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高凌朗

编辑| 刘渔

图片来自企业官网

近期,泡泡玛特的股价在三季报披露后达到新高,达78港元/股,但随之而来的是公司创始人及高管的大规模减持,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具体来说,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通过其所控制的公司GWF Holding与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对泡泡玛特的股份进行了减持。据披露,王宁合计减持了泡泡玛特2170万股股份,套现超过人民币14亿元。

减持后,王宁的持股比例从50.34%下降至48.73%,但他仍然是公司的绝对实控人。

除了王宁,泡泡玛特的核心高管也通过Pop Mart Hehuo减持套现,CEO司德减持210万股,套现人民币1.39亿元。海外业务总裁文德一减持12.5万股,套现人民币825.41万元。

可想而知,高管的减持行为对泡泡玛特的股价走势造成了打击。

10月24日,受益于三季报的优异业绩,泡泡玛特的股价攀升至近两年的最高点,达到78.00港元/股。然而,在高管完成减持之后,公司股价迅速下跌,10月25日单日跌幅高达6.72%,并持续震荡。截至截稿时,股价报收于70.55港元/股。

然而,纵观今年泡泡玛特的股价走势,可以看出高管减持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有限。

2024年初至今,泡泡玛特港股股价累计上涨249.9%。这背后是公司境内业务持续稳步上升,海外业绩超预期高速增长,多方面支撑股价大涨。

显然,即便高管减持导致股价波动,但泡泡玛特的增长短期内还刹不住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最初定位为潮流杂货领域的“屈臣氏”,目标消费群体为15-30岁追求时尚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女性。 2012年后,泡泡玛特获得了天使投资人麦刚的投资,公司从初创期走向发展期的起步阶段,门店数量上升到20余家。

2015年后,泡泡玛特发现IP玩具sonny angel的销量领先,团队开始探索IP潮流玩具市场,公司创始人王宁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用户对Molly的喜爱,随后签约Molly设计师,推出Molly星座系列盲盒产品,瞬间引爆了市场。

实际上,盲盒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消费者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刺激感和收集全套的分享欲极大地促进了购买。泡泡玛特在2016年大力发展“盲盒”产品,让“盲盒”营销逐渐风靡,不但实现自身业绩的突飞猛进,还激活了整个潮流玩具市场。

之后,泡泡玛特明确了发展方向,商品种类也由单一IP开发向深度IP开发转变。2017-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从1.58亿元增至16.83亿元,增长了近十倍,净利润更是从156万元增至4.51亿元,翻了289倍。

在此期间,泡泡玛特接连获得多轮融资,其中2020年4月的战略融资金额多达1亿美元,同年12月11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不过,泡泡玛特也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2022年,公司的全年营收为4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仅为2.8%;净利润为4.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44.3%。到了同年10月,公司市值跌至140.26亿港元,不足上市初期高点的十分之一。

在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方面,疫情对实体业务产生了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对盲盒消费的态度趋于理性,这一点从公司产品复购率的持续下降中得到了体现,复购率从2020年的58%下降到了2022年的50.7%。

面对挑战,泡泡玛特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王宁坚信公司必须走国际化道路。

自2018年成立国际部门以来,泡泡玛特先后在韩国和新加坡开设了门店,并在2022年分别在伦敦和新西兰开设了欧洲和大洋洲的首家门店。这一战略也成为公司走出低谷的关键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泡泡玛特曾凭借盲盒模式迅速崛起,但随着市场饱和,品牌遭遇了增长瓶颈。具体来说,公司内部面临质量问题和对Molly的过度依赖,外部则面临着市场同质化和新兴潮玩品牌的激烈竞争。

2023年,泡泡玛特凭借全新Labubu IP在东南亚市场,尤其是泰国,成功复兴,并再次引发了类似Molly盲盒的热潮。这一现象不仅迅速从东南亚向外辐射,也使得国内市场重新焕发活力。

业绩回暖在泡泡玛特的财报中也能体现。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62.0%,经调整后净利10.2亿元,同比增长90.1%。中国内地市场营收32.1亿元,同比增长31.5%;东南亚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长478.3%。

2024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20%-125%,中国内地收益同比增长55%-60%,港澳台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40%-445%。

显然,海外市场已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点,王宁在财报会上表示,泡泡玛特已提前实现“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的目标。9月,海外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45%,接近管理层预期的50%目标。

目前,随着海外消费旺季的临近,多家投资机构对泡泡玛特给出了增持评级。自9月以来,公司股价已上涨70.11%,而从年初至今,公司股价的累计涨幅更是达到了249.9%。

目前,泡泡玛特在全球拥有113家海外门店。与上半年末相比,增加了23家。公司计划在下半年新增30-40家海外门店,特别是在北美和东南亚等高潜力市场。

与此同时,泡泡玛特在中国内地的扩张速度有所放缓。2024年上半年,公司仅新开了20家线下门店,在内地一线城市中,公司仅增加了1家门店。财报中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中国内地线下渠道的收入占比为39.2%,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超过10%。

实际上,泡泡玛特Labubu在泰国的成功,部分归功于泰国明星Lisa的推广和泰国公主的公开展示。

因此,泡泡玛特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玩具本身,更在于通过IP文化提供的情绪价值。这种价值的持续性与市场的饱和度、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以及竞争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国内市场,黄牛通过溢价和盗版产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供需失衡。消费者购买盲盒的乐趣在于“抽”的过程,但在黄牛哄抬价格和饥饿营销的乱象中,消费者逐渐丧失了这种乐趣,最终导致消费者“退坑”。

我们认为,潮玩企业培养的IP文化本质上是为商业服务的,任何市场变动都可能削弱IP文化的稳定性。

另外,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Labubu未来增长潜力的挑战,泡泡玛特需要持续推出具有成长性的爆款产品以保持增长。

尽管泡泡玛特暂时不会停下增长的脚步,但Molly的例子就能证明,泡泡玛特不是“迪士尼”,爆款IP的风潮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目前,我国潮玩IP出现了大规模出海的情况,泡泡玛特并非个例,如何保持差异化,平衡产品的稀缺性,是泡泡玛特在全球市场要面对的难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稿件内容沟通: 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号)

更多内容请关注

‍关注下方备用号,防止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