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视频:
一育儿博主爸爸,陪伴5个多月大儿子的时候,头上带了一个纸片做的眼罩。眼罩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然后他侧身躺在孩子身边“目视”着孩子。而孩子蹬着小脚丫,时不时地往爸爸脸上看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懵懵的萌态。
从娱乐的角度,这爸爸做个摆拍,博博眼球,搞搞笑,也都无可厚非。但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这样貌合神离的陪伴,真的是不可取。
真正的陪伴,在于彼此同频,即我们和孩子在同一个当下中,我们不仅身体贴得近,我们的心是真正在一起的,我们是彼此被看见的,我们的生命能量正在流经到对方的精神世界中。
如此,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成就着一个和谐的当下。与其说是我们在陪伴孩子,不如说是彼此在陪伴和滋养。
这才是陪伴,这才是依恋。
孩子如果都是在这样的陪伴中长大的,那么孩子从小就会确认到自己是被接纳的、被认可的,被欣赏的,由此滋养出来的就是孩子能够自我独立的安全感,以及孩子不知不觉内化出来的人际互动模式。
孩子小的时候曾经被对待的样子,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以为的世界理所当然的模样。
也就是,养育者与孩子互动方式,会成为孩子生命情感的底色。养育者对孩子是用心的、充满爱的,孩子的生命就是丰盈的、滋润的;反之,养育者是敷衍的、不耐烦的,孩子的生命就是干瘪的、枯槁的。
就像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视频,虽然爸爸是在孩子身边的,但是孩子看爸爸的眼睛,是没有情绪反应的,因此即便那双“眼睛”睁得再大再圆,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莫名其妙的、没有回应的两只黑洞。孩子本来满怀期待的眼神望向了爸爸,但没想到却不明所以地碰壁了,最后孩子的情感能量凝滞住了,他没法言语,没法争取,时间久了,在无力抗争的情况下,孩子只能无奈地选择自我压抑。
这种“父母身体在场,情感却缺席”的貌合神离的陪伴,对孩子人格发展存在深远的影响。
这样长大的孩子,会因为从小的这种自我压抑,长期倾向于独自感受自己的情感,他们会有一种感觉(无论对错)——没有人能分享他们的感受,没有人能“理解”他们。
一旦孩子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模式,成年后会选择那些不断重现貌合神离的关系。
例如,他们可能会选择无法理解、接纳或欣赏他们真实自我的伴侣。因此,貌合神离引发的生理压力也将在成年生活中继续反复出现,而且通常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所以,陪伴孩子时,貌合神离要不得。
陪伴孩子时,要身心合一,要置心一处。要在保障质的前提下,再去追求量。
“假陪伴”真的“有毒”!
陪伴孩子,不是为了帮孩子打发他的无聊时光,而是通过这种互动,让孩子有样学样地掌握了与世界互动与链接的行为模式。所以,高质量的陪伴,才能帮助孩子长大后更好地离开,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