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写一个早就想写的系列,聊聊历史上的灾荒。
我们基本上都从长辈口中对灾年的惨状略知一二,灾荒的记忆一代代地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
这是史书上很少谈的一个话题,历史基本以大事件为主,但灾荒是我们历史的一个底色,甚至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
我们近代发生过哪些灾荒?
估计很少人能够说得比较完整,有名的几个大家都知道,今天系统写写近代史上的十大灾荒。
一
中国历史上的灾难是比较多发的,细分起来大概有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3000多年的历史,共发生5000多次。
光以水旱灾算,在2000多年历史里,几乎每年都发生一次较大的水或旱灾。
在近代尤其严重,最大问题就是黄河,近代80年,黄河漫决占一半,平均2年一次,甚至一年数次。
长江好一些,由于湖泊、支流众多,所以即使发洪水,也可以被迅速分散,伤害较小。
先罗列下近代十大灾荒吧:
1、1841年,黄河连续3年决口。
2、1855年,黄河改道。
3、咸丰时期,蝗灾七年;
4、1876年,丁戊奇荒;
5、1915年,南方大洪水;
6、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
7、1928年,西北、华北饥荒;
8、1931年,八省水灾;
9、1938年,花园口决口;
10、1942,中原旱灾;
这里的近代是以1840年到1949年来算的,每个灾荒持续时间也不止一年,上面只写了起始年份。
这些灾荒清朝占4个,民国占6个。
当然所列出的这些远远无法囊括所有灾荒,这里只是挑选比较大的。
像安徽、山东、直隶等都是灾难频发的省份。
在清代286年中,山东发生了233次旱灾,245次洪灾,除仅有2年没灾外,每年都有。
还有很多“小灾荒”没有计算在内,比如1884年黄河决口,灾民达到100多万人;1906年江苏水灾,灾民不下两三百万;1917年直隶水灾,灾民达到500多万。
光看这些数字一般没啥具体的感受,下面写点具体的情况。
侥幸者们躲在树枝上、屋顶上,看着水面漂浮的尸体,心中是非常绝望的。
这些幸存者最大的威胁是饥饿,当时的救援机制也没那么给力,大家就眼睁睁地等着饿死,不断地落入水中。
有的一个小地方记载说,每天都饿死两三百人。
还有的人运气更好一点,跑到地势高的地方,但也只能每天吃草根树叶充饥,挖洞或者搭个棚子居住,愁苦万分,惨不忍睹。
旱灾也不好受,旱灾会带来食物不足,有的一家十口,只活两三个,有的合家饿死,甚至一个村都没有活着的。
1877年的丁戊奇荒时,赤地千里,天寒地冻,灾民们鹄面鸠形,到处男啼女哭,甚至尸骸堵塞道路,绕车而过时,仍能听到微弱的求救声。
百姓们一开始剥草根树皮,吃猫鼠犬雀,最后不得不吃观音土苟延残喘。
上面十大灾荒也没有统计太平天国时期的瘟疫,当时死亡率非常高,就连杭州将军都拉痢疾拉死了。
其他像风灾,指的是台风,1878年广州台风,倒塌房屋1000多间,船翻几百艘,几千人伤亡。
这些灾荒往往会造成一个地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无法恢复元气。
下面说说灾难原因。
二
灾荒一方面是当时科技落后,无法抵御自然灾害。
另一方面主要是人祸。
比如,1841年的河督名叫文冲,视河工为儿戏,整天饮酒作乐,对灾难报告不闻不问,以至于黄河大决口。
决口之后,他竟然主张不要堵,将省会从开封迁到洛阳,等一二年之后再筑堤。
这种荒唐计划置亿万生灵而不顾,开封人得知后,无不恨得想食其肉。
这种恨并非只是嘴上说说。
1887年,黄河又决口,大堤上万众失色,数万人奔跑呼救,却发现没有救灾工料,岸边没有一捆秸秆,没有一撮土。
大家束手无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河堤被冲垮,愤怒的民众将管理工料的人痛打一顿之后,肢解投河了。
当时最肥的职位就是河工,有一个地方,朝廷下拨的17万两银子,只拿出2万两用来赈灾,其他都被私吞了。
有的一年河道耗费五六百万两,真正用在工程上的钱,不到十分之一。
钱都到哪去了呢?显而易见。
河督每次请客,一顿饭要宰杀三四头骆驼,五十多头猪,还有无数鹅掌,猴脑,吃一块豆腐都要几百两银子。(《清史纪事本末》)
有个知县在饿殍遍野的时候,仍坐视不管,大排筵宴,为母庆寿,绝望的灾民只好将亲人的尸体,抬到公堂上号哭。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林则徐,当时他因鸦片战争被发配伊犁,结果半路上被任命去救灾。他的到来让万众欢呼,几个月后河工完成,然后再接着去伊犁。
可见当时情况下,清廷的运转机制几乎崩溃了,能用的人屈指可数。
这种瘫痪主要是机制问题,皇帝以家天下,等于先把天下揣口自己袋里了,这就不能怪底下人也顺便揣点,只向皇帝负责而不向百姓负责就会发生这样的事,这是无解的。
#智启新篇计划#三
本文就不聊具体哪个灾荒了,等下一篇再具体挨个写吧,这里随便聊聊。
说到饥荒,我还想说下苦难这个话题。
到底苦难对我们人生有什么意义?
大胆一点想,有没有可能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人吃苦吃多了,就容易形成一种病态心理,形成了一种苦难哲学,好像这是一条人生必经的自我救赎之路。
以至于我们忽略了人类是否可以理直气壮地没有苦难地过一生。
没经历过困难就会变得浅薄且脆弱吗?
也不一定。
我也查了一些分析苦难对一个人影响的论文,这类论文通常是选择比较大的样本,然后再利用建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建模部分我就看不懂了,我光看看结论,总结苦难对人的影响如下:
经历过饥荒的企业家,更容易任人唯亲,决策一言堂。
经历过饥荒的高管,更保守谨慎,不会过度负债。
经历过饥荒的CEO,捐赠数额较高。
经历过饥荒的人:
1、长大后更愿意找个稳定的工作。
2、较少娱乐,行为保守,更爱储蓄。
3、缺乏压力、情感释放的途径,更容易抑郁。
4、经历过饥荒的儿童,在身高、教育和健康均更差,甚至成年后更容易得高血压。
这些就是饥荒对一个人的影响,好像正面的部分也不太多。
经历过饥荒,饿过所以才会节约,节约意味着什么?
我想到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忘了在哪看的了,有个人说他妈,平时自己生活也没那么节省。
但一旦跟自己和妻子一起生活,就会变成另外一副样子,节省到病态,怎么做都让她不满意,常常对他们小两口横加指责,涕泪横流。
后来突然理解了,所谓节省无非是老人给自己找个道德高地,获取一种自我价值感。
虽然我小时候对长辈的过度节约无法理解,但事实上这种节约的习惯也传递给了我。
记得小时候听我妈说过一个故事。
讲一个神仙,化妆成叫花子,下凡想看看人们生活得怎么样。
他来到一家人门口要饭,女主人说家里没饭了。
他问:那炉子上不是有一个烤饼吗?
女主人说:那是给我家孩子(天冷)捂屁股用的。
神仙很生气,认为人类生活太腐化,就给人间降下灾祸。
这个故事我印象太深,以至于我现在都无法心安理得地仍掉吃不完的食物。
有时候想想也可以理解,连我这种没有经历过饥荒都能被影响,假如一个老人在童年差点被饿死,难免对食物产生一种不理智的情感。
浪费当然也不对,但理智来看,节约只能是一个辅助作用,它只能延缓物质的消耗,物质不是省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是这样吧。
晚清有个美国传教士写了一本畅销书叫《中国人的性格》,里面写中国人有多么节省:
中国人烹饪技术相当高超,任何微小的食材都不会被浪费,一旦牲畜死亡后,不管是死于意外,还是老死、病死,一般都要被人们吃掉。
即使是一块小得不能再小的布料,也能在中国妇女手里派上用场,甚至是一些碎布条都可以用来粘成鞋底。
在光线比较昏暗的房子里点一盏油灯花不了多少钱,但也要把两个房间的隔墙开一个洞,将油灯放在墙洞里,用来驱散两个房间的黑暗。
有一次,三个轿夫足足花了5个钟头的时间,抬着亨利博士走了36公里。随后,三个轿夫又返回广州,去吃别人专为他们而留的早餐。如此说来,这三个轿夫在吃早餐前总共走了72公里的路,其中一半路程还是负重前行的,而这仅仅是为了节省5分钱的早餐费。
像美国这样生活富裕的国家,每天所浪费的东西足以支撑6000万中国人过上比较好的生活。
其实这些在三十年前,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每个人身边应该都有几个极度节省的长辈。
然而,再回头看我们历史上有如此多的饥荒,可见节约也许是一种美德,但一味节约并不能终止苦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