂,而在变为象征祖国美好未来的作品的形象的时候,其特征就不再是旭日光芒的灿烂,而是以雄伟高山为主体的全画景色的巍峨和富有蓬勃的生机。要表现这画的情景交融,当然不能以原型的光芒为基础,而应在以山为主体的全画形象特征基础上来进行,但是这画的特征所包含的内容该多么地丰富,对于那么丰富的内容又如何进行强调的描绘,方能使情景交融的效果表现得生动自然,而又耐人寻味,这是要在生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方才可以解决的问题。正好张文俊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办法就是把旭日在画上出现的时间,由他见到原型的早晨7时许提前到刚天亮的时刻。尽管天刚亮时旭日的光度还没有那么灿烂,但是这个时间往前一提,他把描绘整体特征的那一局棋就都全盘皆活了。因为时间越早,朝雾越浓。这就不只直接增强了朝气蓬勃的生机感,而且由于雾的存在,尤其有利于“删繁就简”和“寓显于晦”的含蓄手法的运用。这样,不仅可以把一切不必要的、可以简化和淡化的东西都寓到朝雾的笼罩中去,而且更妙地是作者为画朝雾而以浅紫色一层层渲染之后,整座山石婉如透明靓丽的宝石被包围在云烟缭绕之中,从而使观者引起景色更为美好的联想。作者歌颂改革开放之“情”,与前景无限美好的祖国江山之“景”的交融,就这样得到了生动自然而又耐人寻味的表现。
张文俊《江南的秋天》
江苏省国画院藏
三、锲而不舍地钻研与提高
张文俊对有些创作难度较大、画得不够满意的作品是在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多次重画之后才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的。《江山旭日》重画过两次;《巫峡》与《高山仰止》重画在三次以上。《高山仰止》画的是贺龙元帅当年在鄂北开辟革命根据地时期,他领导下的77位战士在与敌人作殊死斗争中,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的纪念塔所在地——资丘的景象。作者于1963年曾到该地瞻仰革命遗迹,深受感动,返回单位之后,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无限敬仰和缅怀之情,便开始进行这画的创作。经多次易稿,1964年完成了名为《资丘》的一幅画,后又画了以《山高水长》为题的两幅。到了去年他又第四次重画,更名为《高山仰止》。这是因为原想以烈士们殉难处的山峦的高耸气势,来象征烈士们革命品德与精神的崇高的创作意图,可几次都未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这画在这次重画之后,变化非常显著。以前种种不足之处全都得到了弥补,并且整个水平提高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重画以后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从情景交融的表现上讲,主要就是作者对于全画的整体特征的理解与表现都更为深刻与到位的缘故。
张文俊《山倒海翻》
江苏省国画院藏
这画的原型与画的特征一致,都是山势的雄伟高耸。看来加工时作者主要是从如下两方面来,对这画整体的特征进行了更为强调的描绘。
一是删去了所有周围小山及零碎景物,将革命遗迹所在地的主山以特写的手法来加以突出。
二是把主山的整体感增强,并最大限度地扩展高耸势态,峰顶与山麓都切出画外,其高耸程度使人有无法想象之感。组成山的脉络,诸多自上而下的长线,以及700来字书写的长题,都对显示山势的高耸有辅助和烘托作用。
如前所述,中国画的特色主要由寓主观于客观(山水画由寓情于景)的艺术表现,和笔墨技法的运用所形成。上面谈了张文俊表现情景交融的效果的构思,与进行艺术加工的方法。这里要简略地谈到的是他怎样以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对情景交融的形象进行描绘。
中国画笔墨技法的功能与特点,可以简化为这么一句话,那就是通过毛笔“写”出有变化的线,和有变化的墨色,共同描绘出能够达意传情,又有笔墨本身之美的艺术形象。必须说明的是,这笔墨如何运用,有一套特有的不可以替代的技法与要求。能否掌握这套技法与要求,标志着作品形式有无中国画的特色。
张文俊称得上是熟练和高水平地掌握了中国画笔墨一整套技法和要求的能手。他不但练有浓厚的笔墨功底,而且能够活用,能够在他的“出新”探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画在画法上的独特处就是要用书法的“写”的技法把画“写”出来。这样,学画的人从一启蒙就要练字,把“写”的功夫练出来。张文俊自小练字还不错,在学中国画时还下过很大功夫练字。所以他首先写得一手好字。他悬着腕在丈二匹的《高山仰止》上书写非常工整的楷书长题700余字,写得那么规范而出色,就是功力不浅的说明。在书法之外,更要苦练“写”画的功夫。这是他学画时的主课之一。从临摹古代名画到日常习作与创作,都这么练。
(二)在他有了“写”画的基本功之后,他的画笔就有了中国画所要求的,既有描绘形象的表现力(“艺专”的素描课也有助于写实能力的提高),又有笔墨本身的(平、圆、留、重等所谓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与高山坠石等)的美。这在张文俊的画上都有相当的体现。单拿他在《江山旭日》上面所描绘山的形体结构的“线”和多次的渲染来说,没有坚实的功力是画不出来的。
(三)因袭古画与硬搬技法程式是中国画“出新”的大障碍。这情况在张文俊笔下是从来没有过的。他的十分难得之处恰恰就是在于他能够活用。他是在对传统笔墨技法的规律进行理解与掌握之后,根据作画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这是他能在笔墨上“出新”的原因。他那早在1958年被誉为“中国画的新声”的画之所以既有传统特色又没有陈旧之感,就是这缘故。
张文俊《江南水乡》
江苏省国画院藏
半个世纪以来,张文俊就是如上所述地在情景交融的表现与笔墨技法的运用两个关键环节上,努力不懈地钻研磨练,从而取得中国山水画“出新”的丰硕成果。
张文俊《百万雄师过大江》
江苏省国画院藏
《荣宝斋》,2000年9月第5期
(作者为原《美术》杂志主编)
来源丨江苏省国画院 编辑丨国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