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临沂地区板栗常见病虫害?

王焕涛

临沂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国内重要的板栗生产基地。板栗不仅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要果品之一。然而病虫害的频发对板栗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限制了产业的健康发展。病虫危害不仅减少了产量还降低了果实品质,对农民收入和地区经济构成了直接威胁。因此深入研究临沂地区板栗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有效防控措施,对提升板栗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临沂地区板栗种植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临沂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资源,为板栗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临沂地区的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板栗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板栗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尤其是病虫害问题成为影响板栗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板栗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生态价值,其在自然条件下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病虫害侵袭。但在密集种植和单一栽培模式下病虫害往往会迅速蔓延,给板栗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此外由于板栗生长周期较长,一旦发生病虫害,其控制和治理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加强临沂地区板栗病虫害的监测和管理,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综合防控策略,对提高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临沂地区板栗常见病虫害概述

2.1 常见病害

在临沂地区板栗生产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其中干枯病(图 1)和白粉病最为常见,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干枯病由栗疫菌侵染引起,其标志表现为树干及枝条上形成的褐色至黑色水渍状病斑,这些病斑随时间不断扩散,最终导致树叶枯黄脱落,严重的甚至导致整株树木的死亡。这种病害一旦暴发,其真菌孢子会随风雨等迅速传播到周围的健康树木,增加了病害控制的难度。研究表明,在高湿环境下尤其是年降水量超过 800 毫米的地区,干枯病的发病率可能在 50%以上,给板栗产业造成重大损失。而白粉病由真菌引发,主要侵害板栗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会产生不规则褪绿斑,随后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末,随着病情进展叶片会出现变形和黄化现象,严重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在 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板栗干枯病

25 ℃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超过 80%的环境条件下,白粉病的发展尤为迅速,一个生长季节内受损叶片的比例可能超过 30%。这两种病害的普遍发生,不仅削减了板栗的产量,还降低了果实的品质,对农户的经济收入和地区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针对临沂地区板栗的病害管理,需要综合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传统栽培经验,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板栗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

2.2 常见虫害

在临沂地区板栗树也会受到多种虫害的威胁,其中栗瘿蜂和栗大蚜的危害尤为显著,严重影响了树木的健康生长及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栗瘿蜂春季其成虫在嫩芽上产卵,孵化的幼虫在芽部引起组织的异常增生,形成虫瘿,这不仅导致新生枝条生长畸形或完全停止生长,还可能导致整个枝条的死亡。据统计,栗瘿蜂在该地区造成的侵害率高达 60%,尤其在板栗生长的初期阶段,其危害更加严重。栗大蚜通过密集吸食嫩叶和嫩枝上的植物汁液,引起叶片卷曲和变色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叶片提前脱落,进而影响树木的正常光合作用,降低树木的生长速度及果实的品质。在 20~28 ℃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栗大蚜的繁殖速度极快,一季内能够繁殖多代,其密度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达到每片叶上有200 个个体。除了直接损害外,栗大蚜还有可能成为病毒病害的传播媒介,使得病害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防控的难度。这些虫害的普遍存在严重威胁了临沂地区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应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保障板栗的高产和高质满足市场的需求。

3 防治措施与建议

3.1 病害防治

实施综合病害管理(IPM)策略是对抗板栗病害的核心,特别是针对干枯病和白粉病这两大主要病害。IPM 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防治手段的依赖,同时优化防治措施以提升效率。在干枯病的防治上,增强树木本身的抵抗能力是基础,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调整树冠结构实现,以促进良好的空气流通和充足的阳光照射,从而降低病菌的侵染概率。在化学防治上,初期病害发现时建议使用嘧菌酯类杀菌剂,按照每亩 150~200 克的推荐剂量喷洒,依据气候变化和病害进展,每 7~10 天喷施 1次持续 2~3 轮。针对白粉病,除剪除病叶以消减病原的初级来源外,还推荐使用 25%三唑酮溶液喷施,每隔 10 天 1 次连续施用 3 次能有效限制病菌生长。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排水设施控制土壤湿度,也对防控白粉病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这些方法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还能保证和促进板栗树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对临沂地区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些措施的实施需依托对病害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和持续的田间监测,确保防治措施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图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推荐使用药剂三唑酮

3.2 虫害防治

针对栗瘿蜂的防治,物理防治是一项有效措施,包括在成虫活动期间采用粘虫板捕捉成虫以及剪除含有幼虫的病瘿枝条并焚烧,以减少病虫源。生物防治方面,释放天敌如瓢虫、蜘蛛和寄生蜂等可有效控制栗瘿蜂幼虫的数量。化学防治应作为最后的选择,推荐使用低毒性的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每亩用量为 10~15 克,喷洒时间应选择在晚上或阴天以减少对益虫的影响。对栗大蚜的防治,引入和保护其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是一种长期有效的策略。同时也可在板栗发芽前喷施铲除性药剂清园,常用药剂:3~5 波美度石硫合剂、50 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 倍液,避免栗大蚜的大量繁殖。在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推荐使用吡虫啉等低毒性农药每亩喷施量为 20~30 克,注意避免在开花期使用以保护授粉昆虫。通过上述综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临沂地区板栗园中的虫害,保障板栗产量和品质。

3.3 科学管理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临沂地区板栗病虫害的综合管理中,科学管理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病虫害管理不仅需要防治技术的应用,更需要对板栗树进行科学化、精细化栽培管理。核心措施是实施精准农业技术,包括土壤湿度和温度的实时监控、病虫害的早期诊断以及气象数据的综合分析,这些都能够为板栗病虫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在板栗园中的传感器收集环境与生长数据,配合遥感技术监测病虫害发生态势,可以实现对板栗生长环境的精确调控和对病虫害的预警。此外未来发展方向还应着重于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创新。例如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既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又能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板栗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广栽培抗病虫品种(图 3),通过遗传育种技术提高板栗本身的抵抗力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长期有效策略。在此基础上培训农户掌握科学的板栗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知识,提高其应对病虫害的能力,对促进临沂地区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抗病品种红栗一号

4 结 论

临沂地区板栗种植面临的病虫害问题对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深入探讨干枯病、白粉病以及栗瘿蜂、栗大蚜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强调科学管理与综合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实施精准农业技术、推广抗病虫害品种、发展生物农药及天敌利用等策略是促进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应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提高农户的病虫害防控知识和技能,为临沂地区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