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栏目组曾报道过一个关于重庆“鱼泉”的奇异事件:巫溪县的李常权做了一个梦,他梦到自家房子下面藏有宝藏,不顾家人和村民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挖掘。
李常权父子俩在挖地窖时,突然间挖出了泉水,还有很多鱼儿不停地往外冒。
每年汛期,“鱼泉”一天可捞1000多斤鱼,最多的时候,一年能卖30万。
挖出“鱼泉”
这李常权在村里可是个名人,虽然家里不是啥大富大贵的,但这老爷子心里可一直揣着个发财梦呢!年轻时没实现,谁成想老来居然做了个“暴富梦”。
李常权说他做梦梦见个白胡子老头,神神叨叨地跟他说他家地底下藏着能让他发大财的宝贝!这事儿李常权的儿女听着跟编故事似的,连李常权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啊,这老爷子心里那股劲儿可真不小,就像有团小火苗,虽然不大,但一直在那儿噼里啪啦地燃着呢!他左思右想,觉得这事儿不能耽搁,得抓住机会干!
结果可想而知,儿女们都觉得老爷子是不是想钱想疯啦!你说说,现在这年头谁还信这种神神鬼鬼的事儿啊?他们苦口婆心地劝啊,说爸爸您就别折腾了,安安生生在家享清福不好吗?
可这李大爷倔起来,简直比驴还犟!自己兜里没啥钱,就盯上了女儿,张口就要5万块!
女儿和儿子劝了又劝,可这老爷子就是油盐不进,最后呢,女儿一琢磨,得,跟着爸爸疯一回得了!就把钱给了他,心想着让他自己碰碰壁,没准儿就醒悟了呢。
李大爷拿到钱,乐得跟个孩子似的!立马买了一堆工具,还在村里找了几个壮小伙,这下可好,他的"寻宝大业"轰轰烈烈地开工啦!
李常权这一折腾,可把全村人都给逗乐了,大家都在打赌呢,有人说他准能挖出宝贝,有人说他肯定是在做梦。
随着挖掘的深入,地基都快要挖塌了,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宝藏的踪迹。
家人和村民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李常权已经疯了,但李常权始终坚信自己的梦境,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带领工人们挖掘。
直到挖掘到16米深的时候,奇迹终于发生了,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地下喷涌而出,泉水中竟然还夹杂着大量的鱼。
李常权的儿子最先发现了这个奇特的现象,他感觉到有东西在撞击他的脚,仔细一看,竟然是活蹦乱跳的鱼。
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本的质疑声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惊叹。
李常权挖出的并非金银财宝,而是一个神奇的“鱼泉”,这个鱼泉并非普通的水泉,它与地下暗河相连,每年汛期都会有大量的鱼从地下暗河涌入鱼泉。
这些鱼并非寻常的鱼类,而是一种对水质要求极高,数量稀少的珍稀品种——云南盘鮈。
这种鱼在市场上价格不菲,一斤就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从梦想到现实的快速崛起
鱼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李常权的命运,他将原本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改造成了气派的三层小洋楼,还买了一辆小汽车,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曾经的贫困户,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
起初,李常权只是简单地将鱼泉里的鱼捕捞出来售卖,鱼泉的产量惊人,尤其是在雷雨天气之后,产量甚至能达到一千多斤。
凭借着出售这些珍稀鱼类,李常权迅速积累了财富,不仅还清了之前为挖掘鱼泉所欠下的债务,还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李常权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敏锐地意识到鱼泉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鱼本身,更在于它所带来的独特景观和文化意义。
他开始对鱼泉及周边环境进行开发,在鱼泉周围修建了台阶、围栏和水道,将鱼泉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并开始收取门票。
随着鱼泉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李常权家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他看到了更大的商机,便在鱼泉附近开设了农家乐,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
他将自家客栈命名为“天赐鱼泉”,寓意着这个鱼泉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活鱼现杀、特色菜肴,加上独特的鱼泉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据统计,李常权靠着这个鱼泉,最多的时候一年能赚30万元。
李常权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积累,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周围的村民,一些村民开始效仿李常权,发展农家乐和旅游业,整个村庄的经济都得到了提升。
李常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变成了当地致富带头人。
没过多久,市里的渔业专家们就风风火火地赶来考察了,他们在镇上一打听,就听到晒太阳的老大爷们说:"嘿,我们年轻那会儿,老人家们就常说,屋子底下的鱼多得很,随手一抓就能逮着一条呢!"
这鱼啊,乡亲们管它叫"油桶子",听着就挺逗的,是不是?不过专家们说,它的正经名字叫"云南盘鮈鱼"。
专家们一研究这鱼的小习惯,很快就把鱼泉的谜底给揭开啦,原来啊,这鱼可不是一般的鱼,它们可喜欢躲在地下的暗河里,以河里的藻类为食。
巫溪县这地方啊,地下暗河多得跟迷宫似的,简直就是这种鱼的天堂!
李老汉这次可真是歪打正着,不小心打通了一条暗河,结果呢,这些鱼就跑到李家来了。
这下可好,李老汉家靠着"鱼泉"发家致富了。
挑战与转型
好景不长,2018年,国家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实施了十年禁渔政策。
李常权所在的区域刚好被划入禁渔范围,这意味着他不能再随意捕捞和售卖鱼泉里的鱼了,这对于依靠鱼泉致富的李常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雪上加霜的是,鱼泉本身也存在着季节性特征,只有在汛期,鱼泉的产量才会比较高,其他时间鱼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使得李常权的收入并不稳定。
面对这些挑战,李常权并没有气馁,他意识到不能再完全依赖野生的鱼类资源,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早在禁渔政策出台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尝试人工养殖鱼类,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养殖效果并不理想,投入了不少资金却亏损严重。
但他并没有放弃,不断学习养殖技术,改进养殖方法。
与此同时,李常权也开始思考如何将鱼泉的价值最大化,尽管不能再捕捞和售卖鱼泉里的鱼,但鱼泉本身仍然是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他将鱼泉进一步改造,使其更适合游客参观,并加强了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李常权的转型之路逐渐明朗。
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云南盘鮈人工繁育示范基地”,致力于保护和繁育这种珍稀鱼类。
鱼泉也成功转型为一个旅游打卡胜地,游客们慕名而来,不仅可以欣赏到神奇的鱼泉景观,还可以了解到云南盘鮈的知识,体验到独特的乡村文化。
李常权的“天赐鱼泉”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如今的李常权,虽然不再像当年那样依靠售卖鱼类获得高额收入,但他的生活依然富足而充实,他不仅成功地维持了原有的财富,还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他从一个“鱼泉守护者”变成了“致富带头人”,带动着周围的村民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李常权的成功并非完全依靠运气,更重要的是他敏锐的商业头脑、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李常权的“鱼泉”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梦想、勇气和坚持的故事。它激励着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机遇,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你的“鱼泉”在哪里?也许它就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挖掘。
参考信源
人民网
热门跟贴