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也就是在举行开国大典的前一天,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通过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
其实早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就想修建一座纪念碑,来纪念那些为革命而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
因此决议通过后,毛主席十分激动,在30日当天傍晚他就带着全体代表前往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
在纪念碑奠基典礼上,周总理率先致辞,“为号召大家纪念人民英雄,特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在奠基仪式上
周总理致辞结束后,全体人员脱帽默哀,随后毛主席大声宣读了他拟定的人民纪念碑的碑文,然后率先铲土覆盖在了碑基上。
当天决定兴建,当天就完成奠基,这样的速度足以看出毛主席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多么重视。
那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梁思成提出方案的缺点
兴建纪念碑的第一步便是选址,最初有人建议定在东单广场,也有人建议定在八宝山公墓,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人民英雄纪念碑意义非凡,应该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之中。
最终在政协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选址定在天安门广场。
在奠基仪式结束后,工作人员便开始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深入规划。
很快大家就发现奠基的位置距离天南门和国旗旗杆都太近了,如果纪念碑定在这里,就会让四周显得非常局促。
于是,周总理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观察,经过多次研究后同意把纪念碑放在正阳门北约440米,天安门南约463米的地方。
而这个位置刚好与天安门遥遥相对,并且留出了很大的聚集场地,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纪念碑的位置选好之后,相关部门便马上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作。
为了做好工作,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成立,北京市长彭真任主任。
在正式兴建纪念碑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相关方案,这绝对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半点闪失。
1950年6月10日,相关会议确定了纪念碑方案设计的几项条件和原则。
- 兴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铭记为革命牺牲的英雄,因此方案设计必须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纪念碑要简单明了,能够被民众所接受。
- 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和正阳门之间,因此绝不能破坏原来的建筑环境,要采取中国传统方式,古传统古建筑相配合。
- 在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到当前材料选择时会遇到的困难,要选择合适的建造材料。
- 要考虑到实用性,比如游客观览等问题。
在确定了方案设计的这些条件后,相关单位开始向全国各大城市设计发出征稿,希望能够通过“海选”的方式,来选择出汇聚广大人民智慧的合适方案。
得知这个消息后,全国上下都十分振奋,纷纷尽全力来设计纪念碑方案。
到1951年底,委员会就足足收到了将近240多种设计方案,足可见大家的热情有多么高涨。
收到方案后,各方代表便汇聚一堂,开始日夜不停地评选讨论。
这些方案有好几个类型,有的方案主张采用高耸挺拔的碑的方式,有的则主张采用矮而分散,还有人主张把碑的底座改成有三个门洞的台子,甚至还有人提议在碑身中加装电梯,以便有人登高观览。
最终经过多轮的反复研究,兴建委员会选择了表现方式为“高耸挺拔的炬形立柱”等三个方案提交中央。
那时梁思成虽是兴建委员会的副主任,但因为身体不好一直生病,所以当委员会向中央上报三个方案时,他并没能及时查看。
当他病好了之后,便立马去审视这三个方案,却发现这些方案中有许多缺点。
他认为英雄纪念碑是无比重要的事情,但这几个方案图纸都不太成熟,拥有很多缺点,必须得再认真考虑。
于是在1951年8月29日,梁思成专门致函彭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信中他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三个方案的缺点,足足写了两千多字,且图文并茂十分生动。
梁思成的笔记
其中对于在平台下开三个门洞的方案,他最不满意,他认为在高大矗立的碑体下方的底座中开三个门洞,实在是违反了建筑结构的常理,是很不安全的。
其次纪念碑的主体是碑,而不是底座,底座若太大则削弱了碑体的存在感,所以人民纪念不应该放在高台上,而高台中更不能开洞。
梁思成的笔记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碑顶方面的问题。
对于梁思成提出的意见,彭真非常重视,立马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更仔细的研究和修改。
而为了征求更多人的意见,委员会还在1951年国庆期间制作了1:5的纪念碑大模型,在天安门广场广场陈列,广泛争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1951年模型
人民群众看到模型后,纷纷怀着对人民英雄的崇敬,投入了方案设计的讨论之中。
可以说,梁思成提出的建议,在整个设计过程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建议,纪念碑的方案很有可能会存在诸多问题。
而在此后足足7年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均参考了梁思成的理念。
此后,兴建委员会又根据多方意见,多次修改设计方案,力求能完美地建造出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实际图纸(仿制)
1953年,兴建委员会编印了纪念碑设计的相关资料,里面是这样记载的。
“碑身正面的碑心用百吨重整块花岗岩,正面雕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背面刻碑文,碑身下有须弥座,高台四周有十面浮雕......”
根据这个设计方案所制作出的模型获得了人民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中央的同意。
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纸(仿制)
于是,有关部门决定在纪念碑在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工,之后人民群众和专家仍旧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
人工开凿320吨重碑心石
在正式开工后,众多人民群众纷纷竭尽全力建造人民纪念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但人民群众毫不畏惧,齐心协力将这些问题一一克服。
其中在碑心的施工过程中,尤其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按照设计要求,纪念碑的碑心应该是一整块完整的石头,其长度应为14.4米,上部宽2.48米,下部宽2.72米,厚度0.6米。
而这样一块如此长的石头,其运输过程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不小心就会折断。
因此这块石头的原料厚度至少得达到3米,而且还得足够坚硬,这样一来它的运输就会更加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了。
不过我们中国人民就是善于创造奇迹,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采石场
兴建委员会首先对全国各地送来的材料进行了十分全面的检测,最终决定选择青岛浮山的花岗岩,其质地色泽均极为出色,而且不会被风化,非常适合用来建造纪念碑。
1953年4月,上百名工匠在青岛浮山采石场开始了碑心石的开采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采石场中有经验的老师傅提议选择一块平整的掩体,在四周埋上炸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开采。
可试了几次,效果都很不理想,根本无法开采出一块完整的碑心石。
工人们决定采用人工开采的方式,并在仔细研究之后确定了开采方案。
首先他们在石料的周围挖了足足四米深的沟槽,然后在沟槽中凿了几十个堆成的楔子眼儿,之后在石料的两个长边放了8个能起重200吨的千斤顶。
在开采的时候,几十个工人就同时抡着大铁锤把铁楔子朝楔子眼儿里砸,这个时候八个千斤顶也开始一起发力。
上百个工人就用这样人工的方式,没日没夜地开采着,足足开采了整整3个月,石料才从岩体中剥离出来。
开采的这块石料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量高达320吨。
专家在仔细查看后,认为这块石料满足了建造纪念碑的要求。
采石场的工人们开采了3个月,每个人都十分劳累,但当他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全都十分激动和兴奋,瞬间感觉一点都不累了。
不过虽然成功开采出了石料,可接下来怎么把这块石料运回北京才是最艰难的问题。
浮山采石场距离青岛火山站大约30多公里,而且路上大多为丘陵地形,还要经历村庄、山岭和桥梁。
如果是常人的话,一天时间就到了,可这是运输足足320吨的石料,还是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几十年前,其难度可想而知。
1953年工人搭建移动铁轨
为了方便运输,工人们先对石料进行了加工,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光滑平整确保没有一丝裂缝,石料的重量因此减到了280吨。
之后,工人们在石料下方铺上铁轨和枕木,并使用六足滑轮十分小心缓慢把石料从山上运到了半山腰。
到达半山腰较为平坦的位置后,工人再次对石料进行了加工。
这次加工过后,石料的厚度变成了1米左右,重量变为103吨,减少了一半还多。
然后他们继续小心地用铁轨缓慢运输石料,最终用了足足34天,才把大石料从山上运到火车站。
然而到达火车站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因为运载石料的火车车皮的载重为90吨,就算按照超载10%算,最大载重也只有99吨。
但石料却重达103吨,而这个火车车皮也是当时全国载重最大的。
所以经过多方商量,大家在火车站再次对石料进行了加工,目的就是为了减轻重量。
在经过几天的加工后,石料的重量减到了94吨,终于可以运到火车上了。
而为了防止石料折断,火车在运输过程中也极为缓慢,直线行驶的时速仅为20千米每小时,遇到弯道或者进站时,速度更是下降到10千米每小时。
最终经过诸多困难,上千名工人付出心血,历经足足7个多月,这块石料终于在1953年10月16日成功到达了北京,堪称一个奇迹。
当然,这个奇迹是我们伟大的人民群众创造的。
石料到达北京后,工人们便开始进行严密的施工,纪念碑的主体结构开始慢慢完工。
周总理手写碑文40多遍
碑心石安装好之后,接下来就要在碑身上刻字了,在正面我们要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字,这8个字是毛主席亲笔亲写的,拥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据说当时毛主席曾写了三幅字,然后让大家选择适合的一副,如果不合适他再重写。
当兴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三幅毛主席的真迹后,都十分激动,纷纷争相查看。
据说工作人员在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后,将毛主席的三幅字重新编排组成了一副,仍旧神韵十足。
但毛主席的这八个字确实大气磅礴,十分有力地表现了人民英雄为革命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碑文的正面已经有了,那么背面刻什么字呢,其实早在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时候,毛主席就拟好了背面碑文的内容,并在奠基典礼上读了出来。
从这三个永垂不朽,我们便能看出看出毛主席对牺牲英雄的深切怀念,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这便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
既然背面碑文的内容已经确定了,那么该由谁来写呢,毕竟这可是代表着非常不一般的历史意义。
有人提议说仍旧由主席写,但用楷体写背面碑文显然是更好的,可毛主席的字大气磅礴,况且毛主席已经写了正面的碑文了。
为了这件事,梁思成等人十分头疼,于是他找到了同样参与设计的妻子林徽因,询问她的看法。
林徽因则觉得碑文虽然需要用楷体,可也得让人民领袖去写,这样就会拥有更加特别的历史意义。
于是,两人最终觉得还是应该找毛主席来写。
这个时候,兴建委员会主任则对两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说,“周总理的书法很不错,他的字严谨浑厚,非常适合写这个碑文,我们可以问问周总理。”
他的意见一经提出,立马获得了众人的认同,周总理的身份是非常适合来写这个碑文的。
随后他们立马把这个想法上报给了毛主席,很快就得到了主席的同意。
周总理
周总理为人一向谦逊,当他知道这件事后十分吃惊,不过在得知彭真的想法后,周总理便直接答应了这件事情。
当时的总理可谓是日理万机,每天都有许多工作,根本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但他特别重视这件事情,还特地专门练字。
为了写好碑文,他每天早起认真写一遍碑文,不满意就重写,直到满意为止,据说他足足写了40多遍。
有一天,周总理特地拿着自己写的碑文到了工地,找到了设计处处长刘开渠。
周总理十分诚恳的向刘开渠问道,“怎么样,这字行不行?”
刘开渠看到后十分惊喜的说道,“原来见到过您题字,还从没看讲过您写过这么多,这么工整的字呢。”
从他的话便可看出对于周总理的字,刘开渠是非常满意的。
这时候碑文已经写好了,剩下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字刻在纪念碑上,这显然不是容易的,尤其是毛主席写的八个大字。
刘开渠
首先,工作人员要把这八个大字放大足足20倍,仅仅是一个“永”字就有两米高。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测绘局的同志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投影仪来放大。
可在雕刻的时候,又遇到了问题,因为花岗岩又脆又硬,一雕刻就崩了。
于是,工作人员决定用鎏金工艺镶进去,然后用放大镜检查再多次打磨。
据说正反两面的碑文,足足用了130多两黄金,足可见工作人员有多么认真细致。
与此同时,雕刻工作也在紧密的进行中,因为当时国内的雕刻人才较少,国家为此还特地召集了许多能工巧匠,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培训,为新中国培养了许多的雕刻人才。
1958年4月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建成,从奠基仪式开始算,整整用了九年时间。
据了解,纪念碑由足足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包括设计师、劳动者等在内共约7116人参与了纪念碑的建设,耗费了约3亿多元。
在整整9年的建造过程中,众多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不知道多少困难,这块纪念碑可谓是凝聚了无数人民的心血。
如今,人民英雄纪念碑已成为了新中国的一个象征,它凝聚了无数人民英雄勇于奉献牺牲的伟大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现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那些事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